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陈铭德:报社老板最谦恭(中国青年报 2006-8-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01:17
钩沉
陈铭德:报社老板最谦恭
2006-08-09
本报记者 张伟
陈铭德(1897~1989)四川长寿人,创办《新民报》,任社长、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新民晚报》顾问。
时间一度凝结在这一刻:《新民报》南京版的编辑们静坐着,眼含热泪。有人小声吮泣,更多人则“不忍相对”,沉默地望着窗外无尽的黑暗。汗水已打湿陈铭德的衬衣,除了苦笑和摇头,他始终没有别的表情。
后人回忆,1948年7月8日,南京《新民报》被国民党勒令停刊这一天,它的老板陈铭德“绝没有一句怨言”。
这延续了陈铭德的一贯作风:为人低调,不发恶声。
创办报纸18年,陈铭德面对宣传官,从来只唯唯点头,未曾当面顶撞。某次,因报纸刊登学生请愿消息,国民党宣传部长打电话大发雷霆,其言语之不堪,使陈铭德的手下颇不平,甚至有人愤而离职,他却只是诺诺而已。
有记载这样描写他在报纸“闯祸”后的表现:他奔走权门,请客吃饭,找人疏通关系,甚至“打躬作揖”,强颜欢笑。
这实在与陈铭德当初办报的企图相去甚远。他办报,原以为这“是民主政治下光辉的事业”,而他所羡慕的,也是邵飘萍等大腕记者“出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说自己的话”。报纸创立之初,他特意发文唾弃“仰资本家鼻息”和“为特殊阶级作喉舌”的办报方针,宣称“绝不官报化,传单化”。
然而他的报纸却与国民党统治下苛刻的报章检查制度一路相伴。当时,所有报纸文章都须送审。有一则笑话,张恨水的小说中为了加强语气,特意反复了一句话,检查官竟将这句话也特意删去。
检查既严,陈铭德便要常因尺度问题向编辑“兴师问罪”。比如,编辑郑时学要嘲讽粮食部长“何堪”,陈铭德有些恼火地打来电话:
“今天你这个粮食部消息的标题啊,呵呵……”他先打了个哈哈。
“陈先生有什么意见?”对方冷冷问。
“没什么意见,”他连忙说,“只是以后要沉着些。”
“有什么不可以?”对方还是冷冷问。“对,对……”
咔嚓,电话挂断。陈铭德在这边恼恨地骂了句“嚣张”。
这个嚣张的郑时学此后去职,陈铭德曾千般挽留,按月给郑夫人寄钱。郑虽最终未受其邀,陈铭德仍对他以礼相待。
新闻史还如实记载了这家报纸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另一次别扭。1943年,正当国民生活困难,《新民报》刊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之女飞往美国结婚的消息,细笔描写了她“嫁衣六箱”等奢侈景象,大大触怒孔祥熙。陈铭德四处托人求情灭火,焦头烂额,事件最后淡化处理,只刊登更正了事。
孔祥熙特评价此文编辑“年岁太轻,少不更事”,陈铭德照实转述,却惹恼了编辑陈理源。报纸没关门儿,陈铭德很高兴,在冠生园请众人吃饭,陈理源拒不参加。陈铭德亲自去请,他坐着不动,如是再三,陈理源也终究没吃这顿饭。
陈铭德颇有些恼怒。两个月后,陈理源结婚请酒,陈铭德硬是没去参加。这是这位老板为此做出的唯一报复。日后,《新民报》成立上海版,陈理源被他派去做了副总编辑。
作为老板,陈铭德恪守着他的原则,从不事先干涉编辑的工作。
1947年,《新民报》因言论获罪,改组检讨。不久,南京“5·20”血案发生,记者们亲睹学生惨状,回到报社,一边痛哭一边诉说现场,陈铭德听了默然不语。此时,已有宣传禁令和内部人士的提醒一并传达给他。他来回走走看看,几次想说什么,却终于只说了一句:“要当心啊……”
陈铭德的容让自有底线。在他《新民报》中任职者,公开身份都是无党人士,他的两名经理刚加入民社党,即被他辞去职务。
而在党争纷纭之时,陈铭德和手下大将张恨水等人商议再三确定办报方针是,“中间偏左,遇礁即避”,可谓谨小慎微。
但终究,1948年,《新民报》因累年“不听话”,引起国民党有关方面强烈不满。而此时,地下党员身份的编辑宣缔之和蒋文杰,仍然多次宣传共产党胜利的战况,并发表有利于共产党的言论。有分析称,这些因素与后来的“反对轰炸开封”等事件一起,促使蒋介石最终对《新民报》下毒手。
陈铭德坐不住了,找来两人训话:我有两间房子,让你们两个开店,一个开面馆,一个开饭馆,结果你们一个卖鸦片,一个卖白面儿。
这是在报纸生死关头,陈铭德对这两位闯祸的编辑所作的他当老板以来最重的一次批评。
身边人回忆,陈铭德常吟哦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于是,我们就不难想像这样一幕:
1961年以后,“脱帽右派”陈铭德被安排去全国政协的文化俱乐部,为画家们“准备活动场所,茶水纸墨”。他热情谦恭,脸带笑容,居然没有几人知道他是谁。
张伟:陈铭德:报社老板最谦恭(中国青年报 2006-8-9) 张伟:最具体的纪念(中国青年报 2009-7-8) 张伟:陆志韦:妥协之道(中国青年报 2006-9-13) 张伟:陆志韦:妥协之道(中国青年报 2006-9-13) 张伟:陆志韦:妥协之道(中国青年报 2006-9-13) 张伟:“电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中国青年报 2006-8-9) 张伟:是什么导致了“8?27”儿童网络暴力事件(中国青年报 2009-9-9) 张伟:9岁小学生说实话的代价(中国青年报 2006-7-26) 张伟:“一把手”夫人监狱参观记(中国青年报 2006-9-6) 张伟:杨度:货与帝王终书生(中国青年报 2006-8-2) 张伟:20万元培训一个偷车贼?(中国青年报 2006-8-2) 张伟:罗家伦:“专制”校长的民主姿态(中国青年报 2006-8-23) 张伟:熊十力:世上从此无“真人”(中国青年报 2006-8-30) 张伟:杨度:货与帝王终书生(中国青年报 2006-8-2) 张伟:被指标绑架的民生(中国青年报 2010-9-8) 张伟:“奶妈”流行的秋天(中国青年报 2008-9-24) 张伟:找回伍连德(中国青年报 2007-9-5) 张伟:高明显是谁(中国青年报 2009-9-2) 张伟:“我是吴宓教授”(中国青年报 2007-9-5) 张伟:我们欠刘翔一次掌声(中国青年报 2008-8-19) 报社备份私企老板最喜欢的6种人 张伟:偷猪记(中国青年报 2008-1-2) 张伟:赎罪(中国青年报 2009-2-18) 张伟:编织袋零钞羞辱了谁(中国青年报 200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