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05:15

所属分类: 中国地名 中国市县 县 地理 江西县区 行政区划

宜黄县

宜黄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居宜水、黄水汇合处。全县总面积1945平方千米。总人口2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万人。邮编:344400。代码:361026。区号:0794。拼音:YihuangXian。

目录

·                                 • 县情简介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环境资源

·                                 • 历史人文

[显示全部]

宜黄县-县情简介

 

宜黄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距省会南昌158公里,距抚州市61公里。建县于三国吴太平2年(公元257年),迄今已有1749年历史,因县治设于宜水、黄水汇合处而得名。现设6个镇、6个乡、2个垦殖场,辖8个居民委员会和138个村民委员会、1077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3万,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2万亩,山林面积231万亩,是全国退耕还林项目试点县、全国首批百家电气化达标县、全国世行贷款先进县、江西省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江西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江西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江西省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素有“赣东明珠”之美誉。

境内水系发达,有宜水、黄水等5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1.7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达7.9万千瓦,现有中、小型水电站89座,全县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亿度,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带来宜黄充沛的电力能源,不仅工业用电一年四季不限电不停电,而且是经省政府核准的全省工业用电价最低的县。宜黄县矿产丰富,已知地下矿物有钨、金、银、铜、铁、花岗岩、水晶、铌钽等32种。全县森林覆盖率73.5%,山林面积231万亩,人均林地10.1亩,林木蓄积量650.9万立方米,商品木材5万立方米。毛竹面积40万亩,毛竹蓄积量5367万

宜黄县

根,年产商品竹300万根,鲜笋1万多吨。宜黄的自然景观十分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大片的原始天然落叶灌木林、芭茅、红豆杉群落、野生荔枝树群落和红豆杉、柳杉、香樟等38种珍贵树种。有“江南第一古墓——谭纶墓”、“明清建筑博物馆——棠阴古镇”,“禅宗祖庭——曹山寺”,“江西第一名山——石巩寺”、“王安石的读书岩”等等。宜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华南虎种群栖息地。2001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范围5.8万多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0%,核心区1.4万公顷。

宜黄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与临川才子之乡竞相辉映,历史上考取进士158名,举人810名,抚州第一个进士,北宋著名的地理学家、方志学家乐史,就是宜黄黄陂霍源村人,明朝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谭纶,清代禁烟名臣、爱国政治家黄爵滋,清代乾隆御医黄宫绣,近代佛学大师、南京佛学院院长欧阳竞无都是宜黄孕育的英才……今天,中国科学院部委员会中宜黄籍物理学家余瑞璜、吴式枢,铁道工程专家、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程孝光等又为故乡增添光彩。目前,被美国传记研究所选入《国际杰出带头人物名录》的清华大学年轻教授应明生,就是宜黄神岗乡人。

宜黄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县,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黄成为第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著名的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就发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

宜黄县-行政区划

 

宜黄县

全县辖6个镇、6个乡:凤冈镇、棠阴镇、黄陂镇、东陂镇、梨溪镇、二都镇、中港乡、新丰乡、神冈乡、圳口乡、南源乡、桃陂乡。共有6个居委会、138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凤冈镇。

宜黄县-历史沿革

 

三国吴置宜黄县,因县治在宜,黄二水合流处,故名宜黄。
1985年3月15日,撤销黄陂、棠阴乡,设置黄陂、棠阴镇(赣府厅字[1985]160号)。

宜黄县


1995年12月12日,撤销梨溪乡、东陂乡,设立梨溪镇、东陂镇(赣民字[1995]250号批复)。至此,全县辖5个镇、11个乡:凤冈镇、梨溪镇、棠阴镇、黄陂镇、东陂镇、桃陂乡、潭坊乡、城南乡、南源乡、二都乡、圳口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5961人;其中:凤冈镇31532棠阴镇17753黄陂镇19690东陂镇10532梨溪镇17376城南乡15003二都乡15031兰水乡13709中港乡5488白竹乡4357新丰乡7427神冈乡9759圳口乡10922南源乡8338潭坊乡6824桃陂乡12220(人)  
2001年3月2日,撤销二都乡,设立二都镇(赣民字[2001]94号批复)。2001年11月8日,撤销蓝水乡,划归中港乡,乡政府驻蓝水;撤销白竹乡,划归黄陂镇;撤销城南乡、潭坊乡,划归凤冈镇(赣民字[2001]509号批复)。
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1.1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6镇6乡。

宜黄县-环境资源

 

宜黄县

宜黄是全国退耕还林项目试点县、全国首批百家电气化达标县、江西省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江西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和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野生华南虎种群主要栖息地。全县耕地面积27.2万亩,其中水田25.2万亩,旱地2万亩。境内水系发达,有宜水、黄水、曹水、梨水、蓝水等5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1.7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达7.9万千瓦;现有中小型水电站89座,总装机容量5.6万千瓦。全县森林覆盖率73.5%;山地面积231万亩,有林地面积192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近40万亩;林木蓄积量650.9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5367万根,年产商品木材8万立方米、商品竹300万根、鲜笋1万多吨。已知地下矿物有钨、金、银、铜、铁、花岗岩、水晶、铌钽等32种。境内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如国家级、省级珍贵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苏门羚、水鹿等,有大片的原始天然落叶灌木林、芭茅、红豆杉群落、野生荔枝树群落和红豆杉、柳杉、香樟等38种珍贵树种。

宜黄县-历史人文

 

宜黄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建县于三国吴太平2年(公元257年),迄今有1749年历史,因县址设于宜水、黄水汇合处而得名。距省会南昌158公里、抚州61公里,处在以南昌为中心的2小时、以抚州为中心的1

宜黄县

小时经济圈。“十一五”期间吉抚高速宜黄段建设开通后,区位条件将更为优越。全县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现设6镇、6乡、2个垦殖场,辖8个居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委员会、10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

宜黄历史文化悠久,禅文化、赣文化(宜黄戏、傩舞)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神奇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并具有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发展生态、文化、红色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孕育了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水利学家侯叔献,明朝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谭纶,清代禁烟名臣黄爵滋,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等历史名人。解放后,有余瑞璜、吴式枢、程孝刚三位中科院院士,有被美国传记研究所选入《国际杰出带头人物名录》的清华大学年轻教授应明生(宜黄神岗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黄成为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著名的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就发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主要旅游景点有唐代高僧本寂禅师创建于公元870年、距今有1136年历史的佛教五大禅宗之一——曹洞宗祖庭曹山寺,全国罕见的丹霞地貌――太极岩风景区,素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棠阴古镇,赣东明珠――观音山水库,抚州市第一高峰――军峰山(主峰海拔1760.9米),野生华南虎主要栖息地——鱼牙嶂自然保护区等。

宜黄县-乡土特产

 

苎麻 
历史上以来苎麻是我县一大物产,在我县种植出来的苎麻纤维细长,质地柔韧,耐腐耐磨,富有光泽,无褐色斑点,漂洗后颜色洁白,明、清时期我县盛产夏布,苎麻就是织造夏布的上乘原料。

宜黄县


香菇 
香菇是我县山区的传统特产,有自然菇和菌菇两种。自然菇是深山潮湿地带腐树所生,形躯细小,亭亭如盖,表层有纹痕,脚短肉厚,个小肉厚的爆花菇质地尤佳。菌菇是经过人工增值而成,形躯稍大,痕纹略显民,脚长肉薄。鲜香菇润滑可口,干香菇清香味美,均肯有丰富的高级营养价值。现在东陂、神岗、圳口、黄陂、蓝水、二都、梨溪、南源、新丰等乡镇都积极发展香菇生产,涌现出许多香菇村和大批香菇专业户。我县香菇除在县内自销外,还大量销往抚州、南昌、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茶叶 
清同治《宜黄县志》记载,我县历史上茶叶品种有仙人茶、勾藤茶、白毫茶、观音茶等。旧进,大多数茶叶树野生于山间,因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叶片肥嫩,质地纯正,味道清香。神岗乡丰家山村茶叶树生长在军峰山麓,春季云雾缭绕,叶片细嫩,制作的白毫茶(又名毛峰茶、米茶)形体比米稍长,青绿色,尖端微白,质地尤佳。用开水冲泡,叶形完整如生,茶水微绿,香味醇厚。该茶与遂川的狗古脑、南城的麻姑山茶、庐山的云雾茶同被列为江西名贵茶种。

晒烟 
晒烟原是我县农民自种自给的经济作物。因该地土质肥沃,排水通气性能好,加之耕作细致,管理认真,所产烟叶叶大肉厚,色泽金黄,无麻斑,无虫蛀洞,质量良好,在县内享有盛誉。目前,我前在各乡镇大力发展烟叶种植,桃陂、圳口、东陂、黄陂、神岗等乡镇均有近万亩的烟叶基地。

茶油 

宜黄县


茶油色泽黄澄,清澈透明,气味芳香,无杂味,俗誉为“猫咪眼”,是我县食用植物油中的佳品。品种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红花油茶和尖叶油茶,分布在各个乡镇。千亩以上的行政村有:龙井、泉源、徐溪、边山、管坊、嵊排、上堡、淡水、东港、北坑、陈坊、横源、尚塘、圳口不、西源、霍源、黄陂、塘圩、丰产、店下、二村、三村、仙源等。城南乡的龙井,蓝水乡的仙源,历史上因盛产茶油而出名。

竹笋 
我县竹笋有毛竹生的冬笋、春笋和小山笋三种。竹笋肉嫩味鲜,香脆爽口,营养丰富,人们普遍爱食。尤其是冬笋的味道更佳,成为我县历来畅销的土产。春笋长和快,产量高,以往多用于制作香菇笋(竹笋破开经水煮后晒干,笋形稍卷曲)。我县桃陂、东陂、梨溪、中港等乡镇都建有竹笋加工厂,采用竹笋制作水煮笋罐头,远销上海、浙江、苏州、日本等地。

板栗 
我县历来有在屋前屋后或洲地上种植板栗的传统习惯。二都乡的鹿塘、凤冈镇的河东、桥下、棠阴镇的渣堡以及桃陂乡的邱坊、锅坪、梅坊、万家、王家、下纪、大港等地种植尤多,连片成林。所产板栗有油栗、毛栗两种。油栗壳浅红色,带油光,毛栗壳浅红褐色,尖端白茸毛较多。板栗个大壳薄,营养丰富,炒食味道香甜。将板栗仁配入肉肴,别有风味,是筵席上的佳菜。

薯粉 
薯粉是我县的一大特色,每处“霜降”前后,农村家家户户均用红薯磨制薯粉,每年收购薯粉上百万斤。我县所产薯粉色泽洁白、干燥,呈粉末或胡椒子状,无渣无杂质,是制作薯粉圆、水晶圆、薯粉饺、薯粉丝的原料,也是烹饪勾芡菜肴不可缺少的调料。特别是君山薯粉(产于棠阴镇君山村),色泽洁白,制作的食品柔润而透明,润滑可口,堪称佳品。近年来,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办起了薯粉加工厂,把薯粉加工成薯粉丝,如:“红胖子”等牌子薯粉,多为销往抚州、南昌、杭州、上海等地。

百合粉 
百合粉是神岗乡封家山、军溪、车庄、岳家庄和圳口乡演溪等地的特产。旧时,农民上山采挖野生百合鳞茎,加工制成百合粉,色泽洁白晶莹,质量甚佳。百合粉加蜂蜜用刚沸的开水冲熟成半透明浆糊状,润滑可口,是清热、润肺、止咳、解渴的上乘食品。

魔芋 
魔芋主要产于黄陂、东陂、新丰、神岗、蓝水、中港等乡镇的山区,群众历来用其制作魔芋豆腐。由于魔芋块茎富含淀粉、葡萄甘露聚糖、葡萄糖以及多种生物碱等,可用于制作保健食品、药品、粘胶等,用途颇广。魔芋豆腐不仅味美、爽口、开胃,为宴席上的名贵菜肴,而且能清除肠壁上沉积废物,是防治肥胖症、便秘、糖尿病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保健食品。

南源乌猪 

宜黄县


南源乌猪是南源乡农户经过长期精心饲养、挑选培育的地方种猪。它全身黑毛,有的肢部有白毛,体形较小,体躯宽平,全向发育匀称,属肉脂兼用型。特点是毛稀、皮薄、骨细、肉嫩、耐粗饲料、抗病力和适应性强。

石鸡 
石鸡,土称石轮,产于新丰、神岗、东陂、白竹、梨溪、南源、二都、中港、黄陂等乡镇的大山水溪之中,每年可捕获数千斤。石鸡个大体肥,大的可长到七八两重,嘴扁阔、眼暴突、前脚短、后脚长、善跳跃、皮肤黑褐、颔下至腹部白色有黑斑,长有肉剌。其性喜阴凉,长年憩息在高山溪侧石洞或岩缝间。石鸡肉雪白细嫩,味极鲜美,营养丰富,含脂肪少,有滋阴润肺、降低血压、清神益智的功能。它不仅是招待贵宾的高级佳肴,而且是较好的保健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