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12:55
当大学生就业矛盾突出后,就有了一种简单化的解决论调:大学生多了。但是很快,这个论调被另一个论调替代:大学生素质太低,应该回炉职业技术学校重炼。毕业大学生的经济贬值、跨入大学生行列的经济门槛逐年提高以及大学文凭仿佛超级“鸡肋”一样被大学生扛在肩上成为高速发展中国的奇异风景线——这道风景悄悄的融合着风光的“超级女生”,究竟是超女需要大学教育还是大学生需要参加超女选拔?在一次次狂欢中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这个时代关心的是年轻人要不要理直气壮的“啃老”来推动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促进时尚的消费!——真是对文明的无耻强暴!
最初喊出“大学生多了”的人怕是不敢承认了:扩招的大学要愤怒(断我财源!找死!)、学生和家长要生气(不给我机会?和你拼了!)、社会各界要批评(阻挡时代的车轮,罪过罪过!)。
“大学生”是一个丰富的词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明!应该说,一个现代化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大学教育”的普及。如果说,我们仅仅是扩大了大学招生、建设了更多的高楼花园、发放了更多的大学文凭,那么大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大学生的问题了,实实在在的是大学教育经济化的替罪羊——如果每个中国人(不管是应届高考生还是工作了多年的求知者)都可以花费几千元人民币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花费一千元人民币方便的接受专业的业余培训;如果大学不再是大学生家庭倾其所有渴望改变命运的“圣地”,而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文明的社会福利性高等教育“良田”,还会有什么“就业矛盾”吗?所谓“大学生就业矛盾”的关键无非就是大学生为前期的接受教育付出了巨大的投入,而毕业后的回报不但不足以孝敬父母养活自己,反而要继续依靠父母经济支持进行下一轮付出——可笑的是社会不但不从本质上分析,反而默许的倡导这种消极的风气。如果说我国的教育产业是失败的,那么在教育产业失败之前,家庭构架就是失败的;在家庭构架失败之前,社会在没有建立起西方现代化文明构架之前败坏了传统的文化道德构架。这种社会构架里诞生的大学生本身就没有成长在一个完善的环境平台上,怎么能够没有问题呢?
有一篇老掉牙的文章:一位大学导师带着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到中央部委实习,副部长在接见讲话时,大学生表情极为冷淡,鼓掌稀稀拉拉。特别是部长给大学生发放纪念册时,居然没有一个人双手接、没有一个人“谢谢”。部长的脸色越来越黑,导师几乎要崩溃了,终于一个学生尊敬的向部长“谢谢”,部长立即笑着问了该学生的姓名。实习结束了,只有该学生被部里留用。众优秀学生皆不服,导师乃讲明利害——众学生恍然大悟,从此有了大批“品学兼优”的新新一代大学生。我不知道,在我记忆中小学生都接受过的道德教育怎么就被大学生丢了——在就业利害环境里教育出来的“品学兼优”大学生是不是已经“狸猫换太子”了?!所以,大学生问题的关键就是大学生这个原本的“太子”早已经被这个社会掉包成“狸猫”了!从中获利的是“皇宫”里的“妃子集团”,被伤害的是大学生的亲生父母——我身边的许多普通大学生,居然认为依靠父母娶妻养子购房消费天经地义,在花天酒地的时候不知有没有想到含辛茹苦的父母在如何支撑这个辉煌的时代?;而那些艰苦独立的青年反而因为稍显沉默成为城市潮流嗤笑的对象——也许没有人承认,可实际就是这样!
大学教育大失败
第一失败:大学不是把普及高等教育作为提高全面素质、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是变成了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这样的大学,教育已经排在了经济建设之后,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离开大学,关心的只有一个字:钱!当大批的大学生投入大量的金钱之后,没有得到追求的回报,必然造成矛盾冲突。所以,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接受大学教育,并且其费用便宜,就可以从根本上化解当前大学生入学前和离校后的经济投入回报矛盾,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不再和就业是一种必然的单线关系,而成为一种普及的平台!继续扩大高校招生和降低高校收费不仅仅是大学生的需要,更是国家、社会的需要!
第二失败:大学教育把利害关系放在了第一位,而把真才实学放在了第二位。其实这个失败不仅仅在大学存在,中小学同样,而根源在家庭在社会。“素质”是一个很复杂的形容词,不能用100分代表、不能用能歌善舞代表、不能用听爸爸妈妈领导的话代表、不能用口才演讲好组织能力强代表、不能用朋友多代表、不能用机灵成熟代表、甚至不能用优秀代替。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最需要的是两种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专业的文化技术。而由于经济发展的火热、社会风气的浮躁、个人欲望的膨胀造成“素质”变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能耐本事——这不是大学生的错——但是大学生要为此买单——不是你就是他。
第三失败:大学教育是经济的傀儡。如果比较我国的大学和世界著名大学,就会发现:名校是经济服务教育而我们是教育服务经济(近两年,高校、学术、科研丑闻增多同样为我国GDP增长竞争力下降贡献不小)。再比较我国大学生和欧美大学生发现:我们的大学生毕业了,还和入学前一样和家庭连着;而欧美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和家庭分开了——近来,流行的少年学习打高尔夫骑马从小培养贵族,可以最好的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失败了——连小孩子都这素质了,还能要求大学生多好?!既便社会很努力的弘扬优良的精神风气,在汹涌的大潮中,也是风雨飘摇一叶扁舟。
第四失败:大学文凭不顶用,没有文凭又不行——所以,先有真的假文凭,后有假的真文凭。不用上一天学,照样可以在网上拥有正儿八经的学历文凭——大学多文凭多:多产多销吗——在网上查文凭学历简直就是教育改革的画蛇添足!哪位专家的发明啊?要不要把小学中学的文凭也放到网上查一查啊?可笑!
我只能说大学生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大学生和大学生家长是这个时代财富聚集的第二批奉献者(第一批是民工)。虽然和国有资产流失相比,温和了许多,但是更广泛,整个社会的阶层开始明晰:超越大学生的阶层成为这个时代的少数精英人士,普通大学生为这个社会的时代进步奉献自己的青春耗尽父母的积蓄之后,重复着父母的生活。需要解释的是:“超越大学生”不是指学历的超越,相反,少数研究生会更惨,付出的更多,得到的更少。这里的“超越”是指对社会对生活对经济的掌控能力,所以,上大学不是目的,仅仅是一条途径;“重复父母的生活”也不是指现实生活的重复,毕竟时代进步了,我们的生活改善了。这里的“重复”是相对于社会时代的。
强是强者的通行证、弱是弱者的墓志铭!——大学生也不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