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经济年度人物:寻找影响力和商业支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0:57
CCTV经济年度人物:寻找影响力和商业支点
www.hexun.com 【2005.12.28 14:22】 中国广播影视


  “2005CCTV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已拉开帷幕,这个一年一度的经济大餐到底赚不赚钱?

  岁末年初,正是媒体进行年度梳理、总结、回顾及未来展望,推出系列活动,打响最后一炮的最佳时机。

  11月29日上午,梅地亚中心的友谊厅,不甚宽敞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正在举行的是“CCTV2005经济大典”的媒体通气会。主席台后面陈列着包括“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CCTV2005年度经济报告”、“CCTV2005创新盛典”、“2005CCTV中国年度汽车评选”、“2005CCTV中国年度雇主”、“2006CCTV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中国经济大学堂”等7个活动的大幅宣传海报,所谓的“经济大典”就是由这7个活动组合而成的经济盛宴。这是央视首次将7个活动统一冠名,捆绑推出的品牌节目群。

  其中,“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是开办时间最长的一个节目,它已经办了6年。今年的“经济年度人物的”新增亮点能否吸引更多关注,对于这个老品牌的持续辉煌,对于“CCTV2005经济大典”联合体的营运,甚至对于整个经济频道的影响力,无疑都关系甚大。

  开门评选

  “几乎任何评选,其结果都可能遭遇争议,尤其对于一个专业性领域的评选,首先涉及的就是公信力的问题。” “2005CCTV经济年度人物”节目负责人、央视2套总监助理许文广对《中国广播影视》记者说。

  “CCTV2004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影响力和收视率曾达到了一个高峰,国家审计局局长李金华的入选,引起了华尔街、路透社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媒体广泛关注,它们都把该评选作为年度要事进行了报道;同时,节目收视率超过1%,收视份额达到3~4,在央视2套所有的栏目中是最高的。而在评选之后的网友调查问卷中,网民的热情和反响出人意料。尽管也有质疑之声,但是,央视2套总监郭振玺却从中看到了评选活动所引起的关注度已非比往年。

  以往“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都是央视内部请人来评选,对外强调的也是央视的品牌;今年剧组成立伊始,郭振玺就把导视推广组改名为品牌推广组,对媒体全面开放,充分整合资源,体现它的社会性和全国性。因为,“调动资源的过程也是吸引眼球的过程,是社会关注的过程。”许文广说。

  据许文广介绍,今年的评选实行推、评分开。首先在媒体、机构、学院和网上投票推举候选人;在行业协会以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等机构,分别发放了调查问卷,先在内部进行筛选;而在全国28个城市各选取一家有影响力的都市报、晚报、商报或者电视台,推选当地的经济人物。为表示正式,央视还与各家媒体签署了一个格式化的备忘录,建立双方共赢的平台,“媒体发表评论,本身是对媒体身份和价值的认可。而央视的《马斌读报》栏目每天都会介绍各地媒体的推选情况及进程。”大概也正是这个“诱因”,许文广介绍说,许多地方媒体都在竞争这个“权力”。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他刚刚收到《楚天都市报》的推荐人名单;另外一些海外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大公报》、《文汇报》等也会参与,真正实现“同赢同创,共享共荣”。

  另外,网民可以通过新浪、搜狐等网站推荐。许文广说,当然,指望扩大诸如短信和网上参与一类的途径,进而通过统计得出公众信服的结果,可能是荒唐的,因为里面比较容易出现重复投票这一现象。因此,网上的推选结果只作为人气指数的参考,并不作为正式评选的依据,100位评委会根据5大机构、6大学院、11家主流媒体、17家网站、20多家地方媒体的推选结果,按照“创新、责任、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标准来评选。

  过去的评委团队大都是央视内部请来的财经专家,没有跳出“小圈子”,存在明显的代表性缺失。而今年的评委构成则比较科学,是由35名国内媒体精英、20名知名企业家、20名经济学家、25名国内外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委名单不仅不对外公布,还要经常更换,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获奖人自己都不知道,100名评委之间,也互不知晓。

  为了使推选更加贴近社会,12月初开始,央视还在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4所高校举行路演,邀请至少20位候选人登台演讲,在网上做同步直播,并制作为电视节目,将推选变成活动,人物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使评选活动的公信力大大增加。

  而且,“广告主不是我们的候选人。我们的经费是央视直接批的,跟任何企业没有任何交往。”“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节目组总导演王朝阳如是说。

  尽管,“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委们一直在努力:2003年社会公益奖颁给讨薪农民熊德明,2002年则是质疑资本市场不良现象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姝威,平民的入选有助于提升这一评选的公信力。然而,提高公信力的空间依然巨大。

  创新至上

  每年由十几个人成立一个节目组,运作近两个月,活动结束,剧组解散,下一年度再继续。这就是“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实况。如何延续品牌的生命力,保持热度,使效益递增?用央视总编室副主任韩建群的话来说,制胜的法宝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许文广说,今年的人物评选,自主创新能力是着力强调的第一标准;评选的奖项没有变化,因为稳定利于品牌的持续增长,不过,每一奖项的获得人数可能会有变动,具体情况还要等候选人产生之后,看社会的认可程度而定。

  尽管没有经营的任务,但收视率压力依然存在,而且,这个项目头上悬着经济频道和央视两把尚方宝剑,能否使宝剑顺利出鞘,发挥它的魔力,参与三届评选的王朝阳坦言,压力还是蛮大的。因为创新就意味着不断地自我突破。

  “老实说,在当今的中国,创新仍然是稀缺元素。”王朝阳说,2005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要跳出以往的范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收支平衡

  2000年,央视2套《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其初衷就是把它做成一块金字招牌,提高经济频道的品牌和央视的影响力。据有关人士透露,“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所需的经费大约是200万元,但是,前5届评选并未刻意去做经营。节目总导演王朝阳跟朋友说,这是一个“贫穷的评选”,因为它首先考虑的是公平、公开、公正、严密,被评选的人物都是当年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人物,或者是在精神上具备某种独特品质。许文广说:“年度人物是用来扩大央视2套的影响力,证明制作实力的。如果要挣钱,它肯定能挣最多的钱,因为当选的10个人都跟商业联系紧密,而企业资产不会低于亿元。如果要搞纯粹的商业营销,赚个几千万都不成问题。但是,真的要这样搞,那肯定会砸了品牌。”

  有关人士认为,影响力可以带来生产力,传播品牌有着巨大潜在的经济收益。随着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央视2套决定给企业留出一些参与的空间。据悉,广告部为此进行了招标,中化集团幸运中标。合作形式为特约播映,为时一个半月,费用为200万元,许文广说:“这笔资金基本解决了评奖晚会的开销。”

  此次央视为什么在众多企业中选择中化合作?许文广介绍说,“首先是双方都有需求。中化是世界500强,但公众对其认知不清晰,到底是石化还是石油?更重要的一点,今年它没有候选人。”当记者问到如何在候选人名单出炉之前,就得知中化集团没有候选人呢?许文广微微一笑,说:“每年只有十几个人当选,其实通过一年的热点和典型事件,大致可以判断出候选范围。”

  像这样一个具有风向标性质的评选,其后产品的开发应该颇值得关注。然而,该节目组的负责人却都表现出一种散淡的态度。许文广透露,他们将委托《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一本特刊;之后,还要出版一本书,真实记录6年以来评选活动的前前后后,目前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负责,因为该社有很成熟的发行渠道。他强调:“不排除杂志会联系赞助,但是‘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本身不涉及商业因素。每个节目的定位不同,《梦想中国》可以采用商业营销的思路,但‘经济年度人物’营销的是它的影响力,而不是商业。”许文广说,其实,影响力本身也是钱,拿《经济半小时》来说,其品牌价值已达8亿元,今年栏目收入过亿,其广告主大部分是世界500强中的跨国企业。栏目去年改版之后,收视提升30%~40%。

  最近曝光的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度人物”提名中,“大自然”被列为首位“年度人物候选者”,回想今年环印度洋地区的特大海啸、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巴基斯坦地震、正在肆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一提名引发了全人类如何科学应对大自然的深思,也或许可以启发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