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信任司法渐成普遍社会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02:30

不久前,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采用视频、图文两种方式全程网上同步无延时直播,百姓在家中点击鼠标即可“亲临”现场。曹璐/摄

“司法要追求看得见的公正,能感受的高效,被认同的权威。”

“努力构建‘服务型司法’。不仅是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水,更要让人民群众打一个公正高效便捷的官司。”

“法官不能做法律条文的‘复印机’。”

8月10日至14日,全国法院大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研讨班在河北省北戴河举行。围绕“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实践,40余位大法官聚集一堂,相互切磋,他们的声音中有5个“高频词”——

① 贴近民众

司法越贴近民众,人民就越信任司法。

研讨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提出“人民法官要树立‘平民意识’”,引来各方关注。

他说:“不论案件标的额是大是小,不论案情是繁是简,不论当事人来自外地还是当地,都以真诚态度尊重当事人,都本着良知和正义适用法律。”

“司法要走群众路线。”大法官们纷纷表示,要吸收群众智慧化解矛盾,运用群众语言裁判案件,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司法。

司法协理员,成为江西审判机关聘任的“好帮手”。他们分布在各乡镇、村和社区,参与调处纠纷、指导群众诉讼、协助裁判文书送达等。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忠厚说,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倡导用群众便于接受的方式处理法律实际问题。

今年2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做客“浙江在线”,通过网络视频与网民面对面交流。前不久,该院3名民庭庭长也先后在线交流。齐奇说:“我们要学会敢于直面公众,积极公开正确信息。不仅要说法言法语,还要学会说诚恳的话、平等的话,建立起亲民、实在的话语体系。”

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但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官仅有300多名。今年起,法院系统定向招录、培养少数民族法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认为,不仅需要精通法律和富有庭审经验的法官,更需要那些在感情上能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法官。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康为民十分看中“司法亲和力”——要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为此,湖南省各级法院全方位便民:远程立案、巡回办案、诉讼指导、风险提示、司法救助……

② 提升公信

“当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坦承自己的担忧。

他认为,提升司法公信,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同步推进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当下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各种因素,全方位、多角度采取措施。“对人民法院来说,首先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

去年6月,上海启用全市三级法院的法官业绩档案,全面反映德能勤绩廉。目前已有超过3.3万人次使用该档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表示,在加强思想教育和廉政建设的同时,应更注重量化考核法官业绩,管好队伍,提高公信。

去年8月,重庆法院对涉诉信访实行“有理推定”——只有经审查无理后才能认定其无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认为,这个“理”,不单是法理,还应包括情理、道理。“法官要站在群众立场,用真心真情对待和解决涉诉信访。”

在辽宁,每件案子都被要求附上监督卡,当事人在结案后可自愿填写对办案人的评价,记入其考评档案。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振华说,要将法院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拓宽群众监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