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的思想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11:1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句,原文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因为是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所以将“恒”字改为“常”字。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这东西是可表述的,但“道”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也是可以说明白的,但“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句就表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道,可道”和“名,可名”本身表示,这种表述,或者是解释,有一定的难度。大家在读这句话时,要看到“道”,看到“名”,更要看到变化。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具体讲述,什么是“道”,什么是“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有人读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认为后一种句读更为符合老子的思想。“无”即表示一片空白,也可以理解为虚空。而虚空的存在是天地万物产生的前提。也就是说宇宙万物能存在首先要有空间。接下来,“有,名万物之母。”即客观存在是万事万物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有继承和发展的意思。就拿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来说吧,它们从何而来呢?是从地球形成到具备有生物生存的条件时,而产生了原始的具有生命的生物体才开始的。所以,存在这种生物体,是现在的万物之母,现在的生物,都是由它们进化而来。而同理可得,这些生物体能存在,也是因为有地球,或太阳等其他条件俱备的结果,所以老子概括为“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再来看某一个个体,从产生到发展到消亡,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成、住、坏、空这一过程中,也是“有”和“无”相互交替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陈代谢。而佛家所常说的“空”,也就是指对时间和空间进行无限分割后,“有”和“无”共存的状态,是一种动态。这与老子的根源思想是一致的,这点大家也要认识到。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呢,我们要常常处于“无”的位置上,看事物发展的奥妙。“徼”是向边界、尽头,归宿处逼近的意思,也要常常处在“有”的位置上,看事物如何发展到尽头。打个比方,我们闲出一块空地,在这上面什么也不打理,任它风吹雨打太阳晒,看他能长出什么东西。当然它能长出的东西,一定是符合这块土地的。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接下来看这些长出来的东西是怎样消亡的,自然,这块土地上的各种东西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或者说本身有生命的周期性。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反映在人类社会上也是一样,先把各种观点统统抛弃不要,让人们思想一片空白,然后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又看这些思想是如何被淘汰的,这就叫自然。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是指“无”和“有”,也就是说“有”和“无”同出自一个地方,可是名字却截然相反。这里最难理解的是“有”和“无”怎么会同出一处呢?这也就是这“道”不好解释的地方。因为一般人是很难理解“无中含有,有中含无”这个道理的。佛家把它称之为“空”。我们讲得简单点,比如一个人,一百年前没有你。现在有个你,就这就是无中生有,而你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也就是“有”和“无”相互交替之中,这是你存在的状态。一百年后没有你了,这就是“有”中含“无”。所以说“比两者同出而异名”。也就是说,“有”和“无”两者缠绕在一起,不停相互转化,但这两者同处于一个整体中。这是任何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
这里要再补充说一下,“有”与“无”是可以共存的,它的前提就是对时间和空间进行无限分割的状态时,比如一个人,分割到一个细胞时,不要停,再无限分割下去,我们可以感觉到,正是在极细微之处“有”和“无”不断地交替变化(也就是新陈代谢)维系着一个人的生命,当一个人的这种变化停止时,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生命的终结了。当然这个生命的终结会导致另一种形式的变化的开始,随着另一种变化的开始,这个肉身将融入大自然中。
我们可以用数学来证明这个奇妙的“有”,“无”共存:1减去0.9的无限循环是多少呢?大家都知道,它不等于0,可是又无限地接近0。那么我们认为它是“有”吧。大家都知道0.9无限循环等于0.3无限循环乘以3。我们知道,0.3无限循环不就是1/3嘛。可是1/3乘以3是等于1呀!这样一来,这1减去0.9无限循环不就是等于0嘛!0不就是代表着“无”嘛!这样的话,大家可以感觉到,在无限分割的时候,“有“和“无”是可以共存的(也可以解理为若有若无)。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在无限分割时“有”和“无”共存这种形式下存在的。这是本质的规律。(如果大家想进一步去了解的话,请去读一读我关于佛经的讲解。)
“有”和“无”在一起就称为玄。“玄之又玄”也就是说这种极细微处的“有”和“无”共存状态不断的累积和发展,就是这个奇妙的世界所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到消亡,都是由“有”和“无”共存或交替而促成的。
我们把这章中几个关键字改一下,就能读出佛家的味道:“空,可空,非恒空;相,可相,非恒相;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幻,幻之又幻,众妙之门。”


太极图
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易经》中的太极图,“太极”,有极至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进行无限分割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是怎样的呢?作者伏羲氏用一个太极图来表示,这个图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个圆圈中,一半是白鱼,但白鱼中有一个黑点;还有一半是黑鱼,但黑鱼中有一个白点。这副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事物分割到极至时,是“有”和“无”共存的这么一种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会不断变化的,白鱼中有黑点和黑鱼中有白点,表示着“无”中会生“有”,而“有”中会变“无”。“无”中之所以能生出“有”,是因为在整体中有容纳新事物的空间,所有留有空间是很重要的;“有”中会变“无”,是表示原有的事物将会慢慢地被淘汰掉。但原有的事物也很重要,它是新生事物的基础。所以作者伏羲氏在画这太极图时,不是从中间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半圆,而是用S线来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让人感觉好像是两条鱼在相互追逐。给人一种动感。
那么如何处理“无”和“有”,也就是新生事物和原有事物,也就是将来和现在的矛盾呢?也就是整体之中对立的矛盾。伏羲氏认为均衡为最佳,各方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这是底线,所以太极图中是白鱼和黑鱼各占一半,黑点和白点也是一样的大小。当各方面的利益都能照顾到并使整体效果达到最佳时,这是最富有生机的时候。但是,由于事物不断变化,原有的体系很快就会被打破,如何又令其恢复到最佳的均衡状态是一个问题。
变化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就像一个人,他的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他的身体的新陈代谢没有停止。如果这个人的新陈代谢停止了的话,自然这个生命也就终结了。而一个人最富有生机的时候是在青年时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时期他的身体不是像小孩子一样,处于“无”占大部分而“有”占小部分的成长时期,也不是像老人一样,是“有”占大部分而“无”占小部分的衰老时期,而是处于“有”和“无”的均衡的最佳时期。
我们知道,《易经》的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而这副图道出了事物为什么会不断变化的本质原因。
我们再来看《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为,“道”这个规律是可以说的,但它是体现出一种变化的思想,“名”可以理解为佛教中的“相”的意思。也就是你所认为存在的一切的事物,这些是存在的,但是它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这也和《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传,六祖慧能就是听了这句经文而开悟的)。”是一致的,应该了知一切的事物都不会停住不变的,这样才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
所以我认为如来佛祖和老子思想根源是一致的,只是如来佛祖往超脱生死这个方向发展,而老子往我们如何生活治国这个方向发展了。
我认为,以上就是老子所要表达的“道”的思想,这是这部书的理论基础,但我觉得作者老子阐述得不是十分充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德经》这本书,我们引入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很简单,就是在太极图处加一个大大的圆圈,但这个圆圈要用虚线来画,表示这个圆圈也是在变化的。这个模式的意思就是,任何事物的存在要有一个外在的空间,让它能自由运动,这是外部条件;而任何事物的本身就像太极图一样,是有无共存,有中变无,无中生有这样不断变化的一个共同体,这是内部特征。外部条件也会不断变化,但是相对较慢,内部特征也会变化,但相对较快。
举个例子,一只老虎要生存,首先要有一定的地域条件,也就是说老虎要有领地。没有足够大的领地这老虎没办法生存。这是外在的条件。但这外在条件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比如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其它生物的变化,等等。但这些变化相对会慢一些。我们再看老虎本身的变化,如何从幼虎长成成年的老虎,如何使整个身体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内部的问题了。但内部问题变化地快一些。这也就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我们在读《道德经》这部书时,要了解作者所说的话是针对外因而讲还是针对内因而说,如果这能区分开来,那么对于这本书会好理解多了。所以说,这个模式是一剂药引子,能让药效发挥出来,是一味提味剂,能把食物中的味道提出来。
这不由让人想起在《金刚经》中如来佛祖所说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明明是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怎么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其实我们要了解到,前者是着相之说,后者是不着相之说。“着相”当然是有众生的概念了,可是“不着相”是没有众生的概念的。如果你了解了这点,这佛经读起来自然也就轻松了。当然,如果你不着相,那么你也就成佛。因为如来佛祖讲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吴小潭于湛蓝居
200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