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外语还需继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0:15

革命尚未成功,外语还需继续

我曾经发文反对过奥数。后来发现,也有人以同样的理由反对学习外语。毛主席的时代曾有个说法,不学ABC, 照当接班人。可是现在看,好多老革命的”接班人“们,正在牛津等地,把个ABC说得滚瓜烂熟。历史何等讽刺!

他学得,你也学得。

奥数和外语不是一回事。奥数属”特殊禀赋教育”,所以全民一起上是忽略差异的盲目行为,而外语多半情况下是一沟通工具,应该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基本教育。

事实上,很多人反对外语教育,反对的不是外语本身,而是目前这种鱼龙混杂的教育和培训状况。比如被铺天盖地商业化所过来的疯狂英语,复读机,单词王这一切想来都让头痛的东西。外语教育出问题的是方法,而不是存在的合理性的问题。外语教育不但不能削弱,还应加强。随便列出几条原因:

(首先声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远程教育工作者,工作并非英语培训。另外,我业余做一些翻译,大家英语都很好,对我没什么好处,所以希望不要认为我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代表在忽悠。)

1.戈尔的撰稿人Daniel Pink总结说,21世纪的趋势是产品过剩(abundance), 劳动自动化(automation),第三个就是亚洲( Asia.)他的书《新思维》(A NewMind)里说,西方初级白领工作一部分会被自动化(现在甚至出现了会编写程序的软件了),一部分流入亚洲,尤其是印度,而中国由于语言问题,难以在这种全球化资源的优化组合占便宜,所以老是在“中国制造”的制造业内徘徊。最近我在Ebay上看人们卖东西,同样的东西,中国人不会用流利而优雅的英文描述,结果价格比人家差了很多。

2.中国人其实花了很多精力学外语,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这么多时间砸了进去,其实把外语这壶水烧到了99度,如果不再添一把火就前功尽弃。中国人的英语功底总体上说还不错,出来和韩国等地人一比就知道了,现在主要是口语问题,缺少语言环境,缺少操练的问题。这二十年来,国人的英语水平的提高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事实,英语学习无用的论调,只能说是有噪音无道理。

3.有人说,要这么多人学外语干吗,有你们翻译不就行了吗?不行。翻译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比如涉及到特定领域,翻译如不熟悉,交流起来肯定漏洞百出,这是这一行业的死角。比如你让我去翻译化工的文章,绝对不如一个学化工的而外语很好的人。很多东西翻译过来之后,有些意思就变了,丢了,多了,所以才有“Lost inTranslation”这部电影出来。有些东西翻译过来很玄乎,其实原文很简单,反之亦然。如果外语教学加强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相关文献,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哪怕翻译全都失业。很多顶尖的专业文献,使用的语言多为英文,如果不去学习,始终在一个语境下,就如同装进坛子里长的小孩一样长不高。

4.“用这么多精力学外语,却把中文给丢了。”这种言论基于错误的零和思维。它假定你不花精力学外语,剩下的精力会去学中文。会吗?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外语学得好,语言的感觉会更敏锐,中文也差不到哪里去。钱钟书、林语堂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一些法国人维护法语的纯洁性,因为法语和英语本来就这么近,很多单词看着就像表兄妹。所以更愿意去维护。中文为汉藏语系,相对独立,学英语的人再多,汉语也不会被英文伤着一根汗毛。人得有这种大气!怕它影响做什么,还指不定谁影响谁呢。倒是随着国力的增长,交流的增多,会有越来越多汉语进入英文。只有一个懦夫和目光短浅者,才会因为害怕外来的影响,而选择关闭大门。

再说了,也不是所有法国人都反对学英语,这是媒体炒作出来的居多。美国还有人反对学汉语学法语呢,都是一家之言,却被人误以为是举国都在进行的一场运动。在德国等很多其它欧洲国家,年轻一代人的人都会一些基本的英语交流。以至于我一个朋友不会德语,却跑德国四处蹿,没遇到多少问题。

5.语言是互补的,中英文(或者其它外文)非常不同,其背后的思维也不同,有时候跳出中文去看一些别的国家的文字,反而会让中文的写作有所创新,如今的一些作家,包括余华在内,都在外文小说中找启发。反之亦然,庞德也从中国的诗歌中寻找启发。鲁迅不是说了吗?好的东西就奉行拿来主义。 中文简约,英文精确,燕瘦环肥,各有其美。如果不学学英文,换个角度思考一些问题,就很难打开视野。而相反,Outlier 一书的作者也在反思亚洲语言对亚裔儿童数学的影响,他们能伸过头来看我们的语言和影响,我们为何不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看看他们的语言和背后的思维呢?

6.从实际的角度看,中国人在国外常发现,不论是找工作还是升职,语言好的人总归是要占优势。美国有一个网站,专门评价授课老师,叫ratemyprofessor.com.我看到上面很多学生对外国来的教授最大的意见是语言问题,这往往会牵涉到他们的终身教授职位评比,因为学生反馈是这评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学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未来教授,却栽在外语上,简直太没有道理了。而在国内,学好英语,虽然未必在所有时候都有用,却无疑在求学和就业的道路上多出很多选择来。

7.外语如果强化,真是大家都会了,大家就可以以平常心来对待,将它请下神坛,当工具看待。现在一些外语培训把英语已经摧残得不成样子,英语已经不是英语,而是转基因英语,人工英语,不符语言生态。甚至是一些人用来鼓吹成功学的一种怪胎。这都是因为少数人掌握,很多人英语不够好,才被糊弄成了这个模样。当然,这与应试教育也大有关系。 如果我们立足长远,重视作为一门语言而非考试工具的英语,让全民的英语都达到一定的使用水平,我们才不会为考试所误,为了考试而学外语。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如果只是为了达标,考四级六级,那是很难有好结果的。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应该更高,更快,更远。

8.有些专业确实不需要外语,比如你让老中医学英语做什么?这个没有错。不过让中小学生大学生学学外语,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这种学习也是一种良好的预备。当然,加强外语教学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来学,只有奥运会世博会的筹办方才会有这种愿望,让出租司机、环卫工人全部学外语多少多少句,以迎接奥运世博。我就很反对这一点。但有些专业,也因为从业者不懂外语,始终无法推广出去,进而有更广的舞台。我们不要抱怨迪斯尼做出了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也不要责怪为什么章子怡都被好莱坞认为是功夫明星,谁叫我们的文化界缺乏用对方语言,向国外受众推介的功力呢?

9. Last but not least, 由于新闻环境的差异,学好英语可以翻墙出去,更为全面地了解一些问题的多个视点,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无论如何,别管他人怎么说,如果你是家长,教育你的孩子把外语学好。至少,以后人家不会因他们的外语不好而忽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