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授致信教育部部长:直面"钱学森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7:10

11教授致信教育部部长:直面"钱学森之问"

2009-11-11 11:48:06 来源: 中安在线(合肥) 跟贴 1003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致信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提及钱学森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新安晚报11月11日报道  钱学森大师刚刚远去,“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今天,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发出公开信的沈正赋等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这11位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为此,他们愿意通过《新安晚报》,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给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同仁发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这封公开信。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

此致

敬礼

★沈正赋 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副主任

★芮必峰 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卞 利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

★康建中 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谢云章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育人用人科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

★李正平 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

★杨四平 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美国)世界艺术与文化学院荣誉文学博士

★李桂华 副教授,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博士

★胡荣华 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吴 玲 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徐 华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思想史教研室主任

安徽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发出公开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责任。其实,“钱学森之问”,不仅值得教育界深思,同样值得社会各界深思。

 

前不久,在安徽一所高校举行的纪念钱学森座谈会上,“钱学森之问”就曾引起热烈的讨论。有人说“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任务,首先一定要把学术搞好”,也有人说“现在功利主义太严重了,说假话的也太多,成了一个大问题”,还有人说“没有基本功训练,怎么能出大师呢?”……

11位教授在公开信里说:“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那么,教育体制改革应该怎么改?如何完善当前中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途径有哪些?我们该如何解开“钱学森之问”?

(本文来源:新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