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为何在法庭上一言不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50:53

张春桥为何在法庭上一言不发

http://www.denguang.com   2009-7-20 10:54

本文摘自:《大往事·纵横历史解密档案》  王文正/口述 沈国凡/整理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

张春桥为何在法庭上一言不发?

这个谜不但使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也使许多的外国记者和朋友感到不解。

一些国外的记者在评述时曾说,这是一个不愿回答任何问题和不愿为自己辩护的人。

而我作为当年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特别法庭审判员,却认为,这是一个在事实面前自认失败的人。

张春桥在法庭上的沉默,起码说明他认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是不会得到全国人民原谅的。

其实,在开始对他进行隔离审查初期,张春桥并不是这样,他还是张口说话的。对此,他曾写信给叶剑英元帅谈自己的思想。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受到“宠幸”时的张春桥

1958年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亲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带着一个人前来见毛泽东。

这个人便是张春桥。当时张春桥是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兼柯庆施的政治秘书。

不久后的1959年1月,张春桥当上了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仍兼柯庆施的专职政治秘书。

1963年以后,张春桥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

1965年后,张春桥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早在1958年,张春桥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

毛泽东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感兴趣,就批示在《人民日报》上刊登。

1958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这篇文章,并加了编者按:“张春桥同志此文,见之于上海《解放》半月刊第六期,转载于此,以供同志们讨论。这个问题需要讨论,因为它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张文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有一些片面性,就是说,对历史过程解释得不完全。但他鲜明提出了这个问题,引人注意。文章通俗易懂,很好读。”

我后来得知,这个编者按就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这份学习材料,我至今都还保存着。看来,当时毛泽东很赞赏张春桥提出的“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张春桥提出的这个问题之所以会得到重视,也是在1958年那个“大跃进”的年代里搞“左”的思想的需要。

1965年,张春桥、姚文元等组织的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再次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1966年中央成立《五一六通知》文件起草小组,毛泽东主席提出让张春桥参加,文字由张春桥负责修改,然后再直接送他审阅。

中央文革小组成立后,张春桥任副组长,与江青平起平坐。以后,张春桥又先后任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

1966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73岁的生日。12月25日,毛泽东邀请张春桥、姚文元等几位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成员到家里做客,共同庆祝他的生日。

在这次小型的生日宴会上,毛泽东主席将张春桥拉到身边坐下,并夸他是“红色秀才”。接着,毛泽东主席就说:“上海形势大有希望,工人起来了,学生起来了,机关干部起来了,‘内外有别’的框框可以打破。”

毛泽东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原来,1966年11月11日夜,张春桥从北京回到上海,支持由王洪文等人把持的上海“工总司”是革命的合法组织,因为北上告状而造成的“安亭事件”是革命行动。

1966年11月9日,王洪文等成立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发表“宣言”,诬陷上海市委。10日,王洪文一伙煽动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以进京“控告市委”为由,冲击上海火车站,强行登车进京,在安亭受阻后,又拦列车,迫使沪宁铁路中断31个小时,搞得群众怨声载道,制造了“安亭事件”。30日,张春桥又支持红卫兵和大专院校的造反派组织围攻《解放日报》社,制造了文化大革命初期轰动上海的“《解放日报》事件”。从11月29日开始,王洪文一伙造反派调动队伍,对上海《解放日报》实行了围攻和冲击,阻止报纸的正常发行,大搞打、砸、抢活动。

我亲眼目睹了这次事件。

我们高级法院机关与《解放日报》社相距只有几百米。那时我们机关还没有被夺权,我们这些人尚有自由,我就到现场看“风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个多星期没能看到这份报纸。

我感到有些气愤,好好的一个大上海,怎么能一下子搞得如此一塌糊涂!

与此同时,张春桥还指使上海市委写作班子里的徐景贤、朱永嘉,要他们“后院起火”。12月18日,上海市委写作班子的党支部书记徐景贤带领朱永嘉、王承龙等人和市委的一些人,造了市委的反,并在文化广场召开“批判上海市委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夺了市委的权,同时揪斗了陈丕显、曹荻秋等市委领导,制造了“后院起火事件”。

此时,我们法院机关的造反派正在“打内战”,对我们这一级的干部暂时无暇“管理”,我抽空回到家中。在家里休息一会儿后,就听到马路上人声嘈杂。出去一看,见不少人往陕西路文化广场集中。

我走到文化广场,看见靠最西北角的大门未关,就走了进去,也没人问我。进去后我站在最后一排,看不清发言人的面孔,那时也不知道徐景贤、朱永嘉是什么人,只听到批判市委领导人,要起来造反之类的话,因为会场上吵吵闹闹,一片混乱,我就回家了。事后才知道是徐景贤、朱永嘉等人制造的造市委反的一次行动大会。从此上海大乱。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上海逐渐地被“四人帮”控制,成了他们篡党夺权的一个基地。上海的权力到手之后,他们又提出了“稳住上海,搞乱全国”的策略。

可是,通过在法庭上对张春桥的审判中,人们不得不发出疑问,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提到这三件事?

这里面有另外的一个原因。

通过预审,对张春桥提起公诉时,对于由他一手制造的当时轰动全上海和全国的“安亭事件”、“《解放日报》事件”和“后院起火”三件事,当时也是有争议的。有人主张,这三件事情既然是张春桥专门回到上海去支持的,那么就应该算在他的头上,对其提起公诉。可是也有人不同意,认为这三件事情虽然都是张春桥一手操纵的,但事后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应属于工作中的错误,因此不能提起公诉。

我当时所持的是前一种态度。1980年7月,我到北京秦城监狱参加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的预审前后,上海市委揭批“四人帮”运动办公室确定“安亭事件”、“《解放日报》事件”、“后院起火事件”是反革命事件,对此我是赞同的。

现在两种意见发生了争论,大家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双方相持不下。

后来,大家的意见都统一到一点上来,那就是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特别法庭,中央“两案”审判指导委员会曾对此有过一个意见,凡是经过毛泽东支持和同意的事件,都不能定有关被告的罪。

我参加预审工作后,通过看材料和开会,才知道毛泽东主席对上述三件事都是支持的。根据这样的一条原则,最后决定这三件事情不对张春桥提起公诉。我当时虽然有些想不通,也只好服从中央“两案”指导委员会所规定的原则。经过争论和认真的研究,最后国家公安部和特别检察厅都没有将这三件事作为张春桥的犯罪行为提出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