李自健和他的油画艺术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0:35:56
大 言 无 声  大 爱 有 形
—李自健和他的油画艺术之路
(作者:张声灿)
(编者随笔/曙光)人类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无声的表达,这就是绘画艺术。享誉全球的旅美油画艺术家李自健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以纯真和激情来凝炼人性的哲学时空,以中华民族纯朴善良的美德、勃勃无限的生机、和平和谐的心声滋养下的特有文化元素,运用其西方油画娴熟的艺术符号所表达的人性真诚大言、大爱,感染、感动了全球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权贵精英、仁人志士和平民百姓。以艺术主导世界文化意识潮流,以人性新文化引导世界新经济走向。
当今世界,国家纷争、利益驱动,信仰冲突、恐怖战争,权柄争夺、追利逐名,经济火拼、实力抗争,贵贱似序、等级越层,科技冲动、祸福难明。人类的某一个体,毫无选择置身其中,在理念符号中生活,在社会拼争中运动。那末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追朔亘古探求之话题、求得人的本性之源,旅美油画艺术家李自健先生的环球巡展,以“人性与爱”为主题、以人性大真大爱的油画艺术来启迪人类的心灵共鸣,传播和谐文明的生活理念,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
大言启迪世界人性共鸣 大爱感动全球人类心灵
十几年来,李自健先生一直不间断地集结起他的新旧作品,以“人性与爱”为主题在全球进行巡回展览,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浓浓的乡情、民风的纯朴、圣洁和典雅,故乡的痴恋、和谐的生活、纯真和文明,用油画的艺术形式表现、传播着人性大言、大爱的艺术理念,唯独所舍去的是艺术市场的经济利益,所得到的却是他艺术理念的世界认同。他不断与世界对话,世界感动了他,他也感动了世界,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不仅成就了他的全球巡回展,也铸就了他今天的事业基础,且每一次展览的结束都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全球巡展所到之处,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需求,语言、文字、肤色迥然不同,信仰、理念、国度各异,其作品都在当地的社会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心灵震撼,赢得广泛的共鸣和赞誉:
1993年,启动了“人性与爱”油画全球巡回展,随后的十四年
间,他潜心创作表现中华民族情感,弘扬人类博爱精神的艺术作品。
并与夫人丹慧女士一道,足迹遍布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日本、德国、
法国、英国、马来西亚、泰国、澳洲、南非、巴西、美国、加拿大、
荷兰、南非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四十八次大型油画个展。他先
后为荷兰女王、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尔夫妇等许多国际名人画像。
李自健画展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展出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临参观,并接见李自健夫妇。展出期间,李自健特邀为安南秘书长绘制纪念性肖像。安南在1997年6月19日给李自健的专函中亲笔写道:“你是一位很好的艺术家,你对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体现在你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巡回展览中,这对你的艺术和你的国家都是一份献礼。”
2004年9月25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凡岱克沙龙,古老庄严的音乐声为一位东方著名的油画家响起。中国籍旅美画家李自健和他的夫人著名诗人丹慧步入千年圣殿,接受欧洲东罗马王国拜占庭王室沿袭千年的爵士授勋册封大典。由亨利王子康士坦丁三世殿下亲自授予拜占庭王室圣约翰骑士勋章,并册封为亚太之星爵士,是继中国香港知名企业家郑明明女士之后,成为拜占庭王室册封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国际文化名人池田大作先生面对他创作的《南京大屠杀》这幅画时惊颤不已:“凝睇南京大屠杀,瞬间我的心停止了跳动,我的心哭泣了。先生的杰作里充满了人生无限的慈爱,对生命尊严毫不动摇的信念,从劳苦中提炼哲学,向世界扩展友情的希望!
环球巡展的巨大成功令人沉思,是什么力量驱动了这场旷世的盛事。我思考再三,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他的一幅幅震撼人心作品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文明精髓的深处,彰显的是全人类的人性大言、大真、大爱。是艺术家天赋秉承和磨难修养凝华的特质:
大才,李自健所具有的才情是大师级的。大师从来都不屑于追随所谓的潮流和时尚,他们只忠实于自己的美学。
大情,大凡艺术家都是怀有浓烈情愫的。但通过用情建构出的艺术作品,有怎样的感染力,引起怎样的心灵共鸣,就取决于情的大与小。大情者,燃烧自己的心灵激情,去关怀众生《流浪人系列》。去用艺术的形式,揭示和还原历史的真实,抚摸民族和人类的伤痛《南京大屠杀》。去寻找灵魂的家园,唤起人类共同的怀念和感恩《乡土系列》,《红花被系列》,《家书系列》,《台湾旧情系列》等。去讴歌,分享美和爱《母女系列》。小情者,痴迷于自我宣泄,用一些所谓的流派和技法来博取观赏者的猎奇并以此孤芳自赏。
大节。李自健出身寒微,饱受磨难,虽然现移居美国,享誉世界,但他的爱国,爱民族,爱家乡,质朴,真诚,向善,敬畏中华文明的气节和风骨并没有丝毫的弱化,反而是愈加强烈。他的引起最深远而广泛影响的《南京大屠杀》,在赴荷兰美国等地展出时,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以及其调动起来的反华,排华势力的百般阻挠,李自健以维护民族尊严,尊重和还原历史真实为己任,高喊出了“宁愿停展,也绝不向势力和霸权行径低头”的铁骨豪言。
大言无声,大爱有形,他关注并深爱着祖国的故土,家乡的小桥、道路和学校卷留着他有形的足迹、善举和博爱,李自健毕竟是个油画艺术家,他最精彩,最震撼人类目光和心灵的语言应该来自于他无声的豪端,是全球共鸣无声有形油画艺术品。
艰辛苦难的磨砺 纯真不息的追求
李自健,湖南邵阳人,在湘中古称宝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1957年不到四岁的他,父亲含冤入狱,仅靠母亲微薄的工资收入,支撑着八个嗷嗷待哺孩子成长的天空。年幼的自健也加入到由五个兄姐组成的捡破烂的大军中去了。生活的困顿和那个特殊年代的成长环境,非但没有磨灭,反而是奇迹般地滋养了他的天才与梦想。
开启李自健艺术游侠的第一把钥匙是一次充满传奇的旅程。1966年冬,进入中学还不到一学期,年仅12岁,瘦小的李自健和大他五岁的四哥李自强怀揣了一张作为狗崽子本来没有资格获得的串联证明,和十来块钱,挤上了沙丁鱼罐头似的闷罐车。开始了闯荡沪杭的传奇之旅。
这次传奇,是由一次初级的审美冲动造成的。凄风楚雨的上海街头,路过一个小商店里挂满了造型别致的透明塑料水壶。自健坚持要拥有一个,回头去购买。等自健从人堆里挤回火车站,天哪,停在站台返湘的火车已经开走,兄弟俩就此分散。身上还剩下两分钱,十个原打算在路上充饥的烧饼,和一个透着美感的塑料水壶,这就成了12岁的自健独闯沪杭的全部资本。他不但要依靠这些资本返回湘中的家,第二天,在火车途经杭州站时,他突然想起父亲一次出差杭州曾带回来过一张杭州地图,和一句关于西湖美景的赞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像个富豪似的下车了,他要让有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美化他的视野。
几天后,在全家人到处寻找打听,渺无音讯,几乎急疯了的气氛中,自健英雄般地回到了家。他的确有理由自豪。因为他此行不仅可能创造了两分钱人民币畅游西湖的历史纪录,同时自己收获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所激发的豪侠勇气,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说沪杭之旅在自健的灵魂深处推开了一扇眺望辽阔的窗户,那么,母亲曾铭和启蒙老师陈西川则为自健提供了奔向浩淼无边的艺术世界的精神支柱。
陈西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高材生。下放邵阳小城,是那个特殊年代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司空见惯的不幸。而他的不幸却成了李自健的有幸。
1968年冬,委身邵阳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的陈西川光荣地接受了一项画毛主席像的任务。当自健把用守候在脚手架下,捡回的陈西川扔下的颜料皮,挤出来的残留颜料和弃用的画笔,在九宫格上画出的毛主席的头像,呈现在母亲面前时,曾铭,这个清代名将、两江两广总督魏光焘之后,虽然被贫困和巨大的生存压力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但却没有失却慧眼的光芒。儿子的天才潜质点燃了母爱的烈焰,为支撑起这片艺术萌芽的天空,曾铭立即跑去医院,竟然用一个中年妇人的母爱和卖鲜血换来的钱,给自健换回了一套全新的《马利牌》油画颜料和一个素描画夹。
母爱是自健灵魂和艺术生命的引擎,自健起航了。他每天拿着画板,痴迷地画了两个多月,但进展不大。可以想见,一艘驶向艺术天堂的航船光有引擎和才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指南针和驾驭方向的技能。脚手架上那位在邵阳小城美术界堪称泰斗的画家成了自健梦想追随的对象。
李自健敲开陈西川老师的家门,师从他习画,可谓是一场幸运的人生盛宴。陈西川不仅为李自健打开了一扇绚烂的艺术之门,还在人格,风骨,情怀等诸多方面给李自健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但一个人要成就为艺术大师,除了天才,母爱,良师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之外,还需要机遇和沃土。身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这样的机遇和沃土何处寻找。骨架清瘦身材矮小的李自健为了谋生,历经了挑河沙,打土方,拉板车等苦重活,为谋得一个铁路民兵的份额,甚至用一天做500公斤煤球这样一个需要三至四个不偷懒耍滑的青壮劳力才可能完成的指标,近乎赌注式的承诺,证明了自己的强悍和吃苦耐劳能力。
一年半的修路工经历,不仅让李自健收获了那个扭曲年代里众多底层贫苦人为生活挣扎的画面和故事,也意外地为他打开了一条幸运的门缝。自健因为自己会画画和拉手风琴,被选进了铁路宣传队。由于宣传队具有流动性,让他有机会在铁路沿线广泛奔走。一天,宣传队在一个桥梁工地演出,这是一座全部由妇女施工完成的铁路大桥,这让李自健作为一个艺术家,第一次迸发并捕捉到了饱含人性的艺术激情。没有带速写本的他,用一个废弃的鞋盒纸盖完成了一幅生动的速写。两年多以后,就是依据这幅鞋盒上的速写,完成创作的《湘黔线上三八桥》油画处女作,在湖南美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轰动。成为李自健个人艺术史的第一个亮点。
铁路工生涯结束后,李自健回到家乡当了工人。当工人,吃国家粮,是那个年代乡村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但李自健的心已经属于油画艺术,他把工余时间都用在向陈西川老师学画上了。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1972年冬,邵阳计划搞一次全市画展。自健借调到市文化馆七天脱产创作,在陈老师的鼓励,启发和帮助下,七天里完成了《三八桥》油画处女作。
这幅一度让李自健自惭形秽得趴在床上哭泣,不敢去参加画展开幕式的处女作,竟然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前景的大门。来指导画展工作的省美术界的领导黄铁山和几位自健心中高山仰止的省内大画家给了《三八桥》出乎意料的好评,并做出了一个令李自健热血沸腾的决定,将其定为全省重大题材,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正后,次年送北京参加全国画展。
三个月后,《三八桥》以整幅彩色版面刊发在邵阳地区文艺杂志的创刊号上。半年后,《三八桥》又出现在全省美展上。
可以说,这时候的李自健已经崭露头角。
崭露头角,对于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有些人会把它作为急功近利的敲门砖,浮华的名利场上,多少颇具才情和潜质的人就因为此倒在成功的门外。还有些人,仅仅是将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自己艺术人生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李自健就是这样的人。但是,与之相伴的是新的磨难和挑战。
虽然初试牛刀即崭露头角,收获不可谓小。但自健对自己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进入高等美术院校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成为他的急所。
七十年代初,一个劳改犯的儿子要进大学,几乎是天方夜谭。
从1972年春北进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现中央美院)来邵阳招生开始,到1978年被广州美院录取,长达五年多的求学险道堪称是李自健一次苦难的灵魂长征。然而,这次长征,经历的虽然是苦难和屈辱,却也给生命注入了无限的风光和养料。
这期间,他既有过被高等学府因政治原因而拒之门外的委屈和辛酸,也有过被钟以勤教授破陋的小屋里的温度感动的时刻。这位钟教授是湖南师大当年唯一的教授,在文革冲击下贫病交加,他把自己视若珍宝的一大箱人体写生油画人物习作送给了素昧平生远道来拜师学艺的自健,让自健感叹走一趟长沙,见钟老师一面,仿佛上了一年大学。
这期间,尽管李自健无力敲开被意识形态紧锁的美院大门,他却怀着求学的意愿,结识了一大批美术界的老师和才俊,不仅如此,他还遍游祖国的壮美河山,把庐山的雾霭,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钟灵毓秀尽收眼底和画卷。
这期间,李自健既有惊心动魄的记忆,也有人间温情的经久怀念。
从华山到西安,李自健为节省时间和住宿费,冒险跃向一列已开动的火车,依靠一支车厢们的铁把手,在风驰电掣和大西北凛冽的寒风中,在死亡线上搏击了近一小时。列车运行途中,车长和乘客虽然已经发现了车体上的李自健,但锈死的车门怎么也打不开,善良的人们几乎都在暗暗为他哭泣。但就是“我不能死,我要画画”的朴素信念让这个湘中汉子熬到了列车咔嚓咔嚓慢速进站的时刻。虽然进入西安站后,他已经几乎成了僵人,但他第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是摸摸背上的画夹,让救护人员打开画夹看里面的习作是否完好。竟然完好无损。
这期间,李自健的油画技能也突飞猛进。他完成了从崭露头角到小有成就的进程。三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人民日报》大篇幅刊发两幅李自健油画作品。一时间,真可谓是声名远播。被广州美院录取已是水到渠成。四年的美院生活结束后,李自健回到湖南,成为湖南长沙群众艺术馆的美术干部。李自健的每一次劫难对其人生都是毁灭性,他的成功源自于他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痴爱,生生不息探求,在苦难的磨砺中发现、体味和创造人间难以常见的美,在劫难和传奇中不断丰富和积淀大言、大爱的内涵,为其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真至情感动上帝  大爱至善升华魂灵
如果说,李自健用二十七年的时光完成了上帝交给他的一道过于严酷的人生考题,他给出的答案也许感动了上帝,于是,在1982年秋冬之际,上帝向他回馈了一位天使,并以此成就了他的爱情。
这位天使名叫丹慧,一个会写诗,浑身透着东方女性神韵,秀外慧中的湘妹子。爱美,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被每一个艺术家奉为天职。但拥有美,并和她分享人生,却是一份难得的幸运。李自健有了这份幸运。
1987年,丹慧怀孕了,李自健挥舞起他的画笔,把他的才情,他对妻子的爱和柔情,他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醮于笔端,创作了油画《孕》。
这无疑是一副重要的作品,一幅不朽的作品,一幅无论李自健未来的艺术成就达到什么高度,都必然要占据一个无法动摇的核心地位的代表作品。
我们常说,伟大的作品来自于天才,更来自于灵魂。
《孕》这幅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艺术原理。画中女子那高贵典雅的东方神韵,恬静安详,楚楚动人的姿态,含蓄而丰满的形象描绘,无不透射出深厚的古典主义的艺术功力,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远不止于此。最让观赏者怦然心动的是它蕴含的丰富内涵。这就取决于画家驱动创作激情的灵魂了。母爱和对生命的期待是人类共同的主题,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传达的内涵也会大相径庭。我相信,画家李自健在挥舞他的才情作画时,他的眼里不只是妻子丹慧,还应该有他的母亲曾铭,甚至还有他患难与共度过童年的姐妹,还有天下女人,李自健在表达一种感恩,表达一种敬畏,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丹慧,不再只是李自健对妻子的情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聆听未来生命呼吸的母亲,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对美共享的情怀。唯有这样,《孕》才构成了一种超越个体,散发人性的共同的感动。
我之所以用如此大的篇幅在一篇短文里来谈论《孕》,是因为这幅作品不仅构成了李自健艺术中程碑式的杰作,同时,也因为这幅画作为支点而撬动了他的命运。
此后不久,李自健卷入到出国寻梦的大潮中去了。
李自健依靠提交签证的资料中《孕》的画面感动并软化了美国签证官铁石心肠。获得了赴美签证,带着七拼八凑起来的几百美金,一个画箱,和她最为珍爱的《孕》,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
中国各个门类的艺术家的美国之路,序篇的故事都大同小异。李自健也没有例外。两年多的蛰伏苦熬,以画肖像为生。在貌似天堂的异乡,孤独,苦闷,彷徨。为生计是否放弃自己的艺术理念,坚守理想是何等的艰涩与无助。在接踵而来地经历了身上只剩下两美分的尴尬,被语言学校逐出校门的危难和父亲生命垂危的悲怆之后,坚守艺术理想也许只能让位于一声无奈的叹息。
《孕》又一次展示出她的艺术魅力。因为她曾感动了一个德望冠世的人物——星云大师。
在古道热肠的洛杉矶著名侨领吴剑雄先生的安排下,李自健佛缘星云大师。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既是一次改变李自健命运的相逢和相识,这也可能是一次改变美术史的会见。
星云大师不仅为李自健提供了50万美金一次性订购100幅作品的即使是做梦,也会觉得夸张的巨额合同,还为李自健提供一处宽敞,优雅的住所,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星云大师为李自健漂泊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居所——佛,对于穷尽人性哲思,丰富人性大真、大言、大爱的内涵,得以进一步升华。
李自健与大师心灵对话,星云大师的不幸运与他自身苦难的经历一定会形成强烈的共鸣,他们有意与无意间佛因善缘势必会带给许多人困惑。关于宗教和艺术的关系,那是另一个大话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伟大的艺术和正道宗教都有着共同的追求,悲悯,向善,求美,求真。也有着共同的使命,成为人类精神的寄托扶爱、人性本源颖悟和关照。李自健在努力实践一个杰出艺术家之路,星云大师作为他的良师益友,在心灵的撞击中只会加速他的艺术步入其巅峰进程。让他的心灵得以净化和充盈。我个人认为,佛缘是作为艺术家的李自健最重要的一个转接点。
接下来李自健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成就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良好的条件,丰足的收入,妻女相伴的天伦之乐,日渐提升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这一切足以构成两个字,幸福,也可以解读为幸运。曾有艺术家戏言,幸福是一副毒药。是啊!多少艺术家、明星被苦尽甘来的幸福掠去了才华和激情,开始步入趋炎附势,迎来送往的俗套。艺术是又不是一个名利场,只有不把艺术当成一个名利场而把它当成灵魂的家园和人生的终极使命和归宿的人,才会在名利纷至沓来的时期,保持固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使命感。
李自健无疑是这样的艺术家。佛缘星云后,李自健开始了自己创作的高峰期。他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可以坚守艺术理念的大好机遇,创作了令世界的目光为之聚焦的系列作品,共同组合为“人性与爱”这样一个主题,
特别一提的是,星云大师命题的《南京大屠杀》这幅惊世之作,其构图完全不同于戈雅、毕加索,也不再是一幅政治宣传画,而是有着佛学形而上语义的新佛言。是以“佛眼”来观照历史大惨案:画面左下角是两个日本屠夫,擦试并观赏着他们的空前绝后“带血的军刀”。在画面一片不见尽头的肝脑涂地、横尸遍野的惨景上方正中心,是唯一死里幸生的幼儿,在其童真的心灵净土上只有母爱而无屠夫,正抚着母亲的乳房嚎啕以期待哺,幼儿不知他的啼哭会再引来屠夫的一刀。右下角是一位僧人正在为殉难者收尸。佛僧不是不知左角的屠夫也会向他举刀砍去,但是他的心灵净土上已修成无死无生,只有大慈大悲大善,那怕只留下生之片刻,也要让亡灵得以安息。作品灵显出的“屠·生·佛”的三角构图,是置于人类人性灾难的历史事件中,是人性大真、大情、大爱,大彻、大悟、大省,大慈、大悲、大善的高度提炼和升华,是人性哲学源本的高度概括和遐思……
(作者简介:)张声灿,字兆龙,1945年生,湖南望城人。和李自健先生一样,声灿先生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豪侠。1959年7月29日,毛主席故园行途中,意外地接见了当时在水塘中戏水的顽童张声灿,毛主席的接见给声灿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声灿先生有过长达十年的军旅生涯,做过军医,转业后回到故乡从事医务工作。是远近闻名的名医。之所以成为名医,即得益于他高尚的医德,也缘自他既饱学中医典籍,又在第一军医学大接受过系统学习了西医。他是典型的中西医结合的良医。但就是这样一位良医,名医,在那个特殊年代被排挤出了医疗队伍。为此,声灿先生开始了一段现代版的游医漂流生涯。足迹满布华东华北,创造了诸多一味妙方救死扶伤的故事。七十年代末,声灿先生敢为人先,在改革开放号角还没有吹响之前就开始了个体商业活动。改革开放后,喜逢盛世的声灿先生,大展商业奇才,先后从事国际贸易,房地产开发,援外工程承包,医药,等不同的产业,虽然期间遭遇过恶势力的暗算,几经沉浮,但凭着超强的意志和人格力量,化险为夷,成就斐然。声灿先生为人大气,豪爽,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和文化事业。正如作家艾尔先生戏言的那样,张声灿先生的成功,是上帝做出的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他善良,正直,有良知。
声灿先生虽已年逾花甲,依旧激情满怀。还在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的才情与财富。2007年,声灿先生出巨资建立了国家软件外包培训基地,还投资成立了湖南天润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湘军书画院,为传承中国文化再展雄风。
为表彰张声灿先生的成就与贡献,2007年,国家000,000?等部门联合组织评定张声灿为全国十佳民营企业家。
张声灿先生酷爱书画,文学,而且颇具功力。本文系应本刊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