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勘查是解决“四矿”问题的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2:04
加强地质勘查是解决“四矿”问题的基础 2008-01-13 12:53:58  作者:网络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5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四矿”问题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2002年4月的全国政协 “四矿”调研、6月“四矿 ”问题列入了常委会议题之一,2002年5月全国人大矿产资源执法检查、2002年6月 ...
    

“四矿”问题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2002年4月的全国政协 “四矿”调研、6月“四矿 ”问题列入了常委会议题之一,2002年5月全国人大矿产资源执法检查、2002年6月中国工程 院、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了“我国矿产资源 形势与可持续供给”会议。所有这些活动均与因探明矿产资源枯竭而形成的“四矿”问题有 关。

“四矿”是指矿业、矿山、矿工、矿城四个方面,四矿是以矿业为内涵、以矿城为舞台 、以矿山、矿工为最活跃因素的、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系统。矿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 中最古老而又常青的产业,人类社会就是以不同时期人类利用的主要矿产品种而划分为石器 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矿业是开发矿产资源和生产矿产品的产业,它包括矿产地质 勘查业和矿产采掘业。当今时代,矿业既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又为工业 发展提供粮食和动力,既支持着各行各业,又涉及千秋万代。矿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须臾不 可或离的产业,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

先找矿后开矿,这是矿业工作的基本规律。要开发矿业,就要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找到 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依托经勘查证实的有开发价值的矿产地兴建矿山企业,招聘矿工来 进行采矿和选矿等矿业生产活动。矿山企业是矿业产业的基本生产单位。矿工是矿山中从事 矿业生产的主体。矿业城市是因矿业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矿城是大型矿山和矿工 的集中地,矿业是矿城的支柱产业。因此,“四矿”问题与地质勘查是密不可分的。

一、 “四矿”问题与地质勘查工作滞后有关

近几年来,我国地勘业严重萎缩,新发现的矿产地急剧减少,从1991年的270多处下降 到2000年的123处,2000年钻探工作量仅是1975年的2%;我国主要矿产的保有储量消耗速度 大于储量增长速度,探明储量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尤其是煤、铁、锰、铜、铝土矿、磷、 钾等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情况格外突出,矿城、矿山已探明的矿 产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

由于已探明的资源枯竭,近几年来,中国矿业及与矿业紧密相连的矿山企业、矿业职工 和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困难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日趋尖锐,不仅已影响到矿 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已危及到矿工生活和社会稳定。对此,矿业界人士和广大矿业职工十分 焦虑。中国矿业联合会和各专业矿业协会多次组织矿业界人士进行研讨,分析矿业面临的形 势,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中国矿业报连续几年就这一问题组织讨论,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矿 业问题;许多政协委员在近几年的两会期间不断通过提案和大会发言等方式,建议国家采取 有效措施解决四矿面临的种种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四矿”问题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问题引起了中心领导的重视。李瑞环主席指示在政协常委会上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讨论,全 国政协常委会第17次会议正式决定,将“四矿”问题作为第18次常委会进行专题讨论的四个 专题之一。

地质勘查工作滞后在“四矿”问题上,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产资源保证程度降低

近年来,由于地质勘查工作滞后,45种主要矿产中多数矿产的保有储量逐年下降,新发 现矿产地不断减少,后备接替资源储量严重不足。通过对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供给能力的 保证程度分析表明,到2020年,石油、铀、铁、锰、铬、铝土矿、铜、镍、钴、金、铂族金 属、钾盐、锶、硼、萤石、重晶石、金刚石和耐火粘土等18种矿产的国内矿产品供给不能保 证国内需求。1996年至2000年五年中,45种重要矿产中,平均每年都有26种矿产以上的保有 储量消耗速度大于储量增长速度,尤其是煤、铁、锰、铜、铝土矿、磷、钾等国民经济支柱 性重要矿产“吃老本”的情况格外突出。

2.矿产品进出口增加,对国外矿产的依靠程度加大

2001年全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矿产品的进出口 总额一直保持在18%左右。2001年除原油进口量稍有下降,铬铁矿基本持平外,其他大宗短 缺矿产品的进口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原油进口量6025万吨,铁矿石进口量8404万吨 ,铜矿石进口226万吨,钾肥进口量543万吨,进口矿产品供给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大。20 01年我国矿产品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促进了短缺矿产品及相关原材料的进口。

3.当前矿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当前矿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基础不稳的表现,必将波及相关 产业的经济震荡。矿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矿产资源为基础和条件,没有地质勘查劳动所提 供的矿产储量就不会有矿业的存在。矿业为以其矿产品为其下游工业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对象 ,并逐次地为后续产业提供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能源,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正 常进行。在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是为后续产业提供劳动对象,以达到增加 社会财富的物质生产活动,它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社会总劳动过程的一个组 成部分,位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条的前端,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之一。

矿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国GDP的增幅为7.3%,矿业在GDP中的 比重,由以往的6%下降为4.9%。根据经济测算,其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影响直接下游 产业五个百分点,目前矿业和直接下游产业占全国GDP30%左右,约为3万亿,国民经济基础 产业已经不牢,国民经济会地动山摇。

4.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矿业城市是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城市依资源开发程度可分为 成长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现在390座矿城中老年期的矿城已有47座(占总量的12%)矿城资源 枯竭,矿业经济衰退,替代产业尚未完全形成,环境恶化,就业困难,面临“矿竭城衰”的 严重挑战。即使是处于成长期、中年期的矿城,也由于支柱产业单一,城市递进速度慢,经 济稳定性差,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在市场竞争中也处于劣势。

矿业城镇吸纳人口达3.1亿人,矿业人口占地区人口比重最高的城市高达70%,聚集着数 量如此巨大矿业人口,如不从根本上解决矿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5.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由于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枯竭和矿业改革与开放的双滞后,致使 “四矿”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几十年积累起来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期表现得愈发尖锐、复杂和严重。如 :矿山企业下岗人员、伤残人员和濒临关闭的矿山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矿区群体性事件等都 严重地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解决“四矿”问题首先要解决对地质勘查工作滞后原因的熟悉问题

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依靠大量消耗矿物原料等原材料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 全面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纪,矿业在我国还有一个较长的增长时期。处于后工业化和知识 化信息化国家的美国,既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世界第一矿业大国,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 安全和世界大国地位,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工作。

地质勘查工作是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而进行的先期投入,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同“四矿”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相联系的一项生产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经济活动, 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安全的大事。“四矿”问题积累 的时间长,涉及面广,具体问题多而复杂。但后备资源不足无疑是解决四矿问题的一大障碍 ,解决“四矿”问题首先要解决对地质勘查工作滞后原因的熟悉问题。

目前,地质工作治理体制已经按照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制运行原则,组建了“野 战军”,“地方部队”也顺利实现了属地化治理,但近几年来地质勘查工作却严重滞后,其 原因有:

1.矿业权市场不够健全

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矿业权流转的配套制度,尤其是可以 操作的实施细则还不够健全,矿业权评估等中介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矿业 权财产属性认知程度不高,加之执法不严,矿业权侵权案件时有发生。造成矿业权市场很不 活跃,矿业权流转规模偏小。难以满足矿业发展需要,地勘队伍和矿山企业之间缺少矿业权 市场这一桥梁联系。

2.体制转变、机制转换矛盾和问题突出

当前,地质工作治理体制已经基本明确,按照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制运行原则, 组建了“野战军”,“地方部队”也顺利实现了属地化治理。但部门经济体制不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部门经济运行机制仍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运作方式;企业 与主办单位之间仍是行政隶属关系,资产关系不清;所有制结构和经济成份单一。

3.地勘队伍从业人员急剧减少

1998年前,中心部门固体矿产地质勘查队伍从业人员74.2万人,目前固体矿产地质勘查 队伍约6万人。

1998年前,我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队伍隶属地矿、冶金、有色、武警黄金、煤炭、核工 、化工、建材、轻工等部门,从业人员74.2万人,共有地质勘查单位958个。1998年后,我 国开始进行地勘队伍的治理体制改革,先后印发了国发[1998]22号、国办发[1999]37号 、国发[2000]17号、国办发[2001]2号文件,分别将原煤炭工业部、原地矿部、原有色 总公司及国家经贸委治理的冶金、煤炭、石化、建材、轻工等国家局所属的地勘单位实行属 地化治理。地勘队伍实施治理体制改革后,继续留在中心部门和企业工委治理的地质勘查队 伍约6万人。截止2001年底全国持有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的单位有1690个。

2000年我国石油公司通过重组后,全国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查的队伍有:中国石油天然气 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陕西省的延长油矿治理局等 企业,其从事石油地质勘查的人员约17万。

4.地质勘查费用投入不足,新发现矿产地数量少

地质勘查的主要费用有:财政投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投入、市场投入三部分。三部分每 年投入固体矿产勘查的费用约9亿元。

一是财政投入。1998年地勘队伍属地化以前,中心财政投入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地勘费 ,原国家计委当年安排地勘费计划75亿元。1998年按照国务院地勘队伍治理体制改革方案精 神,所有属地化的地勘队伍的地勘费均以1998年预算为基数划转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 方财政,继续用于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地质勘查工作和经常性费用支出等。

为开展国家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中心财政从1998年开始每年安排国土 资源大调查费用10亿元。

另外,地方财政用于地方地质工作的费用2001年安排4.65亿元。

二是矿产资源补偿费投入。全国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2000年为13.5亿元,2001年为17.5 亿元。中心分成所得矿产资源补偿费中,2000年和2001年用于地质勘查的支出均为3亿元左 右。地方分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用于地质勘查的支出大约为0.6—1亿元。

三是市场投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每年从石油 原油生产的销售价中提取地质勘查费,用于集团的油气地质勘查工作。据统计,2000年三大 石油集团共投入油气地质勘查费用170.7亿元,分别为110.5亿元、55.9亿元和4.3亿元。

外商投资勘查每年在10亿美元左右,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海域油气勘查工作。2001年全国 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涉外勘查开采,投资规模约8.64亿美元。固体矿产涉外勘查,投资 规模约1000万美元。 由于地勘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商业性地质工作刚刚起步,市场容量较小,加之找矿难度 不断增大,“九五”期间找矿效果不断减小。从新发现矿产地数量看,所有矿种总计,2000 年比1996年减少79处,其中,能源矿产33处,比1996年减少10处;金属矿产63处,比1996年 减少49处;非金属矿产23处,比1996年减少22处;地下水4处,比1996年增加2处。

三、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夯实“四矿”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四矿”问题的治本之策

地质勘查工作与“四矿”问题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从一定意义上说,“四矿”问题是 地质勘查工作多年积累矛盾在后续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必然反映。因此,解决“四矿” 问题必须与解决地勘业问题通盘考虑,应当考虑通过改革地勘体制,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夯 实四矿发展的基础,为矿山企业改革和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提供资源保证,统筹研究制定治本 之策。

1.加强对矿业与地勘业的集中统一治理

在当前我们改变了原有的矿业治理体制,新的体制尚在建立之中情况下,建议在国家层 次加强对矿业、包括地勘业的集中统一治理,同时把政府对矿业的治理职能转到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深化改革需要打破行业界限,但总体上讲是以行业为“板块”的移 动和“板块”内部的调整。由于存在严重行业壁垒,行业间融合几乎举步不前。应当在地勘 业、矿业及其后续产业这一大产业链条中系统考虑、寻找企业改革定位。要按照现代企业制 度要求,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通过组建股份公司并上市融资,以资产纽带改造 现有地勘单位,大多数地勘单位应改造成为以提供勘查劳务为主、多方面服务,既经营矿产 品,也经营矿业权,实现不同行业间企业的融合。

2.加大基础性地质调查的投入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发展阶段,正处于大量消耗矿物资源等原材料支撑经济 高速增长时期,矿业在我国还有一个较长的增长时期。考虑到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投资体系 完善还要有一个过程,考虑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复杂性,建议国家财政增大基础性地质调查的 投入,非凡要增加对石油资源、西部矿产资源调查的投入力度;同时国家可以更多地承担一 些勘查风险,对短缺和国家急需的矿产国家财政可以支持到详查阶段。

3.大力推进商业性地质勘查

对于从事商业性勘查的矿山企业,在大力推进企业改革的同时,要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 。例如建立矿山资源耗竭补贴制度、继续减免矿业税费、风险勘查上市筹资试点等政策措施 。选择经济潜力较大的典型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尤其在西部地区)促进其上市融资。通过 这些典型矿产勘查开发项目的不断积累和带动示范效应,促进矿业资本市场形成。国土资源 部已出台了矿山企业上市中土地使用权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国有矿山企业上市。 继续针对矿山企业具体情况深入研究操作规范和细化标准,帮助企业解决上市中的困难。

4.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

在当前国内商业性地勘投入和矿产开发投资不足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 实施“引进来”战略,修改和调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有关法律制度,对《外商投资产业指 导目录》中有关矿业的部分进行必要修改,尽量减少一些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创造公开透明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于我国的地勘和开采业。

5.实施积极的全球资源战略,建立稳定的国外资源安全供给基地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使我们在更大范围、 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我国应以入世为契机,大力推进并实施全球 资源战略,主动在世界范围配置资源,主动争取并实现比较利益,稳定建立国外资源安全供 应基地。从我国近期和长远发展战略、资源供给保障安全以及获取国际比较利益出发,在认 真研究国内资源与全球资源状况基础上,制定实施全球资源战略的总体方案;选择理想国家 和地区,并在可行前提下,制定具体分步实施方案,明确国家的支持政策。

加强地质勘查是解决“四矿”问题的基础 加强地质勘查是解决“四矿”问题的基础 -商业资讯-煤炭帮助中国 勘查投入资本化是加强矿产勘查的长效机制 地质勘查发展规律的探讨 世界地质 2010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企业文化-我心中的圣殿--长春地质宫-地质,勘查,找矿,矿产开发,物探,化探,地质工程,矿... 2010中秋晚会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2010中国地质灾害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2010地质灾害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qq2010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2010年地质灾害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 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亟待解决的问题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 地质勘查管理显示 2010年中国地质灾害国土资发〔2010〕60号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_地勘基金是政府调控地质勘查的经济手段和政策工具 地质勘查导报报道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 关于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思考 改革亟需的几个转变-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 浅谈地质勘查单位应收工程款的管理(1) 关于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思考 《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系列解读 - 我的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