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认识论和发展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5:36:5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认识论和发展观
    作者:惠平   
      随着国有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调整业务结构、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来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传统利差收入占绝对比例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利差收入占比下降,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信贷业务利润贡献的主导作用是否应该和已经让位于非信贷业务?结合我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如何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和定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如何认识在未来几年内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在银行经营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战略,也是当前银行信贷领域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制度变迁进行了梳理;然后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银行信贷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提出了当前银行信贷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若干问题。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再认识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考察    相对于经济体制转轨,我国经济金融制度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国有金融制度先后经历了单一国家银行制度 (1984年以前)、国家专业银行制度(1984-1994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制度(1994-2002年)及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革(2002年至今)的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的演变过程。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阶段性的演变过程,逐步实现了资金交易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比如,信贷管理原则由“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偿还性”转变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信贷管理体制经历了“统存统贷”→“以存定贷”→“差额控制”→“实存实贷”的转变;信贷产品从超定额流动资金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领域的技术改造,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信贷范围突破了所有制结构限制,从公有制经济向私有及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结构扩展;信贷管理机制从计划向市场转变,从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手段并更多地利用利率杠杆;信贷风险管理由“一逾两呆”向“贷款五级分类”、“十二级分类”转变等。另外,随着金融工具创新的日新月异,资金交易从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演变,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涌现为银行信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显然,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面临了新的问题,开辟了新的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详细了解信贷制度演变的进程是准确把握现在和未来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随着金融发展的变化不断深化和认识银行信贷、切实做好银行信贷工作的现实要求。   (二)对国有商业银行历史不良贷款的认识:产权、软预算约束与渐进改革成本  国有金融制度对渐进式改革的突出贡献已被理论界广泛研究和认可。国家垄断和控制下的国有金融制度有效完成了储蓄总动员,在国家信用担保下,国有银行可以在较低资本金的支持下保持高负债运行;国有企业可以在财政注资不足和流动性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国有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保障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说,国家垄断金融制度支撑了渐进改革的顺利进行,承担了改革过程中巨大的社会成本,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同时,与国有金融制度巨大社会贡献相对应的却是国有银行积存的巨额不良债权。由于政府行为的过度介入导致“政策性不良债权”占比很高。与商业性不良债权相比,政策性不良债权具有很大的刚性、故意性和预先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制度主要服从于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目标,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符合建国初期迅速增加国民收入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三者之间资本同构、产权同构的基础上,国有金融制度与国有经济之间形成了一种“刚性依赖”状态,国有银行为国有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类似于“准内源融资”。  在这样的产权安排下,预算软约束成为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内在机制。财政部门向亏损的国有企业提供补贴或税收减免,中央银行通过向陷入困境的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或注资,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准资本金”信贷;另外,国有银行同时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预算约束体,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支持体。政府在财政控制力量不断弱化的情况下,强化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以便向政府偏好的企业和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承担了大量的改革成本。随着国有金融制度改革的加快,国家作为具有明确效用函数的经济主体已经无法承受这一巨大的历史责任,风险因素激励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按照市场化运作并独立承担风险。   (三)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认识:结构、效率与股东价值最大化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与公开上市步伐的加快,总资产回报率(ROA)、资本回报率(ROE)等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现的重要指标,实现商业银行市值最大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银行信贷作为收入和利润最主要的来源渠道肩负着更大的责任。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受国家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技术、区域经济环境、客户状况及其金融需求偏好等诸多因素影响,其效率高低直接表现在不同时期分布在不同信贷市场、客户和产品之间的信贷组合,它们之间的比例则构成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基础和表现形式,即银行信贷结构。合理的信贷结构是提高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基础,而高效率的信贷资金配置则必然促进信贷结构更趋合理。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在不断优化资金配置、调整信贷结构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表现为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效益较差。其中,传统行业贷款占比过高,区域结构不合理,客户结构风险很大,贷款品种也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即便是对于已经股改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将在风险总量约束的条件下,通过主动地实现贷款进与退,在保持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区别处理存量不良资产和新增不良资产,进一步优化信贷决策流程和体系,改进统一授信管理,提升信贷管理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水平,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将不断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应对市场竞争、提高流动性及在资本约束条件下增加信贷收入的发展趋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给新时期银行信贷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二、树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面临着新的发展压力,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组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信贷业务的利润贡献成为发展的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信贷业务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1.银行信贷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改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是现代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竞争和入世的客观要求,传统经营模式下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收入为利润主要来源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根据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准确判断商业银行信贷的地位。  从金融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动态互补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博迪和默顿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进一步多样化,基金投资工具和市场将迅速增加和扩大,推动了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萎缩和竞争力下降。由于证券设计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金融将从不透明的机构向透明的市场发展,金融中介正在向金融市场过渡,标准化的金融市场最终将取代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功能将衰退,基金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证券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网络将取代机构。从理论而言,要想达到金融市场取代金融中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必要条件:一是基金能够取代货币发挥所有职能;二是所有企业和居民都能够进入市场筹资和融资;三是全社会的储蓄都是资本储蓄,不再存在货币储蓄;四是一切基金都是开放式基金;五是网络覆盖社会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以及经济主体 (包括居民个人)的金融消费习惯。很显然,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也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信贷的中介功能不可能被简单地取代。  从实际来看,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交易以几何倍数递增,但即使是发达国家,融资顺序依然是按照间接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这样一个融资次序,而不是金融市场取代金融中介。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但由于市场发育不充分、金融生态环境尚待改善等原因,直接融资在全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还相当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言,信贷资金作为企业资金来源主渠道的特征更为显著。  2.银行信贷是开展其他金融服务的基础和平台。从银行业务的分类来看,储蓄业务为个人金融服务奠定了个人客户基础,信贷业务则为公司金融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关系。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调整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及面临的资本约束及风险管理等对今后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发展经济资本占用少、风险低、经济增加值高的业务将是重点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中间业务。而信贷业务在客户关系建立方面所积累的资源和优势是发展中间业务和其他相关业务强有力的依托。信贷业务作为重要的载体,为其他业务的协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在成长阶段其金融服务需求可能会更多地集中于信贷资金需求;而在成熟期,除了必要的流动资金需求外,更需要便捷的金融服务方式和完整的公司金融服务。传统单一型的信贷客户关系及信贷服务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包括公司重组、并购等高端服务要求,但没有通过信贷业务建立起来的客户合作关系,没有对客户信息的完整搜集和不断跟踪,商业银行就无法及时地挖掘客户需求,也无法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和金融服务人才优势,更难以实现收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客户是一个完整的客户,未来的金融服务将不断多元化、综合化,银企之间的合作关系首先是建立在客户关系的基础上,银行信贷则是建立这种客户关系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因此,从银行信贷对其他业务的支持和载体作用来看,必须时刻注重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3.银行信贷结构将适应经济结构变化不断调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GDP贡献结构及企业规模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融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加快,微观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信贷政策和信贷结构既是银行信贷市场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在所有制结构上,国有商业银行应合理配置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信贷市场份额,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与资金支持结构的匹配;在企业规模结构上,应在保持优质国有大型企业客户现有信贷规模的基础上,稳步扩大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在信贷主体结构上,在保证法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的情况下,积极拓展优质个人信贷市场,实现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同步发展;在期限结构上,应逐步改善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的情况,注重中短期信贷产品的开发,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另外,国有商业银行还要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及时调整行业信贷政策,实行有进有退,防止由于政策变化和产业过剩导致的行业风险。  4.银行信贷要建立风险定价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它的本质不在于彻底消除风险,而在于更好地认识风险、控制风险和经营风险,风险定价机制则是量化风险、实现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关键。建立风险定价机制,一是改变对企业风险的认识。银行对企业风险的识别、量化、控制与管理,并不是看即时企业的抵押物价值如何,而是要观察企业以往与未来的财务状况与信用状况、企业的成长性及现金流、企业所处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二是改变对风险交易的认识。传统的风险买卖关系时点特征非常明显,随着现代商业银行业风险量化工具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风险买卖关系会不断地科学与规范。风险交易是一个过程,国有商业银行要确立其市场竞争力就是要在银行经营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要在这种平衡中追求银行发展的长期目标。三是要认识到信贷模式的变化。在有效的风险定价机制下,传统以抵押物为主导的信贷模式将会被以授信为主导的信贷模式所取代。以授信为主导的信贷模式不仅有利于建立现代市场信用体系,降低企业与银行在信贷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观念与经营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及银企新关系的确立。四是要重新认识风险定价机制。风险定价机制是对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所有制歧视信贷模式的摒弃,商业银行将会在综合资本约束、风险承受、收益比较等多项指标并进行量化的基础上确定信贷行为,在多方互动下,新的市场竞争与银企关系也会形成。   三、新时期银行信贷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资金流动性过剩、“脱媒”与信贷非中介化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差余额不断上升,截至 20D6年4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存差累积达10.1万亿人民币,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进一步显现,“资金脱媒”加剧了银行信贷非中介化。“资金脱媒”体现了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效用弱化,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中介功能提出了挑战。首先,金融工具创新对金融中介降低交易费用优势的制度性替代,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手段而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银行间接融资市场。随着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的修订与改进,企业债券市场也将呈现增长趋势,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增加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相应减少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同时,发行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大多是资信状况良好的大型优质企业(集团),特别是那些十分依赖大型优质客户的国有商业银行,一旦其依赖的主要客户获得了更为便捷的直接融资机会和更为低廉的融资成本的渠道,融资渠道的替代就会对其产生更大的冲击。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为贷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在提供金融工具的效率、能力、技术进步及交易成本的差异加剧了银行信贷非中介化的程度。其次,银行信贷非中介化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力的弱化。在计划金融条件下,企业财务状况评价被外部化了,对信贷对象的评估更多地依靠以政府信用为保证的外部评级体系。这种简单的财务评价方式或偏弱的信息处理能力带来了巨大的企业风险,信贷非中介化从国有商业银行大范围退出并进入大城市、大企业的行为中得到验证。   (二)供需非均衡、议价博弈与利差收窄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表现为信贷投放受阻,本质上体现了信贷双方之间的供需非均衡。一是部分企业资金紧张与银行资金宽裕并存。从社会生产要素的结构及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资金要素依然是一种稀缺资源,企业资金紧张将表现为一种长期现象,与银行资金宽裕并存体现了信贷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矛盾。受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家及时出台了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防止投资过度和供给过剩,如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还有部分行业出现相对饱和,如电力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前期投入都比较大,后续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依然旺盛,但受信贷行业政策的制约投放有限。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很大,但由于受到资产规模的限制,可抵押物较少,很难达到银行信贷的要求;同时还受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制约,考虑到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其交易成本很高,银行信贷更趋谨慎。二是优质企业不需要贷款与其他企业需要贷款并存。对于享有国家垄断优势、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都非常优良的大型企业(集团)而言,现金流一般都比较好,资金短缺不明显,即使需要资金,发行债券或者短期融资券都可以满足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尤其是那些纷纷组建集团公司的经济实体,实行资金在集团内部的统一调配,进一步降低了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和依赖。而对于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即使是具有高成长性和未来高收益、高增长的科技型企业,也由于信贷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商业银行无法满足其信贷需求。从议价能力来看,对于优质项目,营销难度大,买方市场具有绝对的议价能力,往往都要求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宽松的信贷约束条件;而对于中小企业则呈现卖方市场,企业信贷需求旺盛,但议价能力很弱。三是企业不需要贷款与需要金融服务并存。部分优质高端客户在其他融资渠道通畅的情况下纷纷放弃银行贷款,但同时对银行全面、多层次服务和高端服务需求却进一步加强,客户理财、资产托管、企业财务顾问及并购改制顾问等中间业务服务方面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供给来看,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准亟待提高,目前的人才储备还无法全面满足客户的要求,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   (三)资本约束与增长方式转变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转变,传统的考核方法逐步向新的考核指标体系过渡,经济增加值(EVA)及经济资本e将全面引入,传统的“资金约束”型发展模式将被“资本约束”所替代,商业银行由注重规模转向规模与结构、效益并重。  经济资本通过两种方式调控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一是商业银行的总行(法人)可根据各分(支)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分类计算所占用的经济资本总量,在经营利润中相应扣减经济资本占用成本。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应根据各分(支)行实际的风险控制能力、风险资产规模等指标确定经济资本分配额度,在经济资本额度确定的前提下,分(支)行所有信贷资产可占用的经济资本固定,按照五级分类后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不同,资产质量的高低与经济资本分配系数成反比。资本约束要求银行信贷由传统的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一是要以价值为基础追求风险调整后的盈利,把经济资本配置到信贷风险最低、成本最小、效益最好的信贷产品上,提高经济资本收益率,从而提高经济增加值,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二是要不断改善资产质量和结构,降低风险成本,它不仅意味着由于风险降低提高了收益,更意味着对经济资本的节省,以便在承载适度风险的前提下使得现有规模的经济资本总量能够支撑更多业务,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是要注重资产规模扩张与经济资本总量之间的匹配,确保风险成本的全面覆盖,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银行信贷的“抵押”文化与风险控制  如前所述,我国金融制度经历了“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的演进,银行信贷资金经历了“资金供给制”向“资金交易制”的转变,信贷投放方式则由“信用放款”转变为“抵押放款”,抵押品作为银行贷款的最后风险补偿机制替代了国家信用最终担保人角色,这种“抵押”文化的核心在于风险防范和控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如下弊端:一是抵押品价值下降带来的风险补偿缺损。抵押放款是以抵押品的价值为参照,按照银行内部对抵押品的分类及信贷类别确定抵押系数,最终计算出可放款规模的一种方法。由于贷款期限的长短不同,可抵押品的分类不同,可放款规模主要参照被抵押品价值的折现额。尽管对抵押放款细则制定的相当详细,但随着市场环境、产业发展、评价标准、产品创新的不断变化和加快,商业银行对于抵押品价值的加快折旧和突变型价值下跌所造成抵押不实的防御能力非常有限,由于抵押品价值下降直接导致信贷风险补偿缺损。二是重视抵押与忽视对风险的过程监控。风险的全过程监控包括信贷项目的前期调研、初审、尽职调查、审批、贷款发放、贷款收回等,但在以抵押物作为放贷参照的原则下,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银行“当铺文化”。由于有抵押品的存在,项目调研不再全面地评价风险点的分布,甚至对于企业家的还款意愿和个人信用都置之不理,项目审批也有可能流于形式;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抵押物是否属实,核定的投放额度是否符合信贷标准,而信贷投放之后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甚至股权结构的变化等动态信息都疏于过问,过程管理和监控出现漏洞。实际上,信贷交易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时点上的经济行为,其不仅有交易韵事前考察和事中谈判,更有事后的跟踪,银企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这种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简单的抵押信贷文化忽略了全过程风险管理的信贷理念。三是重视抵押而不重视发展。从抵押的本质来看,银行更关注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而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行业前景被“边缘化”了。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即使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等,均由于可供抵押的资产价值量小而被排斥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范围之外。如果不能认识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未来新的信贷盈利增长点,或者由于抵押文化的限制而无法涉足这一领域,国有商业银行将进一步丧失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