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居地临皋亭遗址究竟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9:30
苏东坡居地临皋亭遗址究竟在哪里?

 

■ 何学善

    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贬谪黄州居住的定惠院的今址,在黄州青砖湖社区内的”定花院”处,已经确认无疑。但苏东坡只在这里住了4个月,便搬到临皋亭,这临皋亭的今址又在何方?黄州许多学者认为临皋亭的今址在黄冈中学老校区院内的小山上。笔者认为这种认定不能成立。第一,它与苏东坡在《后赤壁赋》、《黄泥坂词》有关他从雪堂返回临皋亭,又从临皋亭去东坡的描述不符。第二,它与明弘治黄州府志的黄州城图和清末黄州古城图关于临皋亭的标示不符。
    苏东坡在《后赤壁赋》里提到他从雪堂回临皋的情景,他说:”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这是他由北向南,从山岗上向山岗下行走,回到临皋亭的描述。苏东坡又在《黄泥坂词》里提到他从临皋亭去东坡的情景。他说:”出临皋而骛兮,并丛祠而北转,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这是他由南向北走,从山岗的下端向山岗的上端走。他还描述了左右两边的景物。因为他已”并丛祠而北转”,已经背南面北而行。左边是长江,因而他说:”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右边则是山景,他说:“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葱倩”。两段苏东坡词赋的关键词:一是”过黄泥之坂”;一是”历黄泥之坂”。由此我们得知”黄泥坂”这条土岗山上的黄泥卵石的路,,是在东坡与临皋之间。这是他经常往返的要路。苏东坡约在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六月间写了一首七绝《东坡》,诗里展示了他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洒脱胸怀。他写道:”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里说的就是这条路。现在的问题是:这条路在哪里?当我们查找明弘治黄州古城图时,在明城东门清淮门前看到了”黄泥坂”的标示。又在明古城图的东南方看到了赤壁巡司。这时的赤壁巡司就是临皋亭。我们又在清末黄州古城图的东南方看到了临皋亭。根据苏东坡的文字描述,明清的古图的标示,一一都吻合。我们在古文、古图的指引下,看到了三点一线的格局,即南面是临皋亭,中间是黄泥坂,北面是东坡。

    为了落实古文、古图上关于黄泥坂、临皋亭、东坡等地的今址,还得弄清楚黄州城区,特别是明城清淮门外的地形地貌。笔者解放前毕业于城内现在实验小学里的黄冈县初中,后又考入城外的黄州中学处的湖北省第二高级中学。解放后六十年代,笔者又在现在的市防疫站、干休所之处的县文教局工作,因此,对这一带的地形地貌,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在东门以外,这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最高最大最长的黄土山岗。这条山岗,它从现在的区医院住院部起,沿着首富酒店,师院老校区西面宿舍区、市防疫站、干休所、黄州中学、青砖湖街西侧、过西湖一路到  儿咀止。现在结合苏东坡的描述,黄州古城图的标示以及五六十年前这条黄土岗地的地形地貌,我可以指出临皋亭、东坡、黄泥坂等遗址的今址。黄泥坂在师院老校区、休干所以下到青砖湖路西侧上端。这里原本是一条黄泥卵石道路。临皋亭在黄土岗的下端,即现在的  儿咀。东坡约在黄冈日报社处。
    有人或问:临皋亭是水驿,它临水吗?答案是肯定的。它不仅临水,而且还在古云梦泽边。那时黄州城里有水,城外的水更大,黄州城的西边有举、倒、滠三水,东边有巴、浠、蕲三水,再加上长江绕城而过。北宋时,黄州东面没有长孙堤,西、南没有江堤,  儿咀周边江水、河水、湖水连成一大片。正如苏东坡给秦观的信说的一样,“户外数步即大江,烟波渺然,气象疏朗开阔”。1170年8月18日陆游到黄州时,因为风浪大,夜晚不敢在临皋亭泊船,只得把船开到竹园步和菜园步停靠。当他20日离开黄州时,是从赤壁矶头,挽船而过,可见当时的水有多大。我再次肯定地说:  儿咀就是临皋亭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