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猛料制造工厂《纽约时报》编辑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30:59
走在纽约西43街的众多摩天大楼中间,你或许不会注意到229号这幢浅灰色的老式建筑。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座大楼正门上方有幅别具一格的浮雕,图案中间是地球,一男一女分别坐在两边,古希腊式的打扮,女人手中拿着纸和笔,男人则握着弓箭,让人联想到“口诛笔伐”这个成语。浮雕下面刻着一句话:“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所有合适印刷的新闻)。这里就是历史悠久的美国第一大报——《纽约时报》总部所在地。
大厅内古朴典雅  编辑部不许拍照
“报导所有合适印刷的新闻” 是《纽约时报》著名的宣传口号,报社在43街229号安营扎寨已经90多年了。铜框的玻璃转门上镶着古体的“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几个字,跟《纽约时报》的报头一模一样。每天5000多名员工从这道门里进进出出,一些猛料新闻通过这道门传向世界各地.但这道大门里面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为了揭开这个秘密,记者走进了《纽约时报》总部的大门。
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公司奠基人奥克斯的铜像,上个世纪初,正是这个来自田纳西州的小报编辑使《纽约时报》起死回生,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从此公司历任掌门都奥克斯家族的后代.目前公司董事长兼《纽约时报》发行人是53岁的小阿瑟·苏兹伯格。
来访者进入《纽约时报》后,先要在大厅登记,然后在被访者的带领下,才能进入大楼。所谓的大厅,面积不过100多平方米,但整个装潢都呈深色,显得古朴典雅,很有历史的沉重感。参观《纽约时报》的来宾,都被告知不允许在大楼内拍照,惟一例外的是,可与奥克斯铜像合影,可见他在《纽约时报》的地位非同一般。

《纽约时报》总部大门
编辑开会像“菜市场”  巴格达时间成了标杆
在美国,《纽约时报》也被称为“档案记录报”,因为它报导全世界的新闻。可想而知,每天哪篇文章上头版就成为各部门主管争论的焦点。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报社三楼的一间小会议室。
副总编辑克莱格·惠特尼说:“我们每天在这里开三次碰头会,第一次在早上9点布置任务。第二次在中午12点汇总消息。第三次在下午5点安排版面和定稿,同时决定上头版的新闻。”通常情况下,有20多位负责国内.国际等版面的主编参加中午碰头会.作为执行副总编,惠特尼每天要审阅所有的新闻,他告诉记者,开碰头会时,他就像到了一个菜市场,负责人们千方百计地想把本部门的文章卖出去。大家唇枪舌剑的目的都是想上头版。
跟美国其他媒体相比,《纽约时报》最大的特点是非常重视国际新闻,国际部共有35名编辑,总共负责14个版面.迄今为止,,《纽约时报》 仍是美国大报中刊登国际新闻最多,而且国际新闻几乎天天能上头条的报纸.有时候头版上的国际新闻达三四条之多。
在《纽约时报》总部,记者有幸看到了该报的创刊号,在头版中,国际新闻占了很大的篇幅,不仅有欧洲的新闻,还有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新闻。可见早在创刊伊始,该报就把目光扩展到了全球各地。
走进国际部的办公区,记者发现大厅墙上挂着12个时钟,分别显示世界不同地区的时间。有意思的是,在原先印有“莫斯科”的钟表下面贴着一个手写的“巴格达”,而且表针也已经调到了巴格达时间——看来对《纽约时报》来说,巴格达的新闻价值已经超过莫斯科了。

《纽约时报》编辑部
走廊记录新闻大战  “9·11”照片挂门口
位于11楼的“名记走廊”是《纽约时报》的一大亮点,50多米长的走廊上挂着历年来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该报记者的巨幅照片、事迹和得奖记录。到目前为止,《纽约时报》已经获得了113个普利策奖,在美国的新闻媒体中是最多的。
第一个镜框里展示的是最早的一份普利策奖,它是奖励《纽约时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翔实的报道。走廊上出现的第一张女记者照片属于安·麦克科米克,她得奖的时间是在1937年。沿着“名记走廊”一路看下去,历史一幕接一幕在你眼前回放.从泰坦尼克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离港,到冒着滚滚浓烟的世贸双塔.或黑白或彩色的新闻照片无声地展示着一件件重大事件,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震撼。
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张新闻照片聚焦在一个巴基斯坦小女孩身上,她孤零零地依偎在断墙边,身上的裙子又大又旧,呆呆地望着远方。夕阳在孩子身边的墙上投射下另外三个单薄的身影。这张照片是2002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得主。
在外人很少能进入的公司董事会会议室,记者看到一份报道“9·11”恐怖袭击的报纸被挂在门口最醒目的位置上,世贸中心双塔在烈火中燃烧的照片占据了整个头版。会议室四面墙壁上挂着200多幅名人亲笔签名的照片,它们多数是名人访问《纽约时报》总部留下的:卡特,老布什和克林顿都曾挥毫留念.但最吸引人的还要数那些黑白老照片:丘吉尔、曼德拉、约翰逊……
副总编崇拜中国  透露手下们收入
因为有共同语言,记者参观时跟《纽约时报》的同行交流起来非常方便。副总编惠特尼曾在1980年和2001年两次来到中国。说起20年来中国的变化,惠特尼连用了“非常”:“非常大”,“非常了不起”。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至今保留着当年在曲阜参观孔庙的门票。我儿子更厉害——干脆到曲阜教英语去了!”
惠特尼还告诉记者“多样性”将是《纽约时报》未来发展的重点。在讲怎么做到“多样性”时,他列举了一串数字:“《纽约时报》目前在美国有35家分社,在国外有28家分社、50个记者站,其中有3个分别设在北京、上海和香港。”
“《纽约时报》是怎么抢新闻,挖猛料的?”记者道出了这个一直想问的问题。惠特尼以前也是记者,谈起此话题立刻来了兴致,他说:“《纽约时报》新闻部内的编辑和记者有1200多人。从工作性质上看,我们对编辑的要求高于记者,编辑有权对前方的记者提出采访要求,并对记者发回的稿件进行修改等.各部门的编辑和记者都是一对一地进行合作,对重大新闻进行跟踪,随时更换版面,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详尽的内容告诉读者。”
至于工作人员的薪水,惠特尼透露刚到报社的新手年收入在6万美元左右,中级记者、编辑年薪约为14万美元,高层领导年薪可达30万美元。这个价码不但跟美国其他行业比算高的,而且跟其他报社相比也是高人一等。
新闻链接 从小报变媒体航母用了150年
《纽约时报》原名《纽约每日时报》,创刊于1851,创刊人为亨利·雷蒙德和约翰·琼斯。在三楼的编辑部入口处,记者看到第一张《纽约每日时报》的原件。有点泛黄的报纸除了没有照片外,已经很像一张大报的模样了,这在150多年前是很了不起的。
亨利·雷蒙德在美国新闻媒体的发展中是位有影响的人物,他在1856年组建了美联社。《纽约时报》1859年9月14日改用现名,该报创刊时是一家不大的报纸,1869年雷蒙德去世后,《纽约时报》每况愈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报社濒于破产。
1896年犹太人奥克斯买下《纽约时报》,并采取薄利多销和增加报纸内容等办法,使报纸发行量扶摇直上,成为全美最大的报纸.在奥克斯的主持下,,《纽约时报》刊发了众多经典之作.当然,,《纽约时报》也出现过失误。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美国人对其权威性的认同。
今天,《纽约时报》的发行量约110万份,周末发行量为170万份。每份报纸一般为100版,售价1美元。星期日加上旅游、房地产、休闲等内容可出版200版。每天早晨,许多上班族在路边的报亭中,买一份《纽约时报》,利用乘地铁或公共汽车的时间,翻阅当天的新闻,这已成为很多纽约人的重要习惯。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