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玉佩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10:00
一九七五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时发现二千五百年前藩王的墓葬中,已经把《行气玉佩铭》作为重要的伴葬品。此器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但未穿顶,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抛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全文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释其文为:“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有气功学者认为此铭文主要阐述小周天功的作法和行功时的注意事项。该玉佩为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文物。
罗振玉先生把它收在《三代古金文存》第20卷49页。玉器本无名称,当代气功界人士把它称做“行气玉佩铭”,又称玉铭和行气铭。但天津博物馆不同意此名称,因为它不是佩在腰间的玉器,而是手杖把头上的装饰,因而他们将其定名为“行气铭玉杖饰。”
行气玉佩铭(见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据考为战国后期的作品。
 
据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的释读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大意为:行气时要深深吸气,体内蓄积的气体增多,然后引气下伸,稍停,意固气于下焦;然后缓缓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下伸的经路相反而退出,退到绝顶;即缓缓呼气,直到腹中秽气全部吐出为止。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调气法
 
源出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27所论,这套功法融胎息、吐纳、导引、按摩与禅观内视等方法,既完备又可行。
 
 
彭祖曰: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也。
 
 
每旦夕,面向午,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瞋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发阳振动也。双作只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五年十岁,长存不忘,得满千万通,则去仙不远矣。
 
 
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疴竞起。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调气方疗万病不患,百日生眉须,自余者不足言也。
 
 
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其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以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以口细细吐出尽,还以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