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下海盛行引疑虑 政府监管待加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0:43
美国政界和商界从来都关系密切,因此,华盛顿政商之间的“旋转门”一直都在旋转。今天是政客,明天就是商人;今天是说客,明天就是高官。7月10日,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董事长鲍尔森正式出任美国财政部长,而副国务卿佐利克则于此前三天离职加入高盛。这一进一出,就是“旋转门”现象的生动写照。
尽管“旋转门”让政、商、学等各界间的人才得以充分流动,使政府管治更具活力,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卸职后,或受雇于企业,或充当说客,凭借之前任职政府时打造的关系网为新东家,也为自己谋取利益,其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监管漏洞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担忧。
高薪诱惑 官员弃政从商
行政部门的官员常常跳槽加入私营企业,成为主管、顾问或说客,利用在政府工作时建立的内部关系赢得政府合同或政策优惠。高薪是主要原因,跳入私营企业后,这些官员的收入与在政府比常常高出十倍不止,难怪大量官员纷纷下海。
《纽约时报》日前就针对国土安全部门的这种情况连续两天注销大幅调查报道。据报道,从2001年成立至今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国土安全部有超2/3的最高层级官员“弃政从商”,至少有九十多位官员跳入与安全产品相关的私人企业。
“旋转门”现象在游说业中更加普遍。据统计,大约43%的前国会议员卸任后到游说行业任职。从1998年至今,至少2200名前政府雇员成为说客,包括273名白宫工作人员、250名议员或部长级官员。比如前内政副部长格利勒斯以前就是煤矿企业的说客,后来变成政府高官,之后又离开政府重操旧业。而国会四成退休议员在为游说公司工作,平均年薪五十万美元。
当然,还有被称之为“反旋转门”的私营企业商人跳入政府占据要职的现象。比如华尔街与华盛顿之间的“旋转门”就开关频繁。从罗斯福时代任战争物资供应局局长的温伯格到在第一届列根政府任财政部长的里根;从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长鲁宾到新财长鲍尔森,从华尔街步入仕途者层出不穷。
仅就行政部门而言,由于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旋转门”现象难以避免。一方面,政府可以藉此吸纳到外部精英。例如,新财长鲍尔森是金融界公认的翘楚,他在白宫几度劝说之下,才下定决心放弃优渥显赫的职业生涯加入政府,其志在为国效力、回馈社会。
另一方面,政府官员进入商界,可以加强商界对政府运作和政策的了解,在政党轮替时,更不得不藉此谋生和沉潜,等待卷土重来的时机。例如,现任白宫幕僚长博顿在共和党夺回政权之前的八年中,有五年栖身高盛。
改革滞后 监管漏洞难堵
但是,“旋转门”也创造了种种官商勾结的机会,丑闻时有发生,人们对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也越来越担忧:面对私营企业高薪的诱惑,议员和政府官员在行使职权时能否做到公正?政府官员摇身转变为说客后,利用之前建立的私人关系网和掌握的内部信息捞钱是否合适?跳入私营企业后,前政府人员是否会泄漏采购机密或利用关系为新雇主参与政府采购创造优势?
美国政府在这方面曾出台过一系列公务员离职就业的限制条令。1979年美国出台了《政府道德法案》,1989年又通过了《政府道德改革法》等。这些法令对离任后政府人员设立了“冷却期”的规定,禁止其在“冷却期”内进行游说。
1996年,国会还颁布了《采购诚信法》,规定管理十万美元以上项目的官员,受到供货商提供工作机会的邀请时,必须拒绝并立刻通知有关政府部门。对曾管理一千万美元以上采购项目的官员进入相关企业服务,必须要在一年以后才能接受企业薪水。此外,如果向新雇主泄漏采购机密,前政府雇员应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由于宪法规定,人民拥有向政府请愿申诉的权利,因此美国在管制游说活动和维护人民自由权利之间时常陷入两难境地。此外,对道德问题的调查总是旷日持久,而且道德法案的本身也漏洞极多。比如法案对卸职官员为私营企业游说时限有所规定,但劝募资金却不在受限之内。很多公司就冲着这点大下赌注。
与此同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政府官员也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比如有些官员自身受到“冷却期”的限制,却利用其它不受此限制的下属进行规避。类似的手段不胜枚举,包括不直接在合同上签字,利用离职法令中对薪水和合同额的限制钻营等。
国会目前在酝酿通过新一轮的法令,以期更好地堵住这些漏洞。比如众议院的《行政机构改革法案》(H.R.5112)里,提出了将某些条款中的一年冷却期扩大到两年、取消一千万美元合同额的限制、以及扩大政府道德规范办公室的权则范围等新措施。
虽然如此,很多分析家及媒体还是评论说,合法不代表合适,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在道德上是不应该的。法律无论如何制订都有可能产生漏洞,面对高薪的诱惑,真正做到禁止“旋转门”带来的腐败现象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