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公车拍卖应限制“物归原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43:39
中国青年报:公车拍卖应限制“物归原主”徐林生

  号称国内最大规模公车拍卖在成都开槌,第一场83辆公车被竞买人抢拍一空。随着车改逐步推行,公车拍卖新闻越来越多,吸引力越来越小,但成都武侯区政府此次公车拍卖却有“亮点”:该区有两个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通过拍卖抢回自己的“坐骑”,其中一名还是半价抢回的。(12月5日《南方都市报》)

  领导干部对自己的专用车较了解,时间长了也有感情,希望在拍卖会上拍回“坐骑”可以理解。笔者无意怀疑成都此次公车拍卖的公平性,但从公众利益角度考量,公车拍卖出现“物归原主”很是不妥。

  公车拍卖的目的,是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把公车按市场价卖掉,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车拍卖成功与否,关键看竞拍过程激烈程度。竞争越激烈,一辆公车的拍卖成交价可能越高,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影响一辆公车拍卖过程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国情看,该公车原“主人”参与竞拍,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事实上,在各地进行的公车拍卖中,有的限定公务人员才能参加,有的即使向社会公开拍卖,由于种种原因,参与竞拍的大多数还是当地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他们对什么车原来是什么领导专用一般心中有数。试想,假如一辆车的原使用领导公开称想拍回自己的“坐骑”,而他身边的人也很喜欢这辆车,他们敢于在拍卖场上举牌与领导“叫板”吗?按常识推测,此时“识趣”的下属不仅不可能与领导同场竞价,说不定还会到处“打招呼”要别人届时千万别“高抬贵手”,以便让该车“物归原主”。在这种情况下,期待领导(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青睐的“坐骑”竞价时出现激烈场面,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公车拍卖出现“物归原主”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都市快报》报道过,浙江绍兴进行的公车拍卖,参与竞拍者基本上都是“坐骑”的老主人。这种公车拍卖会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每辆车的成交价也不言自明。此番成都武侯区某领导以起拍价买回自己心爱的“坐骑”时的冷清场面,也非常耐人寻味。

  公车拍卖是公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如何使公车拍卖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一切暗箱在阳光下无处遁形,是防止个别人通过车改谋取私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车改成功的关键性措施。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的政策规定,即使不禁止公车拍卖出现“物归原主”的情况,至少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领导在公车拍卖会上竞买自己的“坐骑”,避免拍卖过程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