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在部分央企试点打破垄断高工资 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1:45
    打破垄断行业工资分配“潜规则”

  随着国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国资委率先在央企进行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缘于近几年社会舆论对垄断行业高薪问题的口诛笔伐。

  “社会舆论一直批评央企工资水平过高,增幅过快。特别是近年来诸如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职工的过高收入,已成为公众非议焦点。”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2006年曾有报道,一个电力行业的抄表工年薪10万元,舆论哗然。同年,有人把国资委管辖下的煤、电、油、运等行业,形象地称之为“十二豪门”。曾有人测算,2006年“十二豪门”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4倍,平均人工成本最高达到每人12万。

  “‘豪门盛宴’之所以遭遇‘非议’,是因为这种‘盛宴’的‘埋单者’不是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而形成的收入,而是以国家政策和行政力量为主导产生的收入。在行业垄断下,谁拥有垄断权,谁掌握了垄断资源,谁的工资福利就高、待遇就好,这已是现有工资分配秩序的一个‘潜规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央企员工、高管拿高工资的理由并不充分,理所应当需要改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直言。Emicsoft VOB Converter for Mac  


  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中,对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的调节将会是重要部分之一。“《指导意见》建议提高垄断行业利润上缴国家的比例,使得其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维持在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合理比例之上。”

  “工效挂钩”将寿终正寝

  垄断行业高薪被抑制,同时也意味着,在央企实施24年的“工效挂钩”体制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记者注意到,在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之前,“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被认为是一项“制度法宝”,在国资委下属央企普遍实行。这项国务院早在1985年就发文规定实行的“工效挂钩”办法,已经实施了24年。 Emicsoft MPEG Converter for Mac  


  “工效挂钩政策实施到今天,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生命力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一项政策,而这个政策本身不完全是市场经济性质的,而是转轨过程中的过渡性办法。从当前总的情况看,这项政策到了应该结束其历史使命的时候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希望这一转换的过程能够快一些完成。

  在张车伟看来,“工效挂钩”办法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主要形式。这种办法改变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状况,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但这种办法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工效挂钩”使得在不同行业、企业工作的同类人员之间由于经济效益的差异而出现较大的工资差距。

  “工效挂钩办法是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但是由于国有资源的垄断性功能,如果再继续实施这项制度显然对其他性质的企业是不公平的。绝大部分利润主要集中在中石油(13.54,0.00,0.00%)、中石化、中移动等十几家‘巨无霸’身上,这些垄断企业几乎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张车伟说。

  国资委在去年4月份开始启动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试点,在当时的动员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表示,实行20多年的“工效挂钩”办法,难以适应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需积极创造条件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调控,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工资总额决定新机制。Emicsoft  Mod Converter for Mac

  随着50余家央企开始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这项新制度对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施工资总额预算要求企业建立一个工效联动机制(工资总额和效益联动的机制),毕竟企业实现的真正效益会跟年初的预算有所差异,如果企业实际完成的利润是下降的,员工的工资就要跟着往下扣。”国资委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