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陆志韦:妥协之道(中国青年报 2006-9-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43:30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冰点人物 钩沉 陆志韦:妥协之道 2006-09-13 本报记者 张伟     陆志韦(1894年~1970年)浙江吴兴人,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曾任燕京大学教授、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为校长,在1948年燕京大学被围之时,陆志韦的表现,被指责为不够硬气。

    当时,国民党军队为搜寻“共党”学生,围困燕京大学三天三夜,学生有断炊危险。陆志韦与对方妥协,“约法三章”,开门迎入军队。

    军警入校时,陆志韦在贝公楼礼堂召集全体学生讲话,表示学校“没有力量拒绝搜查”,并且“连意见都不能表示”,他自己“只有惭愧”,请大家“守纪律,有话事后再说”。

    学生回忆,这位校长,眼含热泪,神态严肃,声调铿锵,听者动容,有人啜泣。然而自始至终,他态度隐忍,有节有度。最终,由于他的暗中周旋,在校学生无一被捕。

    “性情温和,不走极端。”这是后人对陆志韦的惯常评价。他本不愿当校长,表示“只任一年”,谁知却一干就是多年。他担任燕大校长以后,时世变幻。他同情学生运动,多次保护学生,却从不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正与他的一贯作风相吻合。

    在治校上,这种脾性使他有些老好人做派。洪业是燕大有性格的一位名教授,反对者很多。一次,洪业推荐新回国的周一良入校做教授,他的反对者就百般刁难,分给周教授一座没暖气的小房子。此事急坏了校长陆志韦,而他又不愿得罪反对者,几番思量,想出折中办法,邀请周教授到自己家中住下。

    1937年后,日军进入北京。陆志韦开始在日伪统治下百般周转过日子。日军借口燕京大学是国际性大学,要向燕大派遣三位日籍“教授”。为不让燕大受奴化教育污损,陆提出,接受日籍教授可以,但要由学校自己聘请。于是,校方主动聘请了考古学家鸟居龙藏教授,才搪塞过去。

    不过,此时的燕园里,人们可以收听短波广播,可以谈论抗战消息,《义勇军进行曲》不时在校园中飘荡。有学生要转到延安去学习、工作,学校都为他们送行,由陆先生或司徒雷登,以及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的老师邀请他们吃晚饭,叮嘱他们记住“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校训,预祝他们一路平安。

    当然,这一切,都进行得偷偷摸摸。

    时人也曾见过这位温和校长的一次怒容。1938年,燕京大学一名助教被日本军车轧死,燕京大学组织追悼会。会上,陆志韦“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上了主席台,笔直地站在讲台上,面色阴沉,头深深地垂下,脸上的肌肉在抽动”。

    他突然用嘶哑悲痛的声音讲道:“我……我讲不出话来!因为我这里(这时他以拳捶胸)好像有一大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此时,他“泪流满面”。

    一番演讲,他始终未对日军有所褒贬,然而这一无声抗议,令在场学生深深动容,全场顿时一片大哭声。

    每当校难当头,陆志韦行为谨慎,如履薄冰,不逞一时之快。而当1941年,他被日军捉入监狱时,却一改往日温和作风。在对方提供的纸张上,他的“无过可悔”四个字,简直力透纸背。

    等到日本人投降了,他所定的政策又趋温和:沦陷时期为生计所迫替日伪工作、低薪挣口饭吃而又无大罪的,可以返校工作。

    此时,燕京大学校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碎纸随风飘荡,未名湖水面上漂浮着杂物与泛起的沉渣。房舍门窗支离斑驳,室内家具、书籍一片狼藉。陆志韦率领教授,重回燕园。他一面辛勤办公,一面要周旋应对国民党官员的种种无礼要求,仍然勤勉努力,不敢有所懈怠。

    后人评价,陆志韦性情平淡,为人并不出彩,然而当时社会,正要靠这样的人默默支撑。

    1949年以后,陆志韦有过一段舒适的日子。他的同事回忆,在燕京大学寓所里,周末,陆志韦有时会来串门儿,打打桥牌。此时他谈吐出口成章,妙趣横生。

    然而,这种生活未过多久,生性温和的陆志韦,便居然被迫要“走极端”。

    一次,燕京大学开批判会,校长陆志韦遭批判,他一急之下,便要撞墙,多亏旁边人拦住。

    此时,陆志韦因为“亲美反共反人民”的罪名,被大肆批判。他一次次在小型、中型、大型会议上检讨交代,向全校师生低头认错,他不仅积极带头,甚至“痛斥自己”。

    有记录称,当他的女儿奉命登台“控诉我的父亲陆志韦”,指着他的脑袋训斥时,他“默默恭听,没有张口的份儿”。

张伟:陆志韦:妥协之道(中国青年报 2006-9-13) 张伟:陆志韦:妥协之道(中国青年报 2006-9-13) 张伟:陆志韦:妥协之道(中国青年报 2006-9-13) 张伟:张天翼:童话之静美(中国青年报 2007-10-17) 张伟:张建昌、章含之、巴尔、陈凯歌(中国青年报 2008-1-30) 张伟:法院要卖司法局的门脸儿(中国青年报 2006-12-13) 张伟:束星北——科学的品质(中国青年报 2006-12-13) 张伟:束星北——科学的品质(中国青年报 2006-12-13) 张伟:束星北——科学的品质(中国青年报 2006-12-13) 张伟:9岁小学生说实话的代价(中国青年报 2006-7-26) 张伟:“电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中国青年报 2006-8-9) 张伟:陈铭德:报社老板最谦恭(中国青年报 2006-8-9) 张伟:“一把手”夫人监狱参观记(中国青年报 2006-9-6) 张伟:“奶妈”流行的秋天(中国青年报 2008-9-24) 张伟:找回伍连德(中国青年报 2007-9-5) 张伟:高明显是谁(中国青年报 2009-9-2) 张伟:“我是吴宓教授”(中国青年报 2007-9-5) 张伟:袁昌英——当年之美(中国青年报 2008-11-5) 张伟:偷猪记(中国青年报 2008-1-2) 张伟:赎罪(中国青年报 2009-2-18) 张伟:李长之——从复杂到简单的裂变(中国青年报 2007-8-22) 张小玲:父亲的妥协(中国青年报 2008-1-27) 张伟:是什么导致了“8?27”儿童网络暴力事件(中国青年报 2009-9-9) 张伟:编织袋零钞羞辱了谁(中国青年报 200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