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与中国媒体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23:47
透明与中国媒体的作用官方译题:财经媒体与中国作者:史进德来源:新华网来源日期:2009-10-10本站发布时间:2009-10-10 5:19:09阅读量:313次  史进德:

  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荣幸在今天的大会上发言。

  路透社与中国的渊源始於19世纪,当时路透社就开始向这里的客户提供金融和大宗商品资讯。到1930年代,路透社的亚洲总部已经落户上海。

  现在,我们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均设有分部,向我们遍布全球的客户提供举足轻重的中国经济的资讯,并满足中国客户对实时国际金融资讯的巨大需求。

  "路透社"名字中的第二个字"透",是汉语里许多关键词语的组成部分,如"穿透"、"透彻"和"透明",而这些正是我们的报道理念,也是中国以及全球媒体的追求目标。

  本世纪初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对於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而言,媒体所提供的透明性是非常必要的。

  "透"是"路透社"中文名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百五十多年来的使命所在。不过,与我们用飞鸽和电报传播消息年代相比,今日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国市场彼此分离、资金流动严格受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21世纪,金融市场实现全球化、一体化,不过各市场间仍存在激烈竞争。

  只要轻轻一点键盘,投资就可以从一个市场流向另一个市场,从一个资产类别流向其他资产类别。没有哪国政府能够完全控制经济政策,也没有哪个公司、个人或者组织的资金渠道不受限制。金融市场已经实现了全球化。

  在谈到全球化金融环境对中国提出的挑战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过:"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信息传递高效并且透明的金融市场,就是健康、有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市场。而眼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这点。

  要实现金融市场信息传递高效且透明,进而确保社会稳定,财经媒体的作用是关键。就中国而言,面对金融市场的日益国际化,至少有两方面离不开财经资讯。

  首先,中国的市场参与方与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外国市场的情况;同时,海外交易夥伴也需要及时有效地了解关於中国的资讯。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批准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数量超过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因此,对於中国的市场专业人士而言,准确、全面地了解海外金融市场的资讯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举些例子,来说明全球金融市场资讯间的彼此联系。

  譬如美国消费者支出数据是判断中国出口的可靠指标,而後者与中国股市直接相关。反过来,中国去年11月宣布将出台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不仅大幅推升了中国股市,也提振了全球股市。近来有消息称中国采取行动控制金属冶炼污染,这导致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金属价格大涨。甚至就连一些看似低调的消息,譬如中国向太阳能设备生产商提供补贴,都能带动海外此类企业股价大涨。

  中国日益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给财经媒体带来了许多挑战。这也对中国决策层形成挑战,需考虑如何创造条件,以便财经媒体有效满足中外市场专业人士和投资者的需求。我谨在此建议中国在以下领域采取一些措施,提升财经资讯的品质,使得财经媒体能做出更大贡献。

  1. 发布官方数据方面应加强约束。

  经济数据与金融市场肯定是息息相关的。但在中国,往往在数据正式发布前几天,市场就已经传言满天飞,而且这些传言往往与正式公布的数据吻合。这样,了解了传言的"内幕人士"就可能取得不公平的交易优势。

  正确的作法不是去惩罚那些报道了传言的媒体,而是要加强对数据发布流程的管理。事实上,当传言影响到市场时,财经媒体是有责任去报道的--当然也要明确指出它们是"传言"--从而让整个市场,而不只是一小拨"内幕人士"了解消息,这样人们就可采取相应行动,保护自己的投资安全。

  政府或许可以短数据制作的时间,以及进一步限制那些有特权能够在发布前获得数据的人。

  2.优化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信息披露政策。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政府部委的高层新闻简报会和新闻发布会比过去多多了。

  我非常赞赏一些政府部门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的作法;有些部门还会给记者发短信,提醒将有重大新闻发布,这更值得称赞。但这些作法还需要进一步推广,直到成为政府各部门的通行做法。

  3.对中国和外国记者应平等对待。

  应该充分认识到外国财经记者对中国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以及扩大吸引外资的重要作用,目前在这方面还有不尽人意之处。

  现在服务于外国媒体的记者,常常不能参加或不能充分报道一些重要会议。

  随着中国财经报道越来越专业化,我期待互利的良性竞争,也期待中国公民能在驻华外国媒体获得不受限制的充分发展空间。我热切盼望,路透中国经济主编一职有一天能够由中国人担任,并进一步走向路透全球总编辑的职责!

  目前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大庆,我们在反思挑战的同时,更应该看看中国已经取得的进展。

  我在1991年至1994年间担任路透中国分社社长,当时"透明"几乎无从谈起:数据不可靠,采访机会寥寥无几,中国经济状况对外界来说还是一个谜。

  而现在,我们可以像报道七大工业国那样,充分且专业地报道中国经济消息。这是我们客户的需求,我们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透明"也必须是礼尚往来的。新闻媒体也必须让外界了解其报道的标准和方法。

  在当前的金融动荡中,这点显得尤其重要。媒体在报道经济危机的同时,这个行业本身也遭遇了危机;我们的消息来源和读者陷入危机。这意味着人们会非常细致地阅读我们的报道,有了不满就会马上抱怨。

  我很自豪,我们多数的报道都是非常优秀的,而当我们出了差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迅速并公开地更正我们的错误。作为新闻机构,保持读者对我们的信赖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报道必须真实、准确,有了错误马上修正,遵循我们的报道原则,这都是非常关键的,不能打一点折扣,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复杂的报道中。

  我们汲取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教训。首先,必须时时考察我们的报道标准,有时还需加强。另外就是,透明报道才能换来读者信赖。

  今年,我们将500多页的"新闻工作手册"免费放到了网上,所有人都可以阅读并评论。

  我们建立的那些优良的标准,而当我们达到了标准的时候,我们希望得到赞扬。对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距离理想状态尚有不足的地方,我们也欢迎批评。这是我们这些媒体人应有的正确态度。

  我认为,新闻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为一面镜子,向人们呈现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如果我们没作到这点,呈现的画面不够清晰甚至扭曲了,那我们就应该受到批评。我们必须努力成为完美的镜子。而作为社会和经济体,想要确保高效、健康,就必须勇敢地、诚实地面对这面镜子。这正是透明的意义所在。因此,企业和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官员,应该持更开放的态度,坦然接受采访、披露数据,应该遏制暗箱操作的本能。

  社会各方面应该帮助媒体服务社会,他们应该认识到,开放、透明、问责,也许会带来暂时的不适甚至尴尬,但最终将证明是有益的,并且这是确保整个体制健康、稳定和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确保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既保护国内投资者,又能鼓励外资流入。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帮助媒体,让媒体有机会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