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三维:人性、灵性和德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0:04
作者: 金 泽  来源: 学习时报网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党性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在党员干部教育中,加强信仰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性
信仰教育,要遵循生命的本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成长、发展需要的教育。哺育完整的生命,凸显生命的灵动,张扬生命的个性。
维护人性尊严,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们信仰什么(譬如神、自然、科学、道德、未来美好社会等),归根到底反映了人类对自己本性的把握程度。在中国传统中,健全的个人主义,难以正常生成。五四启蒙的主题之一,是珍重人性的价值与思想的自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以高度政治化的信仰来否定个体的生命需要,用阶级性涵盖人性,忽视人性及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将信仰送上远离生命的祭坛。今天,我们要转换观念,让平凡的人生、自然的生命也有其应有的地位。
信仰建立在最基本的人道关系基础上。马克思说:“但对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来说,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重要”。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自爱是道德的源头”,自尊、关心他人及其生命、为社会作奉献、舍生取义等信仰规范和要求,拒绝庸庸碌碌的人生,只能从生命关怀中推导出来。只有信仰的情感和认知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联接的感受、体验,进入人的经验体系,才能有信仰动机的产生、品质的形成。而人道主义的关系是人的情感、社会性情感和信仰性情感产生的前提。我们要求人有信仰,但很少去追问,其有没有获得在人道主义关系基础上的自尊心。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性原则,承认全人类存在的共同的人性,大力培养人们的自尊、自重、仁爱、爱人、爱美等这些全人类所共有和向往的人性和人文精神;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行体制、制度问题相结合;经济的增长,制度的建设,政策的选择等等,都要以尊重人的尊严、实现人的权利、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理性需要与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唤醒灵性
教育是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本义是“引出、抚育、自身生成、唤醒”等,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是灵魂的感召、唤醒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起对象的主体性,促进其自我教育,使人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走自己独特的路,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完成人格心灵的重塑。
信仰关涉人的灵性维度,关涉对无限性和神圣价值的追求。人类是心灵动物,我们总是被一种需要所驱使,询问一些“基本的”、“终极的”问题。心灵中力图把握无限的本能为“信仰的天赋”。它具有普遍性,根植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具有全人类性。“信仰的天赋”为人们提供价值尺度、奋斗目标和力量源泉。
人的灵性,即人的直觉性, 有接受灵感、领悟真理的能力,是一种“自发性”、“本能”或“基本智慧”,恰似一种催人向上、追求崇高的神性“基因”,为灵魂提供其迫切需要的归属感、整体感和终极真实感。人的灵性是自我信赖的资本,是德性得以自然提升、创造性得以自然发挥的前提条件和精神动因。个人的灵性在灵感的作用下可转化为造福民族、造福人类社会的极大的创造力。
我们的信仰教育,应当满足这种灵性的生命需求。过多讲国家、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较少谈这些要求是不是个人生命与生俱来的要求。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21世纪是“人智”的时代。民主、平等、人格,人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信仰教育要把个体内在“信仰的天赋”引发出来,“发挥人性中最高尚的机能”,从自然性引向社会性,从个体性引向总体性,从单一性引向普遍性,从经验性引向超验性,照料“人的心魄”。教育者学会“屈尊”、“倾听”,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促进双方相互理解、认同,凸显人的主体价值,张扬人善的德性、美的心灵,最终共同获得生命意义。
从大自然、历史传统、人民群众中汲取灵感,增强灵性。解放自己的心灵,摆脱对物质和金钱的贪欲,融入自然,融入宇宙,与万物对话、交流,悲天悯人,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确认良知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无疑是生命意义的首选价值。
倡导从整体上感知大自然的规律,领悟人的心灵的规律和可臻完善性,认清人的直觉感悟的重要性,激活人的潜在灵性;恪守人格独立的精神,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化和外国文化思想的本土化,注重人心的净化和德性的提升;培养创造性思维,主动探究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透视具体事物,感悟人生智慧;在关注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实现对社会现实的超越,在不断突破现实中走向新的真实。
以追求神圣、追求崇高为特征的追求真理的信仰精神,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实基础。
完善德性
德性是人对自身灵性的充分认识和积极运用,是人对自身创造性的发挥。
伦理之觉悟,是吾人最后之觉悟。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特别是道德信仰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德性,就不会有真正的信仰。
道德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最稳定、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来自他人的当之无愧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外在的名声、声望及无根据的奉承之上。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道德使人活得有尊严。
道德信仰离不开人们的道德情感。世界上最震撼人们的心灵的东西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我国古代敬畏“神明”、“天地良心”的传统。这些都可借鉴学习。
道德感是对一些神圣的法律的尊敬和为之而感到的快乐。在善与恶的对立和斗争中,人应当依据“道德感的直觉”,站稳立场,磨练意志,从世俗的黑暗中培养出道德风尚的崇高性,提升德性。
物欲横流、信仰泯灭、道德滑坡、文化失范等严峻现实,再次启示和提醒我们:必须抑制物的奴役所造成的人的分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自身的灵性、德性的养成。
现代领导干部要有民胞物与之量和民胞物与之爱,以自然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学会从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源泉里汲取智慧,始终对自然保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尊重大自然的权利,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我们爱自然、爱他人和爱自身的能力,加强和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马克思主张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以工人为本,以穷人为本,最终达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达到每个人都解放。
以“仁”治国理政。现代领导干部为人处世、治国理政要保持博大胸襟,拥有同理心,对百姓都一视同仁。既尊重大自然的权利,也尊重人民的权利;既以自然为师,以自然为母,也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把人民当作我们的衣食父母。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等办事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建立多种渠道的沟通机制,畅通社情民意渠道,让人民群众有说话诉苦之处,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提供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人的心灵,包括情感、意志、直觉、想象、思想、信念等,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总和。生命中同时存在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历史性与未来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两极。人性是复杂的,树立和落实怎么奖善都不过分、坚决惩恶不动摇的制度信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