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的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35:06

谈关于党的建设

 

主讲人: 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局长  江金权

 

引言

 

我有幸参加了十七大的筹备工作的全过程,从2006年9月份策划十七大的前期调研,然后参加文件起草工作,到最后大会文件公开发表,以及相关的一些大的新闻,比如党章怎么诞生的等等这些全过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我见证了中央筹备十七大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程,从中受益匪浅,我今天到这里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也与大家分享一下参加十七大筹备工作的一些感受。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讨论通过了一个很好的政治报告,修改了党章,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一个深得党心民心的领导集体,从会后国内外媒体的评价来看,对人民的报告、对党章的修改、对新一届领导集体都给了相当高的评价。这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供了重要保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强调要把握深刻认识、深刻理解。因为分给我的任务就是谈谈十七大的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的情况,所以面上的,我就不说了,主要就是围绕十七大党的建设精神谈一些学习体会。

  

第一章 党的建设在十七大报告中的分量

 

党的建设在十七大报告中,占有很重的份量,整个十七大报告分三个大的板块。

 

第一节 总论部分

 

第一个大的板块就是导言到第四部分,这是总论部分,总论部分着重阐述了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

 

在总结改革开放29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根本经验,一切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包括科学发展观,因此第三部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系统的阐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第四部分对未来、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六大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比如说十六大提出来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现在提的是人均翻两番,在十六大的基础上有了前进,和十六大保持衔接的同时,也在前进的。再就是提出了生态人民的目标要求,这是未来五年。

 

所以前面从导言到1、2、3、4展开阐述了基本理论问题,核心的思想是解释主题,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怎么高举?坚持这条道路、坚持这个理论体系,这就叫高举。前面的同志已经讲过了,我就不讲了。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第二大板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是从第五部分到第十一部分。经济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外交、国防、港澳台、祖国统一这三大块,四位一体这三块。这是第二板块,就是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第三节 党的建设

 

第三块就是第十二部分加上结尾,讲的是党的建设。当然我们领会党的建设机制不仅仅在二十部分,前面也有,但主要在第十二部分和结尾。从整个报告的框架来看,党的建设在里面份量很重,是三大板块的第一大板块,我理解,十七大在谋划党的建设上,它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来谋划党的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相互作用中来谋划党的建设,从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来谋划党的建设,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合中来谋划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组织了一系列的新规定、新部署、新论断,是指导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就是刚才讲到的从事业和工程的两者的结合上来考虑党的建设的,报告从另一个高度出发,在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经验基础上,对于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重大部署。同时十七大修改了党章,审议了中纪委的工作报告,这些都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新规定,一是人民在学习党的十七大、党的建设的精神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三个文件结合起来考虑,结合起来学习和贯彻。

 

关于党的建设的总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有一段话: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赋予了党巨大的活力,也使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适应党情国情的发展变化,坚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后面产生了一条主线是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一个总的原则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个总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后面有“五个以”的五个建设,最后形成了32个字的党建目标,这么一个总的要求,这一段话是我们理解整个十七大党建精神的一个向导,重点要把握这一段话。

 

我认为党的十七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精神,它鲜明的特点,一个是改革创新,一个是求真务实。

 

第二章 学习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精神的体会

 

下面我从十个方面谈一下学习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精神的体会。

 

十七大报告好就好在人人看得懂,基层干部好操作,所以我没什么太多要讲的,我想对一些新的举措、新的制度规定介绍一些背景,为什么做出这种规定?而不是其他的规定,我做一个解读,因为大家都是搞党建的,我们工委系统的梁伟书记、我们工委的领导都是长期搞党建工作的,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好懂的东西,不用多讲了,我就对一些重大的问题、重大的举措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节 牢牢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主题

 

党的十七大第十二部分的标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理解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主题,这个标题当中的改革创新是贯穿这个主题中的主调,这样的一个主题和这么一个主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指导意义。十七大报告所讲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鲜明特点和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国家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是不断推进,并保证和促进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从形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总布局,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实行差额选举、党务公开等扩大党内民主的举措到确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针;从实行干部轮值制度到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评制度,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发展党员公示制等组织制度创新,等等,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是好戏连台,硕果累累。

 

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成为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大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强音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就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在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在不断发展,而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先进性的发展,就因为我们党坚持不懈的抓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的推进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创新是党的十七大主题的内涵之一,也是贯穿党的建设主题和全部内容的主调。这个报告在总结了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同时,深刻地强调未来我们一定要靠改革开放、靠改革创新来推进我们的事业,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改革,进一步完善其他各方面的体制,这一个过程必然会给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考验,党的建设要解决这些新课题、应对这些新考验,必然要运用改革创新这个法宝,包括我们的行政体制改革,包括建立大部委制,这个过程当中,会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很多的课题,我们的党的建设能不能顺利地解决这些课题,能不能为党的建设保持改革的顺利推进。刚才在休息室,领导在交流的时候,他们就说了固守原来的一些办法是不行的,必须要改革、必须有新的路子、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制度,所以要保证党的事业、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这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依然是要利用改革创新这个法宝。

 

事实上,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新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思路去研究解决,比如说如何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不断深入,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就是这个理想信念问题上,有的说是共产主义渺茫,有的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想预先实现共产主义,现在这些东西都不符合未来共产主义的要求,这在理想信念上的种种表现,这些都是理想信念不正确不坚定的一种表现,怎么解决?怎么来说服他?再比如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势和广大党员扩大党内民主的新期待,进一步推进党的民主建设?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待聘提拔”、“待聘上岗”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各类基层组织,特别是“两新”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如何建立完善惩防并举的反腐倡廉体系,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地推进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

 

事实上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始终贯穿着改革创新。我刚才讲的这么多的体会,一个是改革创新,一个是求真务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精神,无论是报告、无论是党章修正案、无论是中纪委的报告,贯穿这三个中的一个主题就是改革创新,这些重要文件特别是报告和党章修正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这个报告因为全文念起来,大家都比较顺了,党章因为是修改的,修改了哪些地方?平常研究得不多,可能不太注意,我在这里把党章一些修改的地方给大家说一下,以说明十七大确实贯穿了改革精神。党章是规范和指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总章程,党章在诠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方面,都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你们可以看看总纲部分基本路线加了“和谐”二字,这是与时俱进的,阐述基本路线的这个框架,我们也做了一个调整,过去表述基本路线用五个字来表述,这一次调整为用七个字来表述,分别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四位一体的布局,用这七个字来阐述它,但是这个讲的不是组织上的调整,是内容上把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些新内容都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位一体的布局当中了。

 

同时在党的建设部分,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这些年我们党在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面的创新理论观点都放进去了,比如说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调保障党内民主权利,强调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些话在今天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一些话,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年在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上的理论创新的成果,我们把它写进了党章,就表明了我们党充分地肯定了改革创新的成果。这些话讲了好几年了,但是能进党章的话都是很精粹的话,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话,特别是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四个大的制度性规定,这些都是大的改革举措,一是规定党的党内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二是规定党的代表大会实行任期制,三是规定党对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四是规定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的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当然有些人不一定做了,但是能够进党章的制度当然是有实践基础的,没有实践基础无法一下子进入党章去,但是带进了党章,就意味着对这个经验的肯定,特别是要推进这一方面的改革。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度创新,把这些重要制度写入党章,这些重要制度都是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结果,把它们写入党章,无疑表明了中央、表明了全党进一步推进党的制度创新的决心。

 

这是我谈的第一点体会,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主题和主调,主调是改革创新。

 

第二节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

 

这句话是十七大报告明确讲过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党章修正案里面也把这句话写进去了,鲜明地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所谓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主线和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根本的意义。为什么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我谈谈我的理解。

 

因为这两者都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所以我们看看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是个什么样的建设?首先谈谈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就是党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通过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从这个定义来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尤其是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容易的,我们知道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无数革命先烈、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浴血奋斗得到的,它不是自然得来的。

 

同时,前苏联、东欧的演变告诉我们有这个地位并不等于得到了,它就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我研究了一下世界上的政党,包括共产党、非共产党,明确地提出执政能力的概念和提出执政能力建设这项任务,我们党是唯一的,也说明我们党对人民、对中国的前途命运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党是一个无私的党,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绝不是为了自己,是要更好的带领全国人民把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同时,对外还不好讲,对内还有一个使命感,什么使命感?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就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有其他的国家,国外一些来访的领导讲,只要中国的社会主义旗帜不倒,共产党的旗帜不倒,那么国际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运动的历史就能延续,我们党还有这么一种使命感,所以作为执政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建设。这和革命战争年代是不一样的,革命战争主要是推翻旧世界,它可以用“破坏”两个字来解释,执政党以后,它是代表人民来执掌这个国家政权,是建设、是发展,它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个时候以建设为主题,尤其是执政能力,提高执政能力才能够为别的国家把好舵、引好航。关于执政能力建设四中全会刚做了部署,我也不多说了,我就谈这么一点理解,这个是主线。

   

党的先进性建设同样是党的建设主线,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我们党的三代重要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一般都是重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么一个重要的命题,是在2006年1月14号在总结先进性教育的报告会上,总书记第一次提出来的,在随后的一系列讲话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先进性建设的内涵、实践要求,从而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怎样加强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2006年6月30号在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大会上,总书记对这个先进性建设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阐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的理由就是要引领社会前进,要引领社会前进的政党,它本身就是先进的,它本身不先进怎么引领社会前进呢?所以这个先进性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的理由不是谋自己的利益,它的唯一目的就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引领社会前进,一些小的派别的政党的目的是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社会前进不前进,它不是太注重,所以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贯穿党的建设、党的存在的历史的全过程的,它和执政能力建设有一点区别,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在执政以后的任务,而先进性建设,只要这个党存在,只要这个党产生,只要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产生了,它就始终有一个先进性建设的问题,我从时间诞生来讲,有这么一个理解。但是在执政条件下,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两者又是吻合的、重合的,一个是从它的使命角度来讲,要执政,所以要执政能力建设,一个是从保持党的性质来讲的,所以要始终加强先进性建设,在执政条件下,我认为它们的基本要求、实现途径,从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又各有侧重。所以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是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关于先进性建设,我刚才说了,总书记在2005年的2月14号和2006年的6月30号的讲话,比较侧重于阐述,我提供一个线索大家都可以回去学习,我也不多讲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因此十七大强调要把它们作为整个党的建设的主线,用来统领和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是第二点体会。

 

第三节 牢牢把握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我们都是从事党建工作的,看得出来,这次十七大对党的建设这个布局上面,由过去的四个建设变成了五个建设,使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五位一体。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我觉得有两个重点需要握一下。

 

1、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们知道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布局是经过了一个探索过程的,原来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运行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制度建设,由此形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这一次十七大鲜明的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拉出来,从而把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变为五位一体,这样的独立出来,凸显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和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我们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由于诸多的原因,特别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一个易发、多发的这么一个时期,因为是新旧体制转轨,我觉得任务基本解决完成,但是还没有最后完成,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来还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也就是要到2020年前后,我们的体制机制可能比较完善了,这是当时的一个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过程,我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的无非是法律嘛,法规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但是还不够配套,也还不够完善,所以还要及时地去完善它,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了以后,其它的体制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也要相应地与经济体制配套完善,所以这个任务还是艰巨的。

 

在这么一个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不少漏洞,因此腐败现象仍然可能出现多发高发的状态,反腐倡廉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同时刚才说了体制转轨过程中,既存在一些漏洞给腐败现象可乘之机,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它还是要反腐倡廉这个建设去保证它,因为我们讲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过程当中它就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或者是利益的此消彼涨,基本上触犯到一部分人的利益,那这些人肯定会不同程度的来干扰它,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反腐倡廉建设去消除这种干扰、排斥这些干扰,使我们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顺利推进。这个说起来也很好理解,改革实行大部委制,大部委制涉及到部委的扯进,这个过程从大部出发,要保证哪一些,不保证哪一些,或者哪些要合并,哪些要独立,哪些规划到哪个部门,这都涉及到部门利益问题了,这个时候如果是一些腐败行为去干扰它,就可能影响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只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我们各个部门领导同志确实站在党和国家大局来考虑,而不是考虑我个人的去留,考虑我这个部门的存亡,这个改革就会比较顺利的推进。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体制改革创新的顺利与否可以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十七大突出地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意义就在这里,这是我体会中央为什么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来加以强调。

 

2、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和其他建设的相互关系。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基础,反腐倡廉建设包括建立惩治预防腐败体系一些制度化的东西,也包括程式这一手,这二手相结合,这些特别是制度化的这一部分,它可以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成效,包括程式,它同样强化它的成果,那么制度建设是反映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也是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保证,思想教育也起作用,但是小平同志讲了制度是根本性、长远性的,这五个建设当中是相互作用的,反腐倡廉建设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是相互融会的,我们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关于五位一体我就阐述这两点体会。

 

第四节 牢牢把握三十二字党的建设总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通过坚持不懈和卓越成效的工作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这是32个字,最后还有一个中心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历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形势、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及党的自身状况,科学地制定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么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卓越成效的探索,逐步地确立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也就是十五大报告指出的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时我们把它叫做80字的党建总目标,是搞党建的同志自己概括的80字的党建总目标。这一次我们是给党的定性,是建设成这么一个党,这32个字。

 

这32个字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等重大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实现了这32个字的目标,就能使我们党具有更加坚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我们不能忘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中心词,这个中心词鲜明地概括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也是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因为是执政党,我们党也是不断提高它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也是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以说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那就是从党的这句话阐述出来的。这是关于总目标,我就不多讲了,就是这些意思。

 

第五节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工作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就表现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我们党就是靠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来建党、立党、兴党的,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这个思想理论建设我刚才只是一个概括。我认为概括起来是两项任务,一项任务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来武装全党,第二项任务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一个是武装、一个是创新。

 

党的十七大对思想理论建设这两项任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推进理论创新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要求全党同志备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章修正案也特别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党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必须善于吸取人类的一切的新思想新成果,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大力推进实践创新机制上的理论创新,切实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么一个结合的问题,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国情、中国发展的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们也要提高理论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这种结合的能力,以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在理论武装方面,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提了一系列要求,最终要求学习的要求包括要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掌握三个规律,最终使我们党的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以及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这一段话把这个思想理论武装的意义、目的、要求、最终达到目标讲得很清楚了。

 

在理解这一段话的时候我有这么几点体会,报告同时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党,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来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跟其它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于这个体系可能前面的同志也讲过,概括这个理论体系是从去年的调研开始,就有人提出来我们党的理论,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后来发展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讲话中描述这个理论这句话太长,能不能做一个整合?要整合大概有一个问题,整合什么?整合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念最能够把我们党的创新成果整合起来,这个概念大家可以都同意。

 

把毛泽东思想也整合到这里面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它这个理念是毛泽东思想是我们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思想的另外一部分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部分,它是在探索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一种,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的这个词,实际上是在探索这个事情,所以它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这是一些观点。那么另外一个观念就是认为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成果最为丰富,是那一个阶段的成果最为丰富,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它也有很多探索,但是都是不太定型的一些思想,不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样还有一个问题,全国人民的感情可能接受不了,因为毛泽东思想我们喊了很多年,突然把毛泽东思想给整合掉了是不合适的,这是我们党内讨论的过程。

   

第二个理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从他这开始,他以后的我们看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标题,上报告的标题,是十二大或者更早一点改革开放迎来的我们党的一面旗帜,那它应该就是第二代以来的理论体系,后来权衡来权衡去,最后就采取了第二种意见,就把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明确地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是全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以十七大强调用这个理论体系来武装全党,因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包含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全党,并不是没有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不用它来武装全党,这是我的一个理解。

 

第二个理解,报告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要在全党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我认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就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了部署,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的时间不长,虽然大家都在学习,但是总的来讲,是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做出系统的阐述,所以现在有必要在全党深入地来学习它、领会它、贯彻它,强调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的一个省部级班上,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到这个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

 

2005年的9月份五中全会上,锦涛同志从十个方面阐述了初级阶段的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些阐述进行了一次综合,现在从八个方面来阐述初级阶段的特征,这个初级阶段用八个方面特征概括来,既讲了我们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就,也讲了它在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两点论、辩证法,使我们对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更加清楚了,一个讲到体制,体制刚才讲了,我们在改革,但是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讲到人民生活水平,我们现在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离全面小康还有很大的距离等等,它都是辩证法的、两点论的,这样使我们的全党同志能够比较清晰、准确理解我们现在所处是一个什么位置。

 

我们在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过程当中,目前我们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在分析这些以后,总书记讲了一个巨变两个未变,一个巨变就是我们建党58年、改革开放29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举世瞩目的变化。这个讲经济的时候都讲过了,我就不说了。现在我国GDP排在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进出口世界第二,这两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过去我们在2001年以前讲到财政收益的事,前一个一年就是几千个亿,增加1千500个亿是很大的目标,近期这些年来连续跨上了1万亿、2万亿、上万亿的台阶,今年达到4万亿的台阶,这个财政收入的增长,GDP可能好造假,财政收入不好造假。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是两个未变,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第二个我们的基本矛盾没有变,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我们的生产力还不够发展,不能满足这个需求,这个矛盾没有变,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保持清醒,我们的人均GDP目前仅为美国的1/20,在世界上的排位也在一百位之后。

 

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进步的时候,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虽然我们的综合国力比较强大了,但是家宝同志说:“如果一个大数字除以13亿就变得很小了,同时我们存在的问题,一个很小的数字乘上13亿就变得很大了。”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地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公有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深刻地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个补助化定位,它说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几种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前三句是说它的理论地位,后两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它的实践指导地位,这五句话是由理论地位和实践指导地位构成的。那么科学发展观的这么一个定位。

 

我可以多说两句,2006年9月份的调研到后来的十七大报告党章的修改、征求意见这么多环节当中,广大各级党组织、各个部门和我们搜集到的党员的意见,比较一致的都认为应该把科学的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移到所谓党的新的指南,具体说来就是写入党章的第二段,党章的第一段是指导思想,第二段是行动指南,行动指南就要把科学发展观五个字加上去。

 

2006年9月份到10月份之间,我们很多部门都参加了,我们搞了民意测验,93%的人认为科学发展观处于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位置,十七大报告调研里十七大的议题征求意见的事,也有相当一些干部提出要作为指导思想的定位,125份报告有几份报告没有提修改意见,120份报告中的修改意见基本上都是说要把这个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其中有90几份材料提出报告明确地讲要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定位,十七大最终没这么定位,没作为指导思想来定位,锦涛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同志是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

 

1月10号的常务会上的,在讨论报告和党章修正案的时候,我们这次的定位是按照各级党组织的要求,把它作为指导思想来定位的,是写进去的,后来5月12号的常务会和5月13号的常务会两次常务会,研究筹备工作的时候,专门分析了我们目前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怎么来看待我们现在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的一些制度。

 

刚才说到一个巨变两个未变,一是我们现在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我们现在仍然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同时要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这么一个口径来定位科学发展观,在党校的讲话当中以及在7月份的征求意见的过程当中,锦涛同志苦口婆心地给全党的高级干部做工作,就是我们目前不宜做这个定位,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确实给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深得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但是毕竟提出来的时间不长,一个科学理论有一个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它同时、它本身也在实践中去完善它,它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不宜作为指导思想来定位。

 

所以十七大报告和党章没有作为指导思想的定位,但是它的重要意义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没有指导思想这个词,科学发展观的这种重要地位、重要指导作用决定了必须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间肯定还要做出部署。

 

第六节 牢牢把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着力点

 

领导班子建设在十七大报告里鲜明的特点,就是把它和执政能力建设联系起来,进行考量、进行部署,这是和过去讲领导班子建设不一样的地方。关于领导班子建设有一段话,这一段话系统的、简明的阐述了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在理解这个地方时,一个是刚才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把执政能力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表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而领导班子建设的着力点就是要围绕党的执政能力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执政是一个执政党的具体的行为,各级领导班子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落实到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上,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放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上来,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建设的核心和着力点,这两点是这么结合的。

 

在领导班子建设里面还提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做出了一些规定,规定要减少地方党委的副书记指数,实现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具体领导的作用,逐步加大人大、党委、政协、政府之间的干部交流。

 

近两年地方党委在换届的过程当中,减少了除了行政首长副书记以外的,只保留一个副书记,但是少数地方还保留两个副书记,减少副书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减少了一个领导层次,过去地方党委工作上是这么一个层次,党委、书记还有副书记,副书记分管部门的工作,部门里面还有常委总管,组织工作还有一个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这么三层结构,现在改了以后,副书记基本上不分管,由常委主管部门的工作,他协助书记完成工作,有常务兼顾考虑的工作,比如说工薪付,或者是关系到农业,农业也是常委分管的事,建设党委书记管政法,但是总体来讲,过去总有一个副书记层次存在,今年目的是减少层次,提高效率,扩大常委会继续领导的作用,但在实际操纵过程当中,这个新体制成立了以后怎么运作,包括副书记一职应该掌握什么,过去因为有那么多架构,还有一个书记办公会,所以常委会的议题是先通过书记办公会提出来,减少了副书记,书记办公会这个程序不存在了,那么常委会的议题谁来提出?是每个分担常委会提出议题要开会,还是说书记统一起来开会?就是新的领导体制里面,在操作当中还存在不少的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所以中央这次十七大报告干脆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但是组织部和我们也都在研究,尽快来完善这个工作机制,从而更好的发挥行政领导体制的优势。关于领导班子建设我就讲这么两点意思。

 

第七节 牢牢把握加强党政民主建设的新举措

 

这是我今天想多讲的地方,国内外媒体在大会结束以后和大会期间关注比较多的,首先是关注民生和以人为本,后面渐渐地到后来一看,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了,民主在这次报告中也是一个鲜明的特色,一个很大的亮点,所以后来又变成了两民,叫民生民主并举,社会民主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新的举措,我这里讲讲党内民主的问题,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闭幕会和一中全会上讲,十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我作为参与了这个筹备工作全过程的一个工作人员,我认为还可以加一个大会——民主的大会,十七大的开放程度,30多个层次面对世界的媒体,这本身就是我们党民主的一个重大标志性或者象征性的举措。

 

其实,在整个十七大的筹备过程当中,我们党大大地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直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这段话有很多扩大党内民主的举措,十七大同时强调加强民主建设,其实民主建设在我们党历来是重视的,其实十七大这个举措比较集中,十六大有个著名的论断: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为什么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因为民主是融入我们党的性质中的本质的属性,它不是外在的,是我们党本身的属性。

 

我提供几个资料给大家了解,马克思讲工人阶级政党是先进阶级的民主政党,我们的定位就是民主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时候,它写到:所有盟员都一律平等。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完全有权把民主意识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列宁指出俄罗斯共产党(后来是苏联共产党)整个党组织是拿民主建立的。我们再看一看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出更具体的论断,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那就是一种民主的理念,所以我们长期讲人家一说到民主,我们好像理亏,其实不是那个事,我们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开始就是以民主的政党定位的,这是十七大在扩大党的民主、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我结合党章修正案和十七大报告,给其中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做一些理解。

 

1、党章修正案和十七大报告都明确强调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证党的民主权利。

 

党员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后来概括的,客观上它就应该是党员是主体,因为我们党就是由党员组成的,没有党员谈何党呢?但是要认识到这一点,这有一个理论的概括,最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念,那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这一命题深刻的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组织原则,深刻的揭示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奠定统一关系。只有牢牢的确立党员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发扬党内民主、保证党内民主权利才有了根据,否则你为什么要发扬民主啊?因为主体是党员,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理念,但是也有具体要求,后面的一些制度的创新都和这个理念有关系,这个我就不展开了。

 

2、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

 

党务公开是指党内工作、党内生活的内容、程式、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对外公开,它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下级党组织,乃至全体党务的公开,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活动决定着所属的下级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组织的重大决策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还应面向社会公开。党务公开提了几年,在一些地方也做了一些探索,更多是在基层组织的一些探索,当然中央的也有一些公开的,比如说中央的通报、中央决策的征求意见这些过程的公开。

 

总体来讲,作为一项组织制度作为党章来实施它还是个新课题,这个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文件,四中全会已经讲了这个,我们四中全会以后中央党级领导小组做了一个分解,有关部门也要拿出这个方面的办法来,但是目前还没有拿出一个统一的办法,只是重大情报的通报、哪些事情要征求意见,就是分门别类的有一些,有一些分散的这些,但是作为统一的党务公开,哪些是需要公开的、怎样公开,像这些目前还没有一个文件。江苏省制定了一个文件,但在全国而言这还是个新事,下一步应该是有一个全国文件,哪些该公开、怎么公开、公开以后怎么办,比如说公开的文件已经形成了,但是党员不满意怎么办?比如说这些,因为载入了党章,这个事就必须办了,必须按这个办了,组织制度。

 

3、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实行任期制,同时规定在部分县市试行党代会常任制。

 

我们党的组织最高权力机构就是代表大会,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他的任期内,他的职责和权力不存在自动取消的问题,它是存在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代表大会开一次会议,除了代表大会上,通常日常生活中无法发挥作用,不是说他没有这个职责、没有这个权力,他有的,没有取消,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制度的保证,没有一个操作的平台,他的作用发挥不了。

 

1988年开始,我们在部分县市进行了常任制的试点,这个试点进行了差不多20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来发现真正实行常任制度的话,还有问题需要研究。特别是两个问题,第一,所谓常任制,每年至少开一次例会,这个例会能够确定他未来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那这一年的例会议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是一年一个题目,中央已经比较规范了,一次想好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我们把经济时代发展、党的建设发展重大问题拿出来做一个决定,如果再开一个代表大会,议什么?这是一个问题,第二,每年开一次会,全国两会每年开一次,每年恐怕都要几万人,加上各省自己的人,恐怕就不止几万人了,如果再来一次党内代表大会的话,每年开一次的话,成本怎么办?思考这些问题,咱们得实事求是,你光讲民主好,它是好,但是实际上大家必须对这些问题要考虑、要研究的,所以这次中央决定了,代表实行常任制。

   

但是要实行任期制,但是目前部分县市试行代表的常任制,代表任期制就意味着这个代表在五年当中始终是党的代表,全国的或者是省级、市级的,他是党代表,像人大代表一样,他有对应的、相应的权力义务和他的活动规则,当然任期制以及部分县市的常任制的试行办法我们正在研究制订过程当中。总之来讲就是说,比过去代表只发挥几天的权力是进步的。一个人大代表可以考察、可以视察一个地方的工作,将来我们的党代表可能具有同样的职责、同样的职权,我是中央组织机关产生的党代表、全国党代表,我不仅仅可以在我那个机关考察,我还可以去国家机关的其他部门考察,我都有这个权力,我可以视察你那个地方的工作。这是第三项民主措施,发展当中的民主措施。

 

4、实行巡视制度。

 

巡视制度目前规定的是在中央和省自治区两级实行巡视制度,实行巡视制度是十六大之前酝酿的,十六大以来正式开始的,巡视工作在惩治腐败、监督各级领导班子上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像陈良宇这些重大案件都是巡视组发现线索以后提交中纪委查处的,所以说中央把这个制度正式写入了党章,有利于加强党内建设、促进反腐倡廉的建设。

 

5、建立党委内部的报告工作制度。

 

十七大报告作了一个中央、地方党委、常委会要向全委报告工作,党章上面是分开写的,一个是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在二十七条里面写到党的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这个制度是中央首先开始实行的,十六大以来,二中全会没有,三中全会开始,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每次全会上做报告工作,形成了制度,现在一些地方党委每年至少报告一次工作。现在党章把它作为一项组织制度载入党章,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党的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

 

6、扩大基层党组织选举中的民主。

 

扩大基层党组织选举中的民主在党章里面是这么讲的,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办法的规定中增写了提名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过去,我们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的人选是党内产生,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现在强调候选人的提出不仅要在党内征求意见,还要在群众中征求意见,这个问题在农村尤其突出,农村基层的党支部看起来是很基层的,但是在那里他是领导核心,你这个领导核心如果没有群众基础,你怎么能起到领导作用呢?所以这个农村的改革,首先是在农村进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产生的是什么两推一选、公开直选等等,产生了很多经验。

 

总结这些经验,所以十七大党章上提出了有关候选人的提名产生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既不是党内的意见就够了,更不是上级党组织决定就够了,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

 

问题是执政党、一个党员和领导人,群众认可不认可这是很要紧的,还有一条规定就是把党章原来规定的基层委员会、组织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上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修改为基层委员会、组织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后,由委员会选出的书记改成了书记选出来后。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我们规定的是党员大会或者是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委员会,在委员会内部选举产生书记和副书记,是这么一个程序,现在的程序一改,意味着两种程序了,原来的程序继续实行,另外就是还有党员大会、党的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同时选举,不通过由委员会来选举书记和副书记,是这么一个规定,这件事情也主要是在县镇,因为村本来就是直接选举,在农村的乡镇,党的代表大会的选举先是选举委员会,再由委员会选举书记。

 

近两年江苏、四川这些地方,借鉴村的公推直选、两票制的经验,开展了由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党委书记和其他党委成员的试点,反映是不错的。

 

但是它的问题是和党章相矛盾的,刚才念了党章,党章说是由委员会来选举的,不是由代表大会选举的,矛盾。当时我们研究的过程中的路子有两条,第一个和党章反着干,第二个就是修党章。现在是鼓励基层的改革、扩大党内民主的举措,就是改党章,现在还有很多的,报告中写的很清楚,我就理了理比较大的,扩大党内民主。

 

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那一段里面,包括对权利的监督、实行罢免、问责等等那些规定,那些规定是从发展社会主义角度讲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这个执政党,由人大启动罢免,罢免我们的领导干部,也是由党的干部掌管的,实际上也是扩大党内的民主,特别是加强党的监督那直接是党内民主的内容。所以我们十七大报告这一部分讲的民主以外,我们还要联系整个报告来看,在政治建设部分,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扩大党内民主的一些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大本质就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次成功的实践,这体现在十七大报告的起草、党章的修改、代表和领导机构的选举产生等等方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代表选举以及党章修改、中央领导机构的选举产生等等,我们中央媒体在协调组织、筹备组织指导下,一连写了5篇报告,就是代表产生记、中央领导机构诞生记、十七大报告诞生记、党章修改的诞生记等等这个过程都在媒体上公开了,也是我们党整个扩大民主的环节,在这个筹备的过程当中创造了不少的记录。比如说报告起草和党章的修改,过去我们也是广泛征求意见的,但是通常是在报告有了初稿、党章有了修正案之后才征求意见的,那么这一次的做法呢,是报告起草的第一阶段,刚刚启动的时候,就十七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十七大写什么,征求意见,这个时候过程是不一样的。党章的修改是如此。

 

下面我就党章再多说几句,议题的意见,有了这个报告以后,再下来征求意见,这个过程都不一样的。再说中央委员会的选举,中央委员会选举常委会的比例,上一届是5%,这一届明确规定是8%,最后执行的情况8.4%,在十七大两委推荐的过程当中,全国共有13万多人参与推荐和测评,还有党的常委代表大会代表在选举产生以后,在报纸上公示。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这个问题,我把党章修改的一些反映民主的一些举措,具体再说说,就是党章要不要修改,这件事仍然是中央在研究了各地组织、各地部门的意见以后做出来的。刚才讲到了,2006年12月份就十七大报告的议题征求意见的时候,各部门在报告中提出,十七大应该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对党章做出修改,就是说,在这之前中央军委决定改还是不改党章的问题,各地的意见来了就是春节之前了,春节以后,锦涛同志总书记就把各地的意见交给中纪委、中办、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政策室、中央对外联络部等等,中央的那些大的部门研究。就对这个意见、这个建议我们中央应该怎么来回应这个事情、进行研究。

 

3月10号,总书记亲自召开了这些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座谈会,这些部门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尊重各级党组织的这个意见,根据党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对党章做出适当的修改。总书记把这个意见带到了常委会。

 

3月22号,常委会讨论了这些各地的意见。总书记也介绍了他在座谈会上听到的意见,最后常委会研究,觉得应该根据各级党组织的这个建议对党章做出适当修改,把这些建议提请。3月23日,组织政治局会议决定对党章做适当修改。这一个过程说明什么,说明改不改是根据各级党组织的意见来决定的。第二个,改什么?党章修改的内容是根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来决定的。

 

中央决定改了以后,3月24号就发出了通知,就党章的修改内容向各级组织部门征求意见,各级组织部门呢,刚才讲了过去是有了修正案再听意见,这次是没有修正案,先征求意见的,改什么?各级组织部门议论改什么?收回来了有125份报告,提了1603条意见,这1603条意见我们把它进行了归纳,完了收回来这么厚一大本子,然后在中间再抽出一个薄一点的,使这些意见集中成119条,把它缩出来。这119条我们这次党章要改多少,又有一个小本子,这个72条,这么一个一个的搜集来的。

   

最后党章修改决定采纳72条意见,为什么以前1600多条变成了119条呢?因为很多意见是相同的,比如说120多人的报告都提出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纲,也就是120多条意见它的实质内容是一条,这就被定为119条的,所以改什么只是归结这些人的意见,中央只是把这个意见集中起来了。

 

由于时间关系,这个过程还有很多,第三个就是《修正案》形成了之后下面的意见,有什么调整,这个还是归结当中的意见,对于第二个当中的意见也不少,一共收集了311条意见,这一轮的修改,规定以后变成了199条,那么这199条,为什么比那119条还多呢?这个时候意见就已经具体了,因为是《修正案》嘛,是吧?这两个字丢了,这两个字可以不要,或者把“推进”两个字变成“进取”两个字,这种意见的,这个时候就比较具体了,199条,199条我们最后采纳了30条,因为有些意见在上次文件里面已经定过了。

 

还有一些意见是什么问题呢?比如说,学“三个代表”这一段,学毛泽东思想那一段,学邓小平理论那一段,要注重现在的表示,就做一些调整,这个动机没有什么问题,是好的建议,但是党章这次修改确实是根据基本原则做小改,可动可不改的就不动它了,要动的就是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发展的一些政策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放进去,这样一来,大量的意见是没法吸收的,是不能吸收的,是这么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情况不能吸收的是什么呢?就是太具体,部门要求的工作往党章里面放,这个党章是总纲,是党的总章程,部门的工作不好放,也许思想有了,但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你比如说环保问题,比如说国土资源保护问题,有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么个概念就行了,具体怎么加强环保工作或者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工作就太具体了,还有一些更具体的,提到实际质量,像这样一些意见要放到党章里面是不大合适。总之来讲,我介绍这么一些情况,就是说明对党章的修改,整个十七大的筹备工作,确实是发扬了党内民主,我们党内民主通过十七大的筹备工作又大大的前进了一步。

   

讲了十七大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些新举措,讲了十七大在发展当中本身做了哪些事情以后,我有这么几点感言:

   

第一点感言,中央在发展社会民主、推进党内民主方面意愿是真诚的、决心是坚定的,并不是像西方某些人攻击我们是搞假民主、是做姿态。这是我的第一点感言。

   

第二点感言,邓小平同志讲:“民主是个好东西。”我认为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一是它可以自觉地科学化,第二个它可以凝聚党心、民心,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三是它可以调动积极性,积蓄力量。为什么是调动积极性呢?我的意见、我的建议被中央采纳了,现在我还能不好好地执行它们?好好的去落实它们?这就是调动积极性,确实是个好东西。这是第二点的感言。

   

第三点感言,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也就是说,民主是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任务的所在,我们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这么一个党。那么,我们发展民主的过程,是要最终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如果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那整个民主就偏了方向。为什么这么讲呢?民主确实是好东西,但是由于在某些历史条件下、某些情况下,广大的党员或者是广大的群众认识事物的本质有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我说的是在某些时候,在这些时候,真理是掌握在某些社会的精英手上,或者是领导人的手上,这个时候的民主可能就是错误的决策,因此我们要把握一个方向,它是要有利于实现党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党的根本任务的,在这个前提下来发扬民主的。这是第三点感言,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不能把民主当作唯一的目的。

   

第四点感言,民主要着重实现形式,我们推进党内民主,态度必须要坚决,但是在具体操作当中要慎重。一是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不能饮鸩止渴,西方强调的民主就是推选,我们的民主形式比它丰富多了,我们的选举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一种选举,在基层是直接选举,在地方或中央是间接选举,两者的结合,我们除了要选举民主以外,我们说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概念是什么呢?是从党员作为主体的角度来讲的,它是代表制的,代表了人民,代表了党员选举,这个时候对于党员而言变成是间接的。同时我们不仅仅是选举民主,我们还有协商民主,还有参与民主,比如说农村,农村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等等,同时我们要积极推进民主,但是对民主过程中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

   

我们经常跟民政部的同志交流这个,在农村基层推行村民直接选举当中,存在这么一些问题,比如说回选、操作选举、家族势力、黑族势力干扰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民主的方向不能动摇,但是在运行中也是要去研究它、去解决它,否则它会不利于民主,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妨碍民主。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民主才能健康的发展,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我有感言,就是一定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方向不能变,群众也要积极,但是对于问题必须要解决。同样,我们基层党内民主可能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包括我们选举当中有人做手脚,党的选举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讲回选,怎么禁止他回选,怎么禁止他拿票啊,民主当中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正视它、去研究它、去解决它,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民主健康的发展。关于民主这个地方,我觉得是十七大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所以多讲了几句。

 

第八节 牢牢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关于干部制度改革这一段讲得比较集中了,这里面我理了理,大概包括六个方面。

 

1、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

 

我刚才讲了,常规的我也不说了,我就说说一些新的,这个提名制度,过去自然就是常委会提名,我们这样来讲,就是一个干部提名进了考察期之后,97%的成功率,就是只要常委会把这个人提出来了,最后再考察,最后再民意测评,最后再走下来,97%的成功率,那么看得出来,提名这个环节十分重要。

   

怎么使提名更科学?我们讲的是常委会大会的组织机构,常委会是执行全会的决定,提名权由谁来提?提是由什么程序来提?这都是要研究的。前年,我到锦江去调研的时候,锦江现在在部分地市推行的全委会票准提名,它不是常委会提名,是全委会来提,而且是通过票准形式来提。比如说符合这个条件的目前有四个人选,最后由全委会来投票,说哪两个人进入考核程序,全委会挑选,所以十七大所要用的是规范干部任用的提名制度,所以包括这些,到底是全委会还是常委会,常委会用什么程序来提名?在这里提醒大家,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注意这个问题。

 

2、双重管理体制问题。

 

双重管理体制,可能咱们的国务院系统这些部门里面还比较多,我们各部门还不少都是双重管理的,这种垂直管理或者是双重管理体制的。这种管理的毛病归结起来就是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这个怎么解决?管得着的看不见,一个是我们是垂直管理,所谓的垂直管理是以部门管理为主,部门的干部,但是这个干部是长期在地方上工作,可能不是太了解,因为你不是常去,一个干部要了解到,及时汇报那是不够的,地方上要长期跟他打交道可能了解他一些,但是他管不着,所以了解的管不着、管得着的不了解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所以就说双重管理怎么管要完善,这是中央十七大提出来要注意的。

 

3、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采取多大的面来推荐,或者在这个票里面不存在最了解的占多大的比重,就是分值,一般的群众的印象在多大的比重,比如说进行一个科学的审计,以多大的面、占多大的比重,才能给这个干部做出一个忠实的评价,这是科学性问题。

 

还有一个真实性问题。真实性是什么意思呢?民主程序也都走了,但是采取程序之外的领导打招呼,主要领导分别的跟局级干部多谈一点,所有投票的都还是投出来了,但是它是领导的意同,比如说这种情况在某些地方反应这个问题,科学性、真实性也要了解、及时研究。

 

4、用人的公信度。

 

十七大报告包括一个新概念,用人的公信度就跟这个相联系。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干部制度改革,前面讲到了必须要民主测评、民主公示、民主推荐、竞聘上岗,但是有些干部,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还在议论这个干部不行,即使这个人行,他也认为这个人如果不是某个人领导,他就上不来,这种疑问比较多,就是公信度不够。为什么会公信度会不够,我也在思考。第一个就是有些程序变味了,有些地方程序也都走了,但是在他那里,它变通了,变味了,变成了怎么有利于领导人中意的人选上来,这种情况也有的,第二个是确实是能够用的,但是由于我们的信息不公开、不对称,群众总是抱着一种怀疑心态,我想无非是这两种原因。

 

那么我们就要解决了,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提高公信度,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想无非是解决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

 

5、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

 

我曾经随着首长出差,有一次就是跟一个省委书记聊天,省委书记就说:“我过去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工作很费劲,现在我到发达地区来工作很轻松。”我说:“此话怎讲?发达地区的任务应该更重。”他说:“你不知道,我在困难地区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引进外资,怎么调动民营经济的积极性,怎么把国有企业搞活,我到这里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我这个地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快车道,自己在发展。我要解决的问题是环保,比如说自然保护,社会公正、怎么公正?怎么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等等。”也就是我们现在中央讲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了。你看,在困难地区工作的时候,他要考虑的是那么多的事,到了发达地区反而考虑的事少了,但是要考核政绩呢,我这个地方10%、20%,困难地区搞个5%、6%就不容易了,这就是一个地区的差异,我们怎么来看一个干部做的工作,我们用什么东西来评价它?是仅仅用增长速度还是要综合考虑他的县市基础、他的发展进步以及最终的业绩?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注重关注长期在艰苦条件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我想就是这么个意思,不能简单的用GDP去衡量他,要看他的条件基础是什么?付出了多大努力?看他的发展的成长性而不是仅仅看他的发展速度和指标,关于干部我就说这些。这个地方需要提及一下的就是在党纲修正案里面,提出了一个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的问题,就是政绩观进入了党章修正案,同时强调要加强领导干部和加强道德修养,这个要求也要落实到干部队伍的建设教育当中去。

 

可能超时了啊,因为这个内容比较多,党的建设内容比较多,昨天下午一场讲了两个半小时也没讲完,今天两个小时可能是讲不完了,再耽误几分钟吧。

 

第九节 牢牢把握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大家知道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基层党的建设,这个基层党的建设包括了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长期搞党建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是两块,现在用一个新的界定就是党的基层建设,党的基层建设有几个新的东西提一下啊。

 

1、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党性的定期分析制度,大家知道我们党从1988年建立了党内民主推举党员制度,后来历经二十多年了,有的地方坚持的不错,有的地方没怎么坚持,在前不久,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后作为一个长效机制,怎么巩固这个成果?所以提出了这么一个想法,就是定期进行党性分析,它坚持了根本教育、自我教育这个方针、这个原则,同时也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具体的可能也制订一个文件,怎么来实行这个制度,多长时间开展一次。说的是经常,经常是个什么概念,因为它毕竟要分析,这些分析的材料组织上要用到,你的分析是不是实事求是、采取什么方式来认定它?还有别的议定的程序,就像前不久的先进性教育的活动开展得那么长,但是,它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具体要怎么弄,这就要制定一个规则。

 

2、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流动党员管理讲了一个什么问题?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大家是农村党员流动到城市里,农村是他的流出地,城市是他的流入地,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怎么协调,把流动党员管好,下面叫做城乡一体的、动态的,因为他今天在城里打工,第二天可能又回村里去了,怎么把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好,既要对他进行精神的教育管理,同时,不管党员到了哪里都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到城里打工怎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应该提出要求。

 

3、基层组织职能有一个新定位:具体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把我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了,而且更具有时代特色,继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结合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操作性。

 

4、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的机制。

 

我们现在不是说要统筹城乡发展嘛,在一切城市里采取这个办法,城市的基层组织和农村的基层组织联合,互相帮助,可能农村基层组织困难一点,可以从城市基层组织里拨点钱去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推崇这么一种机制。

 

5、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这件事情是十六大以后,2003年年初,当时青红同志分管这个工作的时候带领我们跑了几个地方,最后报告中央,跑了三个省,最后在全国四个市开展试点,后来逐步扩大,第一批已经扩大到了十二个,2007年上半年,中央已经决定在全国所有的省市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开到家门口的大学确实有利于提高党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因为他们想学习、想开开眼界,但是没有那个条件,远程教育把外部的信息直接送到家门口。

 

6、建立健全党内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它是针对一些党内的困难党员的,可能在城市也有这种情况,也有一些困难党员,更多的是在农村,一些建国初的老党员、老基层干部,农村老党员一般都没有什么收入,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这些人现在都年事已高了,身体都不行了,90年代,我在组织部工作的时候搞调研就已经注意到这个事情了,我们组织部的同事看到一些基层党员、基层群众那么困难,后来向省委建议,我们应对农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建立一个帮扶的基金,报告得到了省委的通过,从省委财政拿出180万,每年给那些老党员、老干部180块钱,90年代,180块钱已经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当然,现在的情况和当年已经不一样了,我现在不搞基层工作了,对基层组织这一块也不太了解了,但是中央这次提出帮扶机制可能也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

 

7、扩大覆盖面。

 

扩大覆盖面在十七大报告里更多的是强调新社会组织这块,因为新社会组织在十六大以来,有党员的地方,教育党组织的紧密已经比较高了,现在新社会组织这一块大概处于这么一个状况,数字不好掌握,根据民政部提供的数字是36万,另外,新社会组织的底子还不清楚,因为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36万,而且统计的口径也不一样,他们是不同的地方注册的,有的是以学会的名义注册的,有的是以基金会的名义注册的,有的是自己成立律师事务所,有的是几个人就组成一个协会,比较麻烦,但是我们中央的要求是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坚强的争斗力,按照这个要求,我们要加大在社会组织这块的党建工作力度,所以十七大报告就强调这个,十七大的党章不可能用很多篇幅去说这个,但是它改了,把原来的社会团体、社会中间组织,这是原来界定的,现在改成社会组织,它就涵盖了新社会组织,它强调的就是加大在新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力度。

 

关于基层党建工作我就说这么几点。

 

第十节 牢牢把握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

 

关于作风建设,它提了一系列的要求,这些要求总的体现了党的三大业务作风,体现我们党强调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也体现了胡锦涛同志强调的弘扬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涵盖了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但是要真正落实起来并不简单,有些工作在四中全会就提出来了,当时我们也分解到各个组织部门,由领导小组讨论通过,最后用公办的名义发下去的。

 

我记得当年四中全会的时候,锦涛同志说:“今年是不是就开两个会了?”一个是经济工作会,一个是党建工作会,但是到后来具体落实的过程,经济工作会还揽不了其它的会,包括农村工作会,财政、计划都揽不了,都得开,难度还是很大的,要求是好提,但是落实起来难度很难。

 

关于反腐倡廉我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重点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体说来,它应该主要是三条防线: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党内体制制度。三是不断加大打击腐败现象的力度,让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无处藏身,树立惩戒防线。

 

十个方面的体会我都谈完了,最后有一点要注意的,刚才我们讲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里面有个制度建设,但是在我讲的这十条里面没有单独讲到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建设是始终贯穿于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当中的,无论是前面讲的发展当中的规矩,还是反腐倡廉建设,还是干部制度改革,它都贯穿于其中,所以我就没有单独再讲。

 

我们的学习还是初步的,我们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说我们参加这个工作就能学习好了,讲得不对、不同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关于党的建设 谈关于党的建设 曾庆红《关于党的建设工作》一书出版发行 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讲座材料 习近平: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转】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体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中新网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