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的历史中,寻找人性的支点(于继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03:42

在流动的历史中,寻找人性的支点(于继勇)

(2010-03-22 15:21:40)转载 标签:

晚清三部曲

文化

分类:相关评论

在流动的历史中,寻找人性的支点---《晚清三部曲》读后感


于继勇


以随笔的手法写晚清三位著名的人物,是赵焰老师的一种创新。更关键的是,赵老师选择的这三个人物,在现有历史的评价上,要么是“卖国贼”,要么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要么是开历史倒车的“大坏蛋”。时过境迁,如何重新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三位串起中国近现代历史一百多年时光的人物,不但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还要以人性的角度解读。因为历史是流动的,是鲜活的,那种“非此即彼”或“非黑即白”的观点,不但不科学,而且经不起推敲,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偏执,不偏颇,不带有阶级观念的历史,我们的观点将更丰满,也更全面,也更接近事件和人物的真相。

 

任何一个在历史作出重大事件的人物,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一定是顺应潮流的,如果违背潮流,他根本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同时,他的行为,也一定是符合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的,太另类的人物,往往只能昙花一现。一个连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都没有的人,他根本没有拥有展示才华的平台和机会。

 

先从曾国藩开始。曾国藩出生的时候,大清国延续的仍然是封建独裁制度,如果有变化,那就是在世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思潮,不时从门缝里吹进这个闭关锁国近一个世纪的帝国。因为奉行“天朝大国”的思想,大清国没有变革的意愿,也没有这样的空间。在四书五经的熏染下,曾国藩的理想,是和先辈们一样,仍然以“修齐治平”作为人生进阶的圭皋。他的理想,仍然是走先辈的路,考科举,当官,报效国家。虽然国家的统治者是异族满人,但是,经过数年的教化,汉族官员,已经渐渐接受这个事实。在四书五经里,国家是每个人的母体。通过一步步向权力的高峰进取,每个人读书人的梦想就是升官进爵,光耀门庭,庇荫子子孙。如果有可能,在他去官还乡之后,还会认真写几本名回忆录,以记载自己的光辉业绩。事实上,曾国藩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童子试,这些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天资聪明的人。十年七次升迁,也说明他是一个官运不错的人。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的人生之路,也许就会按他自己设想的那样走下去:读书,写书并为官一方。然而,太平军的出现,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拉了一帮读书人和他一起搞团练,这些读书人在走上战场之后,有的成了抵抗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从骨子里来说,以儒生自居的曾国藩,一直不想承认自己的军事家的身份。

战争和典籍,给了他最好的营养,拓宽了曾国藩的文学和思想的疆界,让他的后半生,变得非常深厚和广阔。他把蕴藏于胸的块垒,写成了一百多卷书。他除了成为著名的军事家,还成为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文学大家,和古文运动的传承者。他的治家和养生,以及家训,被后世奉为圭皋。他在腥风血雨里,实现了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事业,被后世政治家称作“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这些成就非常让人吃惊。

 

在《晚清有个曾国藩》里,曾国藩是典型的中国士大夫代表,他由一介草民登堂入室,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苦练内功,做学问和谈心性,他更多是思考做人和修身,内圣外王,他还是儒文化熏陶出来的传统知识分子。

 

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教科书里,这个人是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因为我们现在的教科书,是站在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劳动者的立场上写成的,教科书几乎肯定了所有农民起义和反抗统治阶级的运动,任何对农民运动镇压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如果持这种观点,关于什么时历史的潮流,就要重新制定标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农民运动,都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先进的生产力。事实上,中国封建王朝,哪一个朝代不是由农民发起,取得政权,然后又变质为统治阶层,鱼肉百姓的呢?历史呈螺旋状发展,直到中国民国建立,封建王朝走向毁灭,一种新的制度建立起来。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他成为“中堂大人”的时候,外忧内患越来越严重,国家处在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的时刻,他能做的事情,就是全力延缓这个国家的灭亡,而不是让它拥有新的生命。自嘲为“裱糊匠”,和一帮抱着权力不舍得放弃的满清贵族周旋,作为一个汉臣,他并没有取得最高统治者的完全信任,他和统治者的关系,不具备亲密战友的感情。因为利益相关,他们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这个被梁启超称为“有才气而无见识,有阅历而无血性”的人,在晚清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几乎是中国对外对内历史事件最主要的操办者。因为在战败屈辱的条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成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一手操办起来的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惨败受辱。他信奉行先进的科技和武器,能让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所以他对洋务运动倾注了一腔热血。说到底,李鸿章看重的是做事情的技巧,即使在官场上,他也讲究谋术的运用。因为走出过国门,考察过欧洲的官场和工业,李鸿章更期待清朝由工业革命向制度革新转变,由封建王朝走向共和制,而不是通暴力革命。可惜他在革命火种即将点燃的时候,已是暮年。时光没有留给他机会。

 

李鸿章是曾国藩和袁世凯的过渡段。在学问、心性和做人办事的高度上,他低于曾国藩,而高于袁世凯。

 

生于中原地带的袁世凯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没有读过多少书,身上少有文化人的酸腐之气。因为生在中原,中原文化对他有着天然的熏陶,从老子、管仲到曹操,要么有大智慧,要么有大智谋。这片土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是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多战乱,为了生存,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足够的智谋,民风彪悍,不是养成的,更多的是逼出来的,哪怕是个平民百姓,也会心有七窍。因为不读圣贤书,袁世凯身上倒少了文人做事的顾虑牵绊,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选择手段的余地自然就多一些。赵焰老师说,论道德论操守,李鸿章不如曾国藩,袁世凯又不如李鸿章,人格却是是递减的,所以才会有了袁世凯式的悲剧。袁世凯做事干脆,文武兼备,以兵起家,这和曾国藩李鸿章有点像,但袁世凯更虚荣,也更相信权力。所以,当被哄拥着“无奈”称帝83天之后,又忽然间众叛亲离,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帝王思想,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杀戮和篡越。

《晚清》三部曲,是以三个重要历史人物为线,将晚清近100年的历史改革和重要历史事件串联成珠,三个人是递进的关系,是社会变革的三个阶段。如果抽调历史环境,只以功过论是非,对他们并不客观,也不公平。无论是保守或者倒退,他们都曾经尝试过变革,对社会的前进,有过进步的推动。只是,他们更注重了器的变革,而忘记了制度的推进。这也是历史的局限,所以历史的错误,不应该算在一个人的头上。我们不能掩饰一个人的缺点,但是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一个人,进而否定他所做的一切努力。

 

人性向善,如果他变恶了,或是私欲与贪欲或致,或得时势所逼,明哲保身的需要。一个好制度,能把恶人改造成守规矩的好人;而一个恶的制度,会把一个好人熏染成恶人。关键,还是社会环境,历史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