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生本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32:37
                                                              郭思乐:生本教育 


    郭思乐,1944年9月生,广东梅州市人。1964年大学毕业。1989~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留学苏联教育科学院。现为广东省教育利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版的专著有《思维与数学教学》、《数学素质教育论》、《中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素质》(俄文版)等。出版的译著有《数学真理论》、主编《加强数学知识发生过程教材》,初中全套12册。

  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任全国课程教材等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科研成果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和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85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科研成果突出立功证书。


    生本教育呈现出丰富的意义,它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有利于人的发展,可以直接地为教育创造成就;它可以促使人以改变教育行为的方法来发挥学习者的能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但是,我们认为,生本教育的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它取代了“以形补形,以考养考”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生本带来的巨大学习能量,使“以学养考”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指出了为了应付高考和中考,学校在日常教学阶段,不必用这种师本的、频考的方式,而可以用生本的、正常学习的方式。

  这个“可以”其实并不容易。它必须具有很大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绩效应当数倍于原来的做法。我们过去的教学改革,因为是在师本的框架下,所以无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生本教育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就是把教育----提升人的事业----回归对之贡献最大的学习者自己,学习者在属于他自己的教育中得到最大的享受,而教者则同样享受他自己的生命的牧者的职业。过去的师本框架,是颠倒了教学过程的主体,以至如同古典诗之“一律不调,八风扫地”,而今天,我们把握了教育的最大的和最根本的规律----生本,则是“一律得调,和风四起”,学生依托自己的生命需求、生命的本能,而获得奇迹般的学习绩效。
  
  他们心境开放,自信大方,积极向上,知识广阔,语言畅达,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富有创造精神。而且在终端考试中成为“必胜客”。他们八岁就可以读写文章,有的六年级就可超越高中学生的语文读写和表达的水平;他们一批一批地升上高一级学校,成为这些学校中的佼佼者,等等。在中等职业学校,许多同学在生本教育中重拾自信,走进爱学习的行列,实验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令人羡慕。  

  这就是生本教育可以获得信赖,而成为在取消频考之后可以取代其地位的原因。而如果一旦取消频考,教育就获得重生和解放,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而高考和中考,也就洗脱了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恶名。因为我们知道了它是在学段终端的考试,它本身没有什么不合理,关键是对它的准备,不应当用频考的方式,而应当也可以用生本教育的方式。如果频考的标榜是为了群众的利益的话,那么生本教育则更是为了群众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也是其与近期利益的统一,是教育的至善之追求。  

  生本教育的实验的认识,是在传统的、习惯的,或定型的空间中取得的,这注定了它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其中有无知和偏见的狙击,也有某种压制。但是重要的是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教育的客观事实和规律。如果是,那么它站立在那里是有意义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总会被人所认识,何况师本的、拼命三郎式的教育管理方式所带来的竞争,已经日益弊病丛生,其中包括培养的人缺少创造力,于国于家无望、考试分数的提高不显著、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带来教育不安全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生本教育带给人们的解决办法,总会有作用。生本教育的道理存在着与等待着,这就是生本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