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08:53
 中国高储蓄率

  中国今天公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官方想要刺激个人消费的意图非常明显。既然政府想要我们花钱,不妨先来看看我们口袋里是不是真的有钱吧。

  从数据上看,中国的高储蓄率全球闻名,2008年甚至达到了51.3%,这个数据和美国等消费型国家对比迥异,2005年,美国的储蓄率一度出现负2.7%的记录,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储蓄率才逐渐回升,今年5月更达到6.9%的15年新高。

  不过这个创15年新高的数据和中国对比,仍然有天壤之别的差距,显见中国离消费型社会仍然相去甚远。

  但有个问题值得深究,为什么中国储蓄率这么高?为什么中国人就这么爱存钱?

  政府企业储蓄率飙升过快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储蓄率里有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和居民储蓄三个部分。中国储蓄率如此高,最大的功臣不是居民,而是企业和政府。

  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储蓄率与GDP之比基本保持在20%上下,但企业储蓄占比1992年是11.3%,2007年达到22.9%,同期政府储蓄,也就是公共部门储蓄从1992年的4.4%,提高到2007年的8.1%,也上升了近一半。

  这组数据意味着,这十几年来,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增速过快,才导致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说白了,企业和政府兜里的钱太多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企业赚的钱为什么花不出去?

  这个问题周小川曾经解释过——中国对投资领域的管制仍然太多。虽然中国在消费品市场几近完全开放,但工业与服务业领域的开放程度还是很不够,通信、教育、医疗、娱乐业等等行业,仍然对民营资本紧闭大门。这就造成了企业的“被动式储蓄”,并且也是企业高储蓄比例的一个深层原因。

  是什么锁住了中国人的钱包?

  明白了企业储蓄率为什么这么高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中国的家庭储蓄率也有20%之多,是谁锁住了中国老百姓的钱包?

  社会保障体系薄弱

  首先不得不谈的是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的因素。从数据上看,2008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政府的比重为7.5%,而德国超过55%,美国超过30%。

  简单点讲,中国政府对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太少,导致社保体系和欧美国家相比还很薄弱,普通百姓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老了也缺乏足够保障,使得老百姓根本不敢消费。这才是导致中国老百姓不敢花钱的根本原因。

  贫富差距拉大

  另外,收入差距拉大也是造成中国消费率走低,储蓄率走高的重要原因。富人和穷人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低收入者拿到100元花掉88元,高收入者同样拿到100元只花掉64元。而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二八效应”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钱集中到了20%的富人手中。

  消费信心低迷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信心低迷。老百姓为什么不敢消费?金融危机使得老百姓对经济前景悲观,那么自然就会倾向于银行储蓄,从而减少消费支出。

  消费支出过大

  与此同时,不断飙涨的房价、卫生、教育等花费,也在进一步打击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传统文化因素

  抛开这些因素,也要承认,中国人爱存钱有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因素。中国的高储蓄率与东亚地区“崇尚节俭,反对奢华”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许多拉美国家并不富裕但储蓄率却很低,居民们拿到工资后很快就消费了,这就是其中的文化因素。

  家庭结构制约

  另外,也有家庭结构的原因。中国人普遍家庭结构紧密,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等大量社会责任,随着中国步入老年型社会,家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这就决定了中国老百姓是看着收入来决定花钱的数量,而美国人是根据未来财富的增量来花钱。

  为储蓄率下降支招

  那么,如何让中国的高储蓄率降下来?

  最关键的就是“均贫富”,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把富人的税收通过财政杠杆转给低收入群体,从根本上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抑制不合理的收入悬殊以促进消费。

  另外,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大型企业,其收入近年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应当通过立法对这些企业向国库缴纳国有资产收益金做出规定。在个税方面,则应明显降低低收入阶层的税负,加大高收入阶层的实际税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认为,中国企业储蓄率过高,如果通过分红的方式,将企业利润转移给政府和民众,将对储蓄率降低大有裨益。周小川也表示,为了让民众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要让公众更多地分享企业的高收益”。

  政府的“还富于民”,在智库们看来,也是解决中国高储蓄问题的关键。政府不仅应对低收入群体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而且应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唯有吃穿不愁、后顾无忧,民众们才有可能松开捂紧“钱袋子”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