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萌:绝大多数知青在农村并没有大有作为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19:34
 刘小萌:绝大多数知青在农村并没有大有作为http://news.QQ.com  2009年08月15日14:29   腾讯嘉宾访谈    我要评论(52) 第 1 2 3 4 5 6 7 8 9

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知青史》作者刘小萌博士做客腾讯,解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来龙去脉。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掀起初澜,文革期间形成席卷全国高潮,落潮于70年代末,波及近1800万城镇知识青年,而涉及的返乡农村知识青年则更多。这场旷日持久、声势浩大的运动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也对广大农村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它是共和国历史的重要篇章。日前,腾讯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知青史》作者刘小萌做客演播室,讲述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80年代以来已经20年了,就国家的角度来讲,没有就上山下乡运动做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不过这个也并不奇怪,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一些重大的事件,重要人物,都还没有结论。邓小平也说过,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所以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刘小萌

对上山下乡运动发生的原因,各界有有不同的看法。刘小萌认为,这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现在国内外的主流看法基本上都认为就业压力是推动知青运动的根本动力,但他认为,在承认就业压力是一个主要因素前提下,也不能否认它有别的因素。比如人口压力,另外还跟毛泽东那一代领导集体的政治理念有直接关系,“山下乡运动延续将近20年,它是一个中国特殊体制病下的产物。”

作为一个知情,刘小萌也一分为二地评价了他们对农村的历史贡献。他认为,知青运动对农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方面,1700万城市青年到农村,很大一部分是到边疆和偏远山区,或多或少的对当地带来一些新鲜的文化成份。“但这种影响跟一代青年所付出的代价、农民付出的代价、国家付出的代价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1700万知青在最好的年华中断了正常教育,这种损失无论对于个人来讲还是国家发展来讲,都是不可弥补的。”

国家最初安排知识青年下乡的初衷,一为缓解城市压力,二为促进农村发展,遗憾的是,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幻,口号也从“传播知识的种子”变成后来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事实表明,绝大多数知青在农村耗尽他们的青春岁月的同时,并没有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历史证明,“决定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不是靠简单的多少人口的投入,甚至是有多少文化的青年的投入,而是制度。”刘小萌说,在当时的现实下,一代人的付出都被大大打了折扣,个人的力量,或者一个小群体的力量对抗不了、克服不了那种保守的、左的制度对人的创造力、生产力的束缚,很少有人能超越时代。

由于青春被蹉跎,进入新的时期,知青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他们中的不少人取得了令人尊敬的成就,一代人早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但绝大多数普通知青的命运依然让人感慨,从“下乡”到“下岗”,短短六个字,就可以概括他们的坎坷人生。

访谈内容导读:

知青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

国家制定了长达15年的长远规划

上山下乡运动与当时经济形势密不可分

知青与知青之间存在很多现实差距

  “老三届”是新中国红色教育最成功的一代

  绝大多数知青到农村并没有“大有作为”

  从下乡到下岗是绝大多数知青的人生轨迹

  当代人写当代史有自己的局限 寄望于年轻人

[1] [2] [3] [4] [5] [6] [7] [8] [9]
转载到QQ空间
】 【手机看新闻】 【新闻订阅】 【新闻论坛】 【  】【发表评论(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