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倒楼处理:善始如何善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14:07
网易新闻 网易 > 新闻中心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上海倒楼处理:善始如何善终?

2009-08-06 11:57:37 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 跟贴 198 条 手机看新闻

开发商急于交楼,拒绝原地重建;政府提出“合法解决”,基本否定了“惩罚性赔偿”的可能。而对于业主,“团结起来打一场持久战”,成了他们实现“要回自己的房子”这一单纯愿望的惟一砝码。

开发商要把倒楼拆除建成绿地,“原地重建”渐成泡影图/本报资料图

从公共危机处理标本到解决方案搁浅

在最初的新闻热潮之后,上海倒塌大楼的业主们日渐感到“弱势”:开发商急于交楼,拒绝原地重建;政府提出“合法解决”,基本否定了“惩罚性赔偿”的可能。而对于业主,“团结起来打一场持久战”,成了他们实现“要回自己的房子”这一单纯愿望的惟一砝码。

8月5日,上海倒塌大楼“莲花河畔”业主老顾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上海市抢险指挥部在没有任何公告的情况下,下令建工集团进入倒楼现场进行清理。二十多名倒楼业主赶紧换上了统一的T恤,站上了附近一幢楼的顶楼,高喊“还我家园”。老顾说,一旦楼拆了,房子就更没影了,这躺着的大楼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此前的7月28日,当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一再强调上海倒塌大楼事件的本质只是民事纠纷(即合同纠纷)时,老顾懵了,当晚他召集业主们开会,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房子的事情麻烦了。

业主们一直认定,只有政府才能帮助他们要回房子。而市政府的定性——这是一起社会影响恶劣、性质非常严重的重大责任事故——曾一度让老顾对善后赔偿问题充满乐观。

尽管开发商一再强硬地表示要“依法”解决,老顾们依然认为“要回自己的房子”这一朴素的诉求能够打动政府。

不久前,辽宁一家旅行社打造了“史上最雷人的旅游线路”,“沈阳出发-华东五市+乌镇,赠送上海倒楼双飞六日游”,旅行社的广告语是:参观上海倒塌楼房,看世间人情冷暖,看史上最强豆腐渣工程,看官商勾结利欲熏心,看房奴人生百态。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该旅行社负责人称“游客目前的反响还不错”。

外界充满娱乐精神的“围观”丝毫不能为老顾们的维权之路带来轻松。倒楼距今已40天,老顾的乐观逐渐变成了郁闷:他要回房子的愿望,正越来越遥不可及。

“不要置换,只要重建”

开发商和业主的谈判,卡在了“是否原地重建”上。早在7月11日,开发商就已明确表示不会原地重建,而更让业主们灰心的是,这一意愿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7月28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6·27事故调查组组长谢黎明就表示,“正在对倾倒楼房进行规划调整的程序规范”。

根据开发商公布的赔偿方案,老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如果房子的现价由评估公司来决定,“评估价肯定是要低于实际房价(成交价)”,即便是开发商补了差价,照样买不回房子;如果是选择置换,倒掉的7号楼是整个小区内户型条件最好的,而尚未出售的楼盘都属于别人挑剩下的,置换本身就不合理。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开发商的这一赔偿方案却“无懈可击”,完全合法。“无论这个楼是倒了,还是被炸了,只要不能履行合同,就按照合同违约来赔偿。”这是政府的律师代表和开发商律师代表的一致观点。

这一赔偿方案还得到了法律专家们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不适格,“我们(法律界)私下也有过讨论,都对这个方案表示了认可。”

这一点让业主们情感上难以接受。老顾说:“如果连把大楼建倒了这样的重大过失,都不能给予惩罚性赔偿,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惩罚性赔偿?”这恰恰是北京著名维权律师秦兵的观点。

老顾得出的结论是:按照违约合同赔偿,怎么都换不回同等规格的房子。“所以我们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合同,原地重建。”

这一诉求,在法律上并非没有依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著名民法专家王利明指出:除非开发商有必须不重建的理由,否则业主可以要求开发商履行原地重建的责任。

开发商的理由看起来很打动人:将在7号楼原地增建公共设施或公共绿地,提升小区的品质。开发商和倒塌楼业主的关系之所以被形容为剑拔弩张,主要就是在原地重建这个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如果不能重建,必须给我们一个充分的理由。”老顾说。

老顾认为开发商有自己的利益算盘:重建将延误整个小区的交房时间,这又将是一笔高昂的违约金;而且如果业主选择了置换,还可以帮助开发商处理了未售出楼盘。置换对开发商而言将是一举多得的好主意。

业主们也站在政府的角度给出了分析:整个小区如果不能按时交房,未倒塌楼盘的业主们又会成为“问题”。

“斗争经验”

对于谈判的艰巨性,业主们做了充分的估计。7号楼302室的女业主施妈曾经做过动迁工作,她向业主们着重介绍了动迁中的“斗争经验”:首先派居委会大妈上门做工作,拉拉家常,态度很好;接着就采取紧跟措施,从早到晚一步不离;再往下就是通过单位领导施压;再接着家里电话就打不通了;最后一招就是强制解决。

施妈称,自己正处于第一步,上门做工作,尽管没有业主同意选择评估机构,但开发商还是亲自登门拜访了几户,“给人感觉他们一直在做工作”;而未倒塌的三号楼的年轻业主因为在国企工作,已经被领导找去谈过话,年轻人反问领导:如果是你的房子,你会去散步吗?领导只得建议:别过激。

业主们沟通不畅的状况也出现了。7月16日,莲花河畔业主们自建的QQ群已经无法登录,包括倒塌楼业主的和未倒塌楼业主的,都在同一天内无法使用,腾讯方面给出的答复是“技术故障”,业主们另辟蹊径,设立了新群,并实行严格的入群审查。

QQ群是平日里忙于工作的业主们最为便利的沟通工具,所有的讨论都会先在以楼为单位的小群里先讨论,再由两名代表拿到“骨干群”里汇总,每天处理群内的信息现在成为了在电脑公司工作的小林的主要日常工作。

老顾认为自己对于舆论把握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在开发商11日单方面抛出方案之前,老顾和业主们都在忙于闭门造车,形势的发展超出了老顾的预料,老顾开始意识到此时媒体已经很难传递他们的声音,“大部分的媒体都在宣传开发商的方案,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舆论阵地。”老顾现在号召业主们能尽量多上网,“把我们的诉求在网上公开。”

最近几天,老顾注意到了舆论的新动向,有媒体报道,倒塌楼业主中已经有12户向政府表达了接受赔偿方案的意向,而且12户中的大部分都是参与散步的业主。老顾认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27日晚上,老顾逐一给30户业主打电话确认此事,随后连夜在网上发表声明:我们30户业主并没有选择任何方案,我们还是坚决地要求,建立平等协商的对话平台,原地重建,确实不能重建,给出理由。声明中30户业主都签了字。老顾的判断是:开发商在利用舆论分化我们业主内部。

“合法”还是“托词”?

闵行区政府的律师代表将业主们的团结理解为“抱团,给政府施加压力,以争取谈判中的最大获益”,老顾对此并不避讳:除了散步,我们别无选择。

老顾坚持认为去市府散步的理由很充分:闵行区政府失信。原本在7月11日召开的沟通会,最终只有三户业主(政府的说法是六户,倒塌楼业主一共有42户)参加,这迄今为止,惟一的一次三方沟通会,事后各方均评价为“很遗憾”。

在11日的沟通会之前,政府临时提出一户只能有一人参会。业主们指责这是“各个击破,动迁的老手法”,会前派发的赔偿方案更是与业主们闭门造车出来的方案大相径庭,情绪激动的业主们集体拒绝参会。

在7月26日《大公报》围绕11日的沟通会刊登了题为“沪塌楼风波当以‘法’平息”的报道,报道选用了一张沟通会现场的照片,这张由闵行区政府提供的照片上,开发商、业主、政府代表济济一堂。细心的老顾立刻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这张照片是7月4日的沟通会,而并非11日的,11日根本没有这么多业主代表,这分明就是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沟通会场面。”老顾断定,这样的报道,背后用心良苦。

因为要直播,沟通会不得不开。坐在三户业主对面的是一字排开的十来位代表,分别来自于闵行区房管局、信访办等职能部门代表,政府代表律师和开发商代表律师。“即便只有三户业主,也吵得不可开交。”最终沟通会不欢而散。

“尽管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谈判仍陷入了僵局。”闵行区政府有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不无尴尬。

11日公布的这份被业主们嗤之以鼻的“倒塌的7号楼赔付方案”,尽管是由开发商提出,但其中却包含着闵行区政府的“心血”,“业主们体会不到政府的苦心”,闵行区政府律师代表张鹏峰对此很是“遗憾”。

事实上,从闵行区政府公布解决此次赔偿方案的原则是“合法、合情、合理”时,老顾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之前的说法一直是合情合理合法”,“解决这种重大事故,情理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

据介绍,做出这一调整的是闵行区委书记孙潮,他是一位被称为“有着法学博士头衔的知识型官员”,此次将“合法”提到了处理重大突发责任事故的首位,在闵行区也是首次尝试。

“以往政府在碰到重大突发事故时,习惯将情理排在首位,但政府的大包大揽,并不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张鹏峰对此的解释是:合情合理要以合法为基础。

而业主们对政府反感的理由更为朴素:经过政府首肯的方案,却最终不能让我们换回一套房子,这无论如何都在情理上难以讲通。在老顾看来,政府所提出来的以“合法”为基础,更多就是个幌子,“因为按照违约合同来赔偿,对开发商最有利”,“加之之前官商勾结的传言,我们有理由怀疑闵行区在偏袒开发商”。

7月25日下午,当老顾和业主们集体到开发商律师接待处时,之前宣称大开沟通之门的开发商方面竟然没有负责人出面接待。包括闵行区司法局局长在内的多位政府领导都曾建议开发商能够就赔偿方案对媒体做出解释说明,但开发商律师依然态度强硬,拒绝解释。闵行区一位政府人员分析,“开发商也和政府动起了脑筋,他们要把皮球踢给政府。”

当天下午,业主们唯一的“收获”,是在接待处打了一下午的扑克。

“团结是惟一的砝码”

如果不是上海市信访局局长亲自和业主们座谈,按照计划,8月1日的这个周六,老顾们仍然会到市政府门前散步。在倒楼事件的新闻热潮过去之后,“散步”成了日渐弱势的业主们心目中惟一有助于解决赔偿问题的方法。

按照之前的部署,这将是他们连续第三个周六到市府门前散步,这一次,老顾们有了更精心的准备:60件T恤,前面印着倒塌大楼的图片,后面是“重建家园”。业主们一致认为两千多块的制作费“花得值”,“这样显得更有声势”。

老顾觉得,前两次的“散步”效果并不很理想。18日第一次散步,老顾们背上贴了写着“还我家园”的纸,被市信访办的工作人员批评为“不合适”。25日,老顾将贴纸换成了胸牌挂在脖子上,上面印着倒塌大楼的图片和每一户的门牌号,老顾说:“倒楼的图片比文字好,但还是显不出气势。”

T恤还没派上用场,市政府的001号信访员就已经主动要求沟通了,政府官员解释说:与其让业主们去市府门前散步,还不如政府主动和业主沟通。

8月1日的座谈会,尽管在赔偿方案的内容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但老顾已“基本满意”了。老顾说:这是三十多天来,惟一的好消息。“第一次让市级政府面对面地了解我们业主的诉求”。

老顾将这次市信访局领导的主动接见归功于前两次的散步,他总结这两次散步的最大作用就是向政府传达了“我们很团结”的信息。

为了应对强大的对手,被推选为业主代表的老顾在第一次开会时就强调“团结”,倒塌的7号楼业主能联系到一起的总计30户,和未倒塌楼的400户业主相比,显得“势单力薄”,“团结是我们惟一的砝码”,这也是他在所有给政府提交的诉求报告中提出的第一条:所有谈判都必须首先经过集体协商。“这样做就是担心私下解决、搭便车。”7号楼的30户业主每人交了150元的活动经费。

在这个团队中,核心成员有6人,都有明确的分工:老顾是总策划;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老虞主要负责谈判,“主说”;丁阿姨负责谈判时的情绪控制,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该闹就闹;老王负责现场拍摄;老张和施妈负责文字工作。这些骨干们坚持每个星期至少要“喝一次咖啡”,而且费用自理,“不从经费里出,为了团结,一定不能让其他业主有任何微词”。

每次业主们开会,为了加强业主们情感上的凝聚力,施妈总要念一段一个业主自己写的“与家有约”,“两代安分守己的职员,所有的积蓄都贡献给我的新家,每个月的贷款几乎花完了我全部的工资,我想家是我最甜蜜的负担,公司的班车每天经过莲花路上的桥,我都会情不自禁向我的新屋子看一眼”。“念得大家心都很酸,特别团结。”施妈说。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孟登科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