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08:29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2008年底,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国十条”),决定在今后两年内,动用4万亿元政府投资,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灾后重建等十个方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振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措施出台后,社会各界反响积极,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反应非常及时,行动也非常迅速,纷纷制订了贯彻落实措施,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相应地制定了自己的配套投资计划。据初步统计,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投资计划总计在12万亿元以上。面对这种从中央到地方的投资扩张计划,有的同志开始担心,扩大投资会引起经济过热和重复建设,担心各地财政刺激融资的方式会引发财政赤字和信贷膨胀。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担忧,真正坚定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决心,是关系到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我国经济能否在这次危机冲击中率先走出困境的大问题。对此,本文认为:
  第一,从定性上来看,当前扩大投资正当其时,既是我国宏观经济均衡的需要,也是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正确之举
  从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来看,由于过低消费而带来的高储蓄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最大前提。在消费无法简单提升,储蓄难以大幅下降的客观条件面前,宏观经济平衡必须通过投资与出口来平衡。如果国内投资受控,信贷受控,则只能依靠出口。2001年我国的投资率为36.5%,储蓄率为38.6%,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缺口为2.1%;但到了2007年,投资率上升到42.1%,储蓄率上升到51%,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缺口扩大到8.9%。正是由于国内投资率与储蓄率缺口的扩大,中国经济走上了外贸依赖型的道路。危机前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剩等问题都因此而来。要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解决我国储蓄率与投资率持续失衡的问题,使消费之后的剩余(储蓄)真正转化为国内的投资,并通过投资来带动就业和进口,进而带动消费、改善顺差,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从应对这场危机的需要来看,国际市场消费和投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客观上制约了我国的出口增长,这更加突出了扩大国内投资规模对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均衡的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危机打击了人们的信心,市场投资、市场利率、货币信贷的流动性都深深陷入了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只有通过政府投资才能增强市场信心,突破陷阱,把信心和经济从陷阱中拉出来。
  第二,从数量上来看,目前中央和地方的投资计划规模并未超过我国的潜在投资极限。目前已有的扩大投资计划规模是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承受力基本相适应的。据估算,我国潜在的总投资规模可达14万亿元
  有的同志认为,在1998年开始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中,五年内也不过共计投入3万亿元拉动内需,还产生了经济过热以及财政赤字的后遗症。2002年的赤字水平达到3098亿元,年均增长达到27%,远远高于我国经济增长率。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国十条”提出在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加上地方的投资规模总计在12万亿元以上,可能引起类似的后遗症。事实上,如果我们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就会发现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国目前的投资潜力与1998年间已完全不同。发改委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全社会总投资超过了13万亿元,2008年超过17万亿元,2009年预计会达到20万亿元左右。而在1998年,全社会总投资仅仅5万亿元,到2003年才达到9万亿元左右。从比例上来讲,这次政府增加的投资占社会投资的比重还有下降趋势。另外,外汇储备已达近2万亿美元,简单推算的潜在投资规模也在1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由此看来,这次扩大投资的规模并不是盲目地增加投资数量,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承受力作出的科学测算。
  第三,从投资资金来源看,这次扩大投资的来源应既包括财政投入,也包括银行信贷投入。扩大投资应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尤其是要解冻信贷,鼓励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因为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是促进国内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要途径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计划,根据现行的投资体制和投资资金安排方案,在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需要中央投资1.18万亿元。这表明,投资计划并不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还包括其他各种渠道的资金投入,例如地方政府投入、银团信贷投入等。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方式,不仅可以缓解中央财政压力,还可以发挥信贷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作用。
  首先,银行体系存款充裕,只有银行增强信心,扩大信贷投放,才能有助于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资金利用率,进而真正起到启动经济增长的作用。2000年开始,我国的储蓄率水平呈线性攀升,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储蓄率已超过50%,居民储蓄余额已达16.16万亿元。大量的资金存放银行,如果没有大量的信贷投放将其转化为投资,就无法转化为生产和消费。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通过扩大出口或者对外投资的方式来消化过剩的储蓄并不现实,而有效的信贷需求也因信心不足和实体经济的萎缩而出现不足。在这种困境下,作为我们的银行,尤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控股的银行,如何配合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把银行的储蓄通过信贷渠道有效地配置出去,使其有效地转化为国内投资,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使多余的资金转化为生产,而且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从而进一步增加居民消费。因此,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进行投资扩大内需,是现实理性的选择。
  其次,国内银行体系的成功改革可以约束过热的信贷投放。在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时,确实存在贷款过热现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问题,贷款投放受地方政府影响严重,地方过热的投资需求也导致了银行信贷的过分膨胀。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成功改革,我国的商业银行已从中央财政预算的附属品和地方行政干预的受害者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商业化实体。银行监管部门也早已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从8%提高到10%)和提高准备金率等措施,先行一步避免出现信贷过度扩张。同时,各商业银行总部已警示分支行加强风险管理,防止盲目投放。另外,大型中资银行分行的信贷经理们一般来说已经不能决定能否发放贷款。大额贷款的审批权限已基本集中在总部。因此,现在银行信贷的管理机制可以保证贷款发放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避免盲目发放贷款的现象。
  第四,从投资方向上来看,重点投放的领域几乎都是我国急需改善的薄弱环节,并不会造成重复和浪费投资
  有的同志讲扩大投资,就讲往哪里投啊?总认为再投就会引起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其实,我国目前不是有钱没有地方投放,而是急需扩大投资的领域和项目太多。2008年初危及南方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以及一年一度的春运压力和全国各大城市每天面对的交通堵塞,都表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投资过剩,而是投资不足。事实上,“国十条”就是根据我国目前这些实际需要制定出来的。根据发改委提出的计划,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是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是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是400亿元;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是1600亿元;灾后的恢复重建,重灾区是1万亿元。这些都是涉及民生的、需要重点投资的领域。
  以城乡电网建设为例。2008年初电力线路覆冰(雪)造成贵州、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江西等地方电网崩溃。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我国超高压架空线抗自然灾害能力设计裕度过小也是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力电网规划建设都是以省为单位,最多以区域电网为基础,缺乏较全面的整体考虑及可能应急措施,而且输电线路设计建成开始往往以80%的负荷运行,备用线路极少,线路输送能力裕度不大。与国外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另外,我国区域电网之间联系较薄弱,难以输送交换上千万千瓦的电力,导致华中及华南北部地区长时间大面积断电,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因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乡电网全面整体改造十分重要。
  第五,从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的关系来看,这次政府投资并不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相反,它在促进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会起到示范和带动市场投资的作用
  人们通常担心政府投资的扩大会挤出私人投资,导致民间投资的减少。从此次“国十条”的投资范围来看,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和与市场抢占利润的投资,公共服务投资增多,显示出政府理性科学地应对经济问题的能力。十项措施中,第一条即为“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在4万亿元的整体投入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在三年内使用资金9000亿元,占近年年平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重的15%。安居工程的实施有助于调整房地产市场结构,缓解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压力,促进其理性发展,同时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缓解社会矛盾。而在第五和第六项措施中则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由于周期长及收益不确定等原因,这两个领域的民间投资相对薄弱,因此,政府投资一方面可以推进自主创新、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担保、创新融资方式等手段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有力地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六,应该把短期的扩大投资与城乡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真正使投资变成城乡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福利
  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适应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应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努力将十项措施落到实处。但在具体的落实工作中,要注意把扩大投资与我国改进城乡人民群众福利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注意避免投资中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城里人,不见乡下人的问题。一是要将扩大投资的效果落到吸收就业、改善民生、启动消费上,要切实改善普通民众的生活,而不是落在仅仅名义上的GDP增长和毫无意义的形象工程上。二是扩大投资要与推进以人为本的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而且要使城市就业机会增加。不仅要使城里人就业,而且要充分关注农村人进城就业。使包括城乡人在内的所有人得到更好的教育和保障,使现代文明的成果真正普及广大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