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与回归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0:39
记者 罗晶
中国财经报 2009-04-02 09:21:20
撤出农村市场的无奈
截至2007年,经过10年的收缩,农行只剩下60%的经营网点、51%的员工、42%的存款和35%的贷款分布在我国的县域地区。
“农业银行撤除农村市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选择。”一位在农业银行工作了20多年的职工告诉记者,农业贷款有其自身的特点:农业项目获利周期长、利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对自然灾害如干旱、雨涝、病虫害等难以有效防范;农民小额贷款业务笔数多、数额小,农户居住分散,管理起来战线长、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很多商业银行都不愿意涉足农业贷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人均贷款是农村的10倍,农村贷款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速度5.9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全国平均每万人网点数,城市是农村的3.7倍。
如上所言,当审核3000元钱的农业贷款成本和审核30万元的工业贷款成本一样时,“成本—效益”准则就发挥了作用——资金自然流向效率更高的地方。
事实上,农业银行撤出农村阵地的道路与其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改革之路高度相关。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决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于是,四大银行成了名称不同、而业务同质化倾向明显的商业银行。
有资料显示,其他三家商业银行比农行更早地收缩了农村基层网点机构,而农行在中西部相当部分县域保留其分支机构则是以其自身亏损为代价的。据悉,农行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支行的亏损面高达34%。为了弥补这种亏损,农行为此专门建立了内部转移支付机制,通过转移支付,把城市行的部分盈利用于帮助农村行消化历史包袱。同时,东部行还不断加大对中西部行的支持力度。
如果说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市场是不可逆转的,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后的市场谁来进入、谁来培育?
有专家认为,农业发展银行的初衷是国家用专项贷款对粮、棉、油等农业战略性物资实施垄断性收购以保护农民利益,但在棉花、油料及部分粮食作物已经市场化收购后农业发展银行的原有职能是不是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三农上还有待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简少玉认为,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自身也是经营性经济实体,大量的历史包袱有待消化,与脆弱的“三农”经济之间矛盾突出。当前,在农业银行“缺位”的情况下,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亟需变革。
吹响收复失地的号角
有人形容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就像戴着镣铐跳舞,在支持“三农”的责任与追求商业利润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点。
事实上,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农行重夺农村金融市场领导权的计划正在逐渐清晰。2007年9月,农行开始在八个省开展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试点,试点前5个月农行实现经营利润14.50亿元,同比增加5.86亿元,2007年9月以来所有试点地区投放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27%。2008年上半年农行涉农贷款增幅为7.08%,超过整体贷款6.38%的增幅。
试点的成功,让农行意识到: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深入,农村金融业务已不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相反随着城市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农村金融市场将成为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突围的新方向。
中国农业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新的市场定位和要求,农行厘清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把开拓“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作为一项重大经营战略来实施。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建立现代金融制度为方向,通过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切实提升支农能力,真正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至2007年底,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为12.4万个,其中农村信用社网点占41.5%;至2007年底,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1.43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3%,服务“三农”功能不断增强。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增加了支农的商业性贷款业务,以拓宽支农领域和范围。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张晓霞在《中国财政》杂志上撰文称,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提高持续支农能力;按照“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加快农业银行改革进程,结合其自身特点,增强支农功能;坚持农发行政策性银行定位,拓展政策性支农渠道,填补商业化金融机构服务空白;进一步强化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三农”功能,发挥网点优势,探索多种合作方式,促进资金回流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