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选择:财富最大化还是幸福最大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2:45

----徐景安在天津滨海大讲堂演讲


今天非常荣幸能来滨海大讲堂给青年朋友们演讲。为了使我的演讲有针对性,我想请大家配合一下。

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现在只考虑赚钱,从来没有考虑过幸福不幸福的问题,请举手。噢,只有一位老同志举手。大家是不是真的对幸福问题作了考虑,我想未必,应该是不太好意思承认。

第二个问题,既要财富又要幸福的,请举手。哇,全都举手了!财富、幸福都要。没错,对!

第三个问题,财富最大化和幸福最大化,其中选一个,选择财富最大化的,请举手,很少!选择幸福最大化的请举手!哇,几乎全部!我为滨海新区年轻朋友们的悟性鼓掌!

值得反思的头号大问题

为什么提出财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与选择的问题呢?我认为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国家,以至于全人类都要思考和选择的头号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选择将决定每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未来。专家学者有个偏好总是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说成最重要的,如王婆卖瓜吆喝最好一样,我也是如此。那么,请看我讲的有没有道理?

中国现代化、世界现代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追求资源有限条件下的财富最大化。搞改革开放,发展是第一,GDP为目标,就是追求财富最大化。对民众来说,要先富起来,将挣钱放首位,也是财富最大化。30年改革开放,进入了物本位的时代。改革开放前,阶级斗争为纲,以政治为本位。改革开放后,经济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以物为本位。我国GDP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位,民众生活普遍改善,在追求财富最大化的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中国人并不幸福。1亿人有心理问题,1600万人有严重精神障碍,超过脑心血管、肿瘤成为第一大疾病。每两分钟自杀9人,其中8人未遂。18岁-35岁的年龄段,自杀成为死亡的第一原因。就在上个星期,中国传媒大学一对情人跳楼。这说明什么?财富增加了,人并不感到愉悦。钱挣少了,为没挣到钱而郁闷;挣到钱了,为疲惫而郁闷;钱挣太多了,为花不完而郁闷。赵本山说的,人没死钱花完了郁闷,人死了钱没花完也郁闷。看看周围,老人有老人的困惑,小孩有小孩的困惑;穷人有穷人的困惑,富人有富人的困惑;老板有老板的困惑,员工有员工的困惑;男人有男人的困惑,女人有女人的困惑;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困惑,乡下人有乡下人的困惑。

再看世界。越来越的学者对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现代化提出质疑。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3月19日发表文章说:“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虽然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幸福并未增长。因此,加速经济增长并非值得我们为之作出巨大牺牲的目标。特别是,我们不应该牺牲最重要的幸福源泉,即人际关系的质量。在追求效率和生产力增长的名义下,我们在这方面已作了太多牺牲。”“什么是进步?当前危机要求我们必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进步意味着苦难减少,幸福增加。进步并不意味着创造财富或革新,它们有时是管用的手段,但绝非最终目标。”近几年来,幸福成为了世界的热门话题。提出幸福管理学、幸福经济学、幸福政治学,还有以国民幸福总值GNH来代替GDP。这都意味着世界正探寻一条新路,这就是追求幸福最大化。可是我们在幸福问题上的研究是滞后的。我国绝大多数学者与民众认为,幸福只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张三认为幸福,李四认为不幸福。同一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也不一样,生病了健康是幸福,饿了吃馒头是幸福,没有钱有钱是幸福。所以幸福没有办法度量,研究幸福没有意义。可以说中国的理论界和中国的民众对幸福的认知是一个水平。执政当局对幸福问题的认知更缺乏,一方面坚持发展为第一,经济为中心,GDP为目标;另一方面又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前者是物本位,后者是人本位。前者是财富最大化,后者是幸福最大化,可以说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今天到了反思与选择的时候了。

追求财富最大化此路不通

作为当今世界潮流的全球现代化,就是追求财富最大化。美国在前面走,中国、印度、俄国在后面跟。美国显然走过了头,美国人100元收入,要花133元钱,百姓借钱、企业借钱、国家也借钱,加起来53万亿美元。美元印的太多,造成大幅贬值。于是提高利率,原来按揭买房的,就卖房子,你卖我卖,你抛我抛,像井喷一样的爆发,这就是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其实这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危机,人人超过支付能力,过非常好的日子,利用世界以至子孙的资源来维持高消费,这是不可能持续的。然而,美国的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全世界的榜样,这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

美国过去的危机是需求萎缩造成生产能力过剩,东西卖不出去,马克思批评为资本主义的周期危机。而这次危机是需求过度膨胀造成的危机。我们中国与美国不一样,我们不是需求过旺,而是需求不足。目前还有10%的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70%的人实现了小康,但医疗、教育、住房问题没有解决;还有10%的人虽然有了一些积蓄,但同样面临医疗、教育、住房的压力。只有10%的人比较富裕,其中极少数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因此,对中国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有着追求财富的巨大动力。所以,政府强调发展,民众重于挣钱,有一定道理。但是,中国能不能继续走发展第一,挣钱第一,财富最大化的路呢?这已经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与人关系的恶化,贫富扩大、犯罪严重;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自杀率趋高,精神障碍严重。如果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三大矛盾更加恶化,中国人不会幸福。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13亿人都走物本位的路,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是走不通的。中国的农民永远不可能过城里人的生活,大多数城市永远不可能像北京、上海、深圳那样,大多数民众都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更不能成为亿万富翁。我这样说,不是反对追求财富,每个人可以为致富而努力,有条件、有能力的可争取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是绝大数人当不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这是铁的事实。那怎么活法?还有什么奔头?这是国家在价值理念上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可是,今天全社会给出的答案是,除了财富以外,没有什么可追求的。对政府来说,增长是一切;对民众来说,有钱是一切,于是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这能实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吗?

幸福最大化是新选择

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实现幸福最大化,这是我们的新选择、新目标、新道路。这并不否定对财富的追求,但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说,财富在一定的时间段是一个定量,比如我们现在挣两千块钱,明年可以挣三千块钱,以后可以挣五千块钱,但是当下就挣两千块钱,是一个定量,幸福却是个变量。同样的财富,可以很幸福,可以比较幸福,也可以很不幸福。或者我挣两千块钱,不一定比你挣三千块钱的不幸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人均GDP现在是五千美元,将来可以一万美元,但是当下就是五千美元,这个地区、这个国家的人民肯定不幸福吗?道理很简单,财富是幸福的物质条件,但不是幸福的唯一,更不是幸福的全部。这就是幸福研究的课题,幸福是一门知识,是一门学问。

大多数人认为,幸福是主观的,不可定量,这个观点对不对?这只说了一半。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这没有错。但一个人为什么会幸福?这种主观感受从哪里来?它是人的重要需求满足带来的。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这个人一定是精神有病。人的需求不是随意的,带有客观性,是可以定量的。就像美一样,什么是美?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主观的,但美有内在的客观性,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产生美。所以,有美学。幸福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纯粹是主观的东西,还有客观的内容。所以幸福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是一门学问。

幸福是什么

我讲一下对幸福的初步研究。

人的本性是什么?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几千年来争论不休。其实,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说人是站立的动物,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有思维的动物,这都讲了人的表象。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动物吃饱就睡觉了,而人要追求幸福。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什么川菜、湘菜、粤菜,早餐、中餐、晚餐,人存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还有对情感、精神的追求。这就是人要追求幸福。人用工具、动脑筋,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幸福感有三大来源:

来自于物质层面的幸福。今天我吃了一顿美餐,应该说我很快乐,还不能说很幸福。物质层面的重大需求的满足,才能说幸福。比如说买了一套别墅,看着大海,哇,幸福感油然而生。这种幸福感是真实的,不能说是虚假的。这就是人发财、赚钱的动力。但物质层面的幸福感,是短暂的。你住别墅、看大海,时间长了以后就没有幸福感了,老看就没劲了。这就必须有新的刺激,不断刺激产生的幸福感是递减的。现代人吃的、玩的太多了,但总感觉不好吃、不好玩。物质层面的幸福感有可能是有害的,鱼翅、鲍鱼吃多了,就会犯糖尿病、血压高。所以,人单单追求物质幸福是不够的。

来自情感层面的幸福。这就是人和人真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信任、拥护、爱戴,都会带来幸福感。来自人和人的真情所产生的幸福感,要比来自于物质层面的幸福感长远得多、持久得多。而且多多益善,没有害处。更重要的是不会破坏环境、不消耗资源。现代社会恰恰忽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幸福。回家对老婆好一点,工作对同事好一些,服务对顾客好一些,并不难做到。你对老婆好、对同事好、对朋友好、对顾客好,人家也会对你好。这种幸福是很容易得到的,不需要算计争夺,不需要勾心斗角。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不去争取人人可以获得的幸福,非要去追求不易的幸福,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幸福呢?

物质幸福是要追求的,但不要忽略人与人的真情。你有一大堆钱,没有知心朋友,老婆不能沟通,与别人的关系很紧张。你这样活着有意思吗?活得有价值吗?活得幸福吗?我上面引的《金融时报》的文章作了这样的反思:“我们的社会已变得过于个人主义,有着过多的争斗,但共同目标不足。我们过度崇拜成功和地位,从而削弱了彼此间的尊重。”“我们越来越把个人利益看作惟一可靠的动机,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看作能最有效发挥他们才能的途径。这往往适得其反,通常无助于营造快乐的工作场所,因为地位竞争是一种‘零和游戏’的社会。反之,我们需要一个基于‘正和游戏’的社会。人类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混合体,但通常而言,相互帮助比勾心斗角让人感觉更好。”

来自精神层面的幸福。什么叫精神呢?人是要死的,总想生命怎么无限延长。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人希望永恒,所谓精神就是永恒,超越生命有限的永恒。人想永恒,就信教,这就是宗教精神。我做好事、做好人,将来到天堂,将来有来世,这就是永恒。我把孩子拉扯大,虽然死了,我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这就是母爱精神。中国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培养自己的孩子,这是对永恒的一种追求。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就是雷锋倡导的奉献精神。我的有限生命,通过奉献在许多人身上得到延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工作、提供服务,受到顾客的认可、尊重,也可以实现永恒,这就是敬业精神。日本有一个叫国家荣誉奖,给了一名邮差。他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地把信送到人家手里,为什么?当远方来信送到客人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渴望的情感,使他体会到邮差工作的意义。他在送信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实现了永恒。还有牺牲精神,你掉到了河里,我把你救上来,我虽死了,但我的生命在你的身上得到延续,所以叫重于泰山。

宗教精神、母爱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精神者永恒也。一个人超越自己生命的有限而实现永恒,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财富死不带走,权力过期作废,但精神是永恒的,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

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获得了永恒。孔子的思想承传了几千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人类永远纪念他们。那我们算什么,普通的农民、普通的员工,能实现永恒吗?永恒面前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永恒。只要你的生命存在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永恒。不要因为你的存在给别人带来痛苦,这样就没有价值、甚至是负价值。每个人都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首先给你的父母快乐,其次是老婆、孩子,还有你的同事、朋友、顾客……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一下,当你死的那一天,究竟有多少人在怀念你,又有多少人在恨你,加减一下,是正数还是负数?

天底下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是永恒,实现永恒就是幸福。我这样说,不是反对追求名、权、利。你能出名、当大官、发财是好事,比普通人有影响力,就能更好地造福他人、造福社会,同样可以永恒。

而出不了名、当不了官、发不了财的,也可以永恒。

怎么追求幸福?

我提了三个口号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

首先是爱自己。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不让人爱自己,说这是修正主义、资本主义。这是错误的,人人都是爱自己的。然而,你真的爱自己吗?什么才是真的爱自己呢?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思考的问题。

怎么是爱自己呢?

身心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现在许多人不爱自己,70%以上是亚健康,1亿高血压、5000万糖尿病。重要原因是应酬多、不锻炼,再加上抽烟、酗酒、麻迷。有不良嗜好的人会找一大堆理由,什么不抽烟、不喝酒白在世上混,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啊,等等。中国人的恶习,就是非要把人家灌醉。不搞到吐、倒不罢休。因此而醉死的、出事的不少。这就是欠理性的傻瓜行为。我劝在座的有这个恶习的改一改,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一定要锻炼身体。我长年坚持游泳,四季洗冷水澡,还打羽毛球、乒乓球、散步、爬山。我基本上做到了六十岁以前没有病,希望你们也能做到。要懂得一点养生之道,这也是做人的一门学问。女孩子喜欢美容,往脸上抹这抹那。其实这可能只有1%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心态平和、睡眠充分、运动适度、营养均衡。

说到精神健康问题。有人说,十九世纪是肺病,二十世纪是癌症,二十一世纪是精神病。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或者是积极思维还是消极思维?这里有半杯水,有的人很郁闷,只有半杯水了。有人却很快乐,还有半杯水呢!事物是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规划人生。每个人都要想想,我这一辈子怎么个活法?你们年轻人一定要有追求。英国有这样一个调查,小学时候问100人你有什么理想吗?10几个人说出理想,大多数人没想过。50年之后调查,凡是有理想的人大部分都实现了,而没有理想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实现。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有理想之后就能集中时间和精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就会做出成绩来。年轻人千万不能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尤其不要认为自己学历太低、职位不高就放弃努力。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成就,与学历、职位没有关联。孔子也只是一个民办教师,成了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实现价值。年轻人喜欢说实现自我,什么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呢?吃好、穿好、玩好,活得快乐、潇洒、刺激,是自我欲求的实现,但算不上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人的价值,是由满足了客体多少需求来衡量的。我们说一个人很伟大,一定不是指他住了什么房、开了什么车,而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给别人带来愉悦与幸福。当一个人感到他人、社会、国家、人类需要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回到母校,人家问他们什么是成功?比尔盖茨把话筒递给了巴菲特,让巴菲特回答,巴菲特想了一想说什么是成功?就是当你死的时候有多少人怀念你才是成功。今天每个人所在的岗位,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不要这也不满,那也怨气,这样的人生永远不会幸福。

其次是爱他人。真正爱自己的人,一定会爱他人。你给他人带来幸福、愉悦,自己也会愉悦、幸福。你不顾人家、损人利己,最后会得到报应,自己不快乐、不幸福。

爱他人就是:

孝敬父母。这是中国的传统道德。现在15岁至35岁的年轻人,自杀成为死亡的首因,这是为什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尤其是没有父母。一个独生子女,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他转。他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只知道得到,不知道付出;只知道被爱,不知道爱别人。如此自我,有一点点不满足,稍稍受一点委曲,就感觉生命没有意义了,就自杀了。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忘掉,父母的恩不能忘。自己要做到,还要教育好孩子。

亲近周围。和你朝夕相处的老婆、孩子、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同事、顾客,他们是你幸福的重要来源。你的生活,一半是家庭,一半是工作。把这两半的关系处理好了,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这就幸福了。不少人把升官发财、吃喝玩乐看作是幸福,把家人、同事、朋友不放在心上。有权有势有利时,称兄道弟、车前马后、奉承拍马、前呼后拥,一旦失势或者无利可图时鸟兽散,落得孤家寡人一个,这时才会想到真情的可贵。

博爱他人。爱父母,爱周围的人以外,还要爱那些不认识的人。中国人对认识的人一般还是比较讲情谊的,争买单、很谦让、讲礼貌,但一旦超出熟人的圈子,那就不客气了。而西方人相反,对亲人、熟人缺乏人情味,对陌生人却很乐于相助。这与西方的平等、博爱、人道的传统有关。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次汶川大地震显示的爱心,是博爱精神的体现。。

第三爱大家。我说的爱大家,与上面讲的博爱不同,不是爱一个个的个人,而是维护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即要爱集体、爱祖国、爱自然。这是一个人道德的升华。

怎么爱大家呢?

遵守公德。中国人讲私德,不讲公德,没有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就是两个人排队,也非要挤到前面去。很多国人喜欢乱扔垃圾、大众喧哗、争抢座位,到国外丢尽了脸。为迎奥运,北京派人维持排队秩序,这应该坚持下去。我国需要花很大功夫来训练国人、养成习惯。

保护环境。我认识一个在华的美国人叫路乞,他是著名的环保人士。他说:“要将自己家的客厅和花园,延伸到屋外的大街小巷,延伸到整个城市,整个中国,整个世界。要象看守自己的家一样保护好社会的大环境。”他倡导:每天做一件有利环境的事。他看到路上有垃圾就捡,找不到袋子时就放到自己口袋里。对照他的行为,乱扔垃圾者应该好好反省。

节约资源。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到少消耗一点、少浪费一点,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请客吃饭不要弄一大堆菜,尽量不要浪费。我家洗衣服的水,第一遍倒掉,第二遍留下冲厕所,第三遍倒回洗衣机用。一天下来可节约好多水。每家每户注意一点,可节约多少水啊!

需要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

一是权利和责任的关系。人人都有生存权、发展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社会要提供对人应有权利的保障。每个人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每个人也要承担责任。家庭中男人有男人责任,女人有女人责任,父母有父母的责任,孩子有孩子的责任。社会中,每个人根据分工的不同承担不同的责任。公务员的责任是维护公共利益,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老板的责任不仅是对企业负责,而是对利益攸关者负责,员工的责任就是敬业工作,对企业与顾客负责。可是现在一般都强调自己的权利,忽视自己的责任。维护自己的权利没错,但不能推卸应尽的责任。权利面前讲人人平等,责任是不讲平等的。乘公共汽车人人都有坐的权力,但为什么老人来之后要让座呢?这是责任。范跑跑说我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母亲的生命是平等的,凭什么大难之下我要救学生、救母亲呢?他否认了老师对学生、儿子对母亲的责任。传统社会强调责任、不讲权利,让人压抑,儿子要听老子的,老婆要听丈夫的,臣民要听皇上的。一个社会光讲权利、不讲责任那更可怕。要赚钱,可以往牛奶里随便加东西,这固然有政府监管不严的责任,但是人人都琢磨往里面加东西,管的过来吗?现在就面临这种局面,当官的、经商的、教书的、行医的、做工的,都把赚钱放第一,忘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你们在座的要结婚成家,男女双方都强调权利平等,这个日子就没法过。我扫地你就洗衣,我洗碗你就擦桌。女的说,凭什么我要多干家务。男的说,凭什么我要把钱交给你。人人都讲权利平等,不愿多担责任,这个家怎么维持?台湾妇女联合会为了保证妇女的权利,规定结婚以前签协议,什么事情男的做,什么事情女的做。男女双方的责任,是不可能用条文规定的。这样做,只能导致更多的纠纷与不和。

二是得到和付出的关系。我为什么与你结婚,要得到你的爱,你不爱我,我凭什么爱你?你先爱我,我再爱你,男女双方都这么认为,这怎么办?这里有一个误区,认为得到是一种爱,是一种幸福,不认为付出同样是爱,是幸福。你的母亲在家里辛辛苦苦做饭,等着你们回来,她在做饭的时候、看着你吃的时候,她有一种幸福感。一个人为心爱的人付出是幸福的。不光得到是幸福,付出同样幸福。只有这样,夫妻关系才会处理好,朋友关系才会处理好,工作的关系也能处理好。我们做工肯定要得到,得到工资,得到待遇,否则怎么生活?这是实现幸福的一个条件。但是我在工作岗位上付出,搞好服务,能够得到顾客的认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同样是幸福。干工作,不只是谋生,不是为了老板,而是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自由与约束的关系。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自由,不喜欢约束。我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愿意怎么玩儿就怎么玩,个性张扬,自由发展,这当然幸福。但是约束自己也是幸福,你不约束自己就会不幸。看到红灯不停,汽车撞上就不幸了!爱听音乐,喇叭声音太响,吵到人家,就会说你,你马上就不高兴了。一个人要幸福往往是在自由与约束中保持一个度,既要最大限度的自由,又要克制约束自己。现在年轻人网恋、网瘾现象普遍,虚拟世界不受约束,怎么干都行。但人最终不能脱离现实世界,不懂得约束自己,最后会不幸。茅于轼老先生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首先应该限制自己的自由,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要限制我的自由,限制你的自由还差不多。懂得约束自己,不侵犯别人,这个人一定幸福、一定自由。反之,不约束自己,老侵犯别人,这个人一定不幸、一定不自由。

四是内省和外省的关系。现代人比较愿意向外拓展,向外求幸福,但是不知道内省,向内求幸福。向外拓展,求利求名求权,固然可以得到幸福,但受到各种外部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不是你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内省,幸福的钥匙在自己手中。不能改变别人,可以改变自己。不能改变环境,可以改变心情。不能改变容貌,可以改变表情。女人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漂亮,但往往不懂得让自己变得可爱。男人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富有,但往往不懂得让自己变得可信。一个人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尤其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怨天忧人、责怪别人。“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不能一味地从欲求的满足与感官的刺激中找幸福,这种感觉在人的一生中总是短暂的,就像一个人需要有点调味品,但不能靠调味品生活,主要还是吃白饭、馒头。人际的和谐、内心的平和、精神的充实,是人幸福的主要源泉。

幸福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智慧、气度、心境、胸怀、艺术、战略、策略、方法、能力。当今世界与中国应对幸福知识进行启蒙与普及。为此我写了一个《21世纪幸福宣言》,有250多人签名,其中有著名学者茅于轼、周瑞金、辛子陵等,还有解放军的少将、副省级干部,也有中国儒学研究会会长、南京玄奘寺住持、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还有教师、律师、工人、农民、商人以及20多名80后的年轻人。签名者承担传播宣言、身体力行的义务和责任。

幸福最大化有没有操作性

有人说徐教授,你讲的不错,但是幸福最大化太虚、太空了。财富最大化多好操作啊,打工、经商、炒股,如要走邪的,那办法就多了去了。怎么追求幸福啊?幸福哪里找啊?从哪儿下手啊?

大家举手,幸福也要,财富也要,这很对。但确实存在幸福第一还是财富第一的选择。很多人往往选择了财富第一,而以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如茅老所说,用毁坏良心的手段去赚钱,又用毁坏健康的办法去花钱。或者不顾身体健康去赚钱,又不顾身体健康去花钱。真正树立了幸福第一的理念,很多问题就找到了处理办法。比如我过去与妻子常常争吵,我是读书人,喜欢争一个“理”,而老婆说,女人是不讲道理的。所以,这个矛盾就解不开。后来我开悟了,家庭第一位的是幸福、愉悦、快乐,而不是理。只要不是大是大非,没有必要争,而家庭里没有多少大是大非,大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有什么必要争呢?理念问题解决了,矛盾迎刃而解。家庭很多问题就是从理念偏差而起,男人把挣钱放第一,不顾妻子的情感;女人把占有放第一,不顾丈夫的感受;对孩子把分数放第一,不顾孩子的意愿。我的一个朋友是天财投资公司总裁,他制定了家庭成员快乐最大化计划。第一善待自己,少吃油,少吃盐,把三脂降下来;第二善待老人,当老人有意见时无过错道歉,要倾听老人的意见,尤其要给老人说话的机会。第三善待孩子,家里贴满了孩子的奖状,有的是学校奖励的,有的爸爸妈妈给的奖励,“鉴于儿子下午两点钟把房间打扫的很干净,特予奖励。”采取表扬孩子,让孩子快乐的办法,帮助孩子克服不爱打扫卫生的缺点。朋友来家之后首先参观这些奖状,儿子当然开心了。

我是深圳市农产品公司的文化顾问,将提高员工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确立这个理念后,该公司搞了员工幸福指数调查,问卷分为员工工作、员工利益、员工发展、员工情感和员工生活五个方面,由员工无记名填写满意不满意。一是全面真实地了解员工的感受,二是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三是作为考核工作的尺度。我正在找一个城市作试点,以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改革目标,这样改革就有了方向、动力,从民众哪里不满意、哪里不幸福改起。民众最不满的是分配不公、民意不畅、腐败严重、治安不好、环境污染、道德沦丧,那就一项一项制定方案,征求民意,组织实施。这就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落到了实处。所以,幸福最大化,对于个人、家庭、企业、国家来说,都是可以操作的。

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