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历史是理论创造的源泉(摘要) 余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9:06:14

余孚:正确对待历史是理论创造的源泉---(原文甚长,故这里摘要作一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先确立目的,理论是为了目的的实现而建立起来的,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阶级,实现一个理想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成为他建设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耗尽他最后二十多年的精力所写的巨著《资本论》就成为先有目的,为实现既定目的而写作的典型。但是在马克思从事理论建设的40年(从1843年马克思转向共产主义到1883年去世),恰巧是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在经济上和自由与民主制度的建立上都是飞跃发展的时期,马克思一方面不能不承认现实,而另一方面又不能不按照他已经确立的原则前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的最终目的的必然实现。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完全脱离了欧洲历史的现实去从头脑中创造理论。

当马克思接近认真讨论最终目的的地方,就表现出“这一伟大的科学天才原来到底是一种教义的俘虏,”对于不符合他的规律的地方,他宁愿放弃事实,而不是去认真对待事实,不去考查“他的预设的规律是否是真理。”马克思认为他已经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用脚站立起来,但是马克思在建立他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时,他按照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的观念的运动,一模一样把物质的运动也同样发挥起绝对作用的地步,他的目的也和黑格尔一样,先有目的,而后有理论,理论是实现目的的工具。

列宁在革命前夕匆匆写成的《国家与革命》实际还没有写完,就放下去指导实际的革命斗争。这部对苏联具有指导意义的书不但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且按自己的想法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充分的发展。列宁十月革命以后实际领导革命的时间还不到五年,他已经发现他原来美妙的设想,从经济到政治,一个一个地都出现了问题,远不是他原来所设想的。苏联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使列宁在精神和良心上受到折磨,使列宁在痛苦中离开人间。由于时间的十分短促,列宁还来不及对政治的修正就已经病倒了,我们应当承认列宁有他伟大的一面。如果天假以年,也许苏联不是后来的那个样子。然而这不过是假设而已。

毛泽东在夺取政权以后二十七年的统治与列宁在不到五年的苏联的统治是全然不同的。毛泽东是严格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十分强调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并且彻底抛弃知识,贬低知识分子,并且在他二十七年的统治中使得上百万的知识分子遭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打击,并且彻底为建立个人的领导、权威和个人迷信而竭尽全力,他自比秦始皇和朱元璋,然而远远超过了秦始皇和朱元璋。毛泽东的技术革命是彻底抛弃科学和知识,彻底的农民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加人海战术,土法上马,大搞群众运动,大兵团作战。。。这是一次工农业生产的彻底破坏,也是马克思的不断革命的理论在我国共产主义革命中的一次真正的演习和实践,这场不断革命造成的是全国饿饭,许多地方饿死人,于是毛泽东的个人迷信也就开始动摇,党内的意见也越来越多,不能不在1959年7月召开庐山会议,讨论纠正。彭德怀的上书触犯了毛泽东的领导权威,损害了他的个人迷信,于是庐山会议从“纠左”立即转变成“纠右”,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被打成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取得了胜利,1960年继续开展反右倾斗争,实行更大的跃进,以至饿死的4000到5000万人,大部分是死在反右倾的1960年到1961年春上半年。毛泽东的绝对权威保住了,但是人心更加动摇,庐山会议成为一个转折点,为保持毛泽东个人的领导权威和个人迷信而斗争,从此以后就成为毛泽东的斗争哲学的核心。为保持毛泽东的个人迷信,一场更加彻底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终于在1966年开始了。

周恩来的死造成天安门悼念周恩来的事件和万人空巷地为周恩来送行,说明毛泽东的权威已经丧失,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毛泽东也就因此而结束了他的生命。
从列宁到毛泽东,应当说是马克思主义在农业社会的一场革命实践,说明马克思主义所能实现的只能是使落后的农业社会更深地陷入落后,推迟了这些国家向现代化的转变。十年动乱结束以后,我国从经济到文化、社会秩序、人际关系都遭到彻底的破坏,不能不进行改革,但是改革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我国继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现马克思所设定的社会主义目标,还是重新定位社会主义,在政治上,还政于民,在经济上,按照人民的要求,把人民的生活和就业放在首位,停止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速度。我国的改革所选择的目标仍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党和政府掌握着无限的权力,实际上就是党和政府的各级机关和官员掌握着无限的权力,权力越大,越要追求权力,于是在专制统治下所能产生的一切弊病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都产生了,而且利用改革开放的机会不断膨胀。

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已经成为权贵专政,我国的经济已经成为权贵经济。我国政府努力把国有企业打造得越来越大,争取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500强,但是我国三十年的改革没有打造出一个国际性的品牌,没有一个够得上是国际性的权威企业。在三十年的改革中,由于出口的增加,积累起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0万亿元的人民币的人民储蓄存款,但是我国虽然有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并不能购买到国外的优质资源和核心技术,我国所能购买的外国企业,都是那些本身已成为包袱而需要甩掉的企业,购买这些企业所造成的是巨亏。我国能够购买到的都是美国的国债、垃圾债券和落后的工艺,实际上我国对外投资成了外国打劫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人民所积累的血汗的手段。我国的巨大储蓄存款并不表示中国人民的富有,而是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养老,子女教育费和失业的保障等等,不能不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血汗钱,不但如此,当前失业问题十分严重,除了蓄积子女教育费以外,还要为将来子女毕业以后的失业作准备。我国的存贷差相差很大,储蓄存款利息很低,还抵不过通货膨胀的速度,储蓄存款实际上也成为政府打劫人民的一种手段。
以上种种说明,在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实行的改革开放实际是劫贫济富,而不是实现人民的富裕,什么叫社会主义,确实有必要重新定义。这样,我国的改革又回到在上一节开始所提出来的问题,改革的方针是为了实现马克思所设定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因此改革的理论是为实现这个预定的目的而设计,最终目的不能改变,为了实行这个预定的目的所设计的理论、方针、政策都不能改变,人们在历史的铁的规律这种必然性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历史的发展并没有马克思所设定的那样一个必然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历史是人民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逐步探索逐步实现的。这样的制度并不能通过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设计,或者照搬外国的制度,一步到位来实现,而应当根据我国自己的国情,通过人民的实践,采取有步骤的、逐步总结经验,逐步前进的所谓渐近工程的方式逐步实现。这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果能如此,中国共产党就可以浴火重生,真正受到人民的爱戴,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被人民选举为执政党。不至于到今天还不敢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