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不能没创意 忌照搬美国老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22:28
拉动内需不能没创意          忌照搬美国老经验以下是笔者在广东发表的关于扩大内需的部分言论,已分别于2008年11月7日、10日在《南方日报》发表。这些言论刚刚发表2天,就公布了4万亿的使用计划,其中铁路竟然高达1.8万亿,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虽然后来在学界和舆论的呼吁下,又降到了1.5万亿,但这仍然是太多了。有人说4万亿主要用在了民生方面,我觉得这种说法实在是不可思议。4万亿的主要方向是投资,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大危机袭来,先用投资顶住,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转向首先依靠扩大普通公民的消费需求来拉动增长,特别是作为政府行为来说,尤为如此。依靠投资拉动是非改革的道路,依靠公民消费需求拉动则是深化改革的道路。前者将使中国在数年后陷入纯粹内源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从而使社会矛盾也更加激化,以至出现不测事件,甚至可能使中国从此深陷泥潭,而这也正是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的。因此,现在再次重申以下意见,应当是有必要的。

 

——王占阳,2009-6-7



  在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萧条、出口萎缩的当下,扩大内需成为普遍呼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王占阳教授指出,不能照搬美国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大搞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等基础设施的做法。这样拉动内需,结果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保住了,但过后发现内需还是没有真正拉动,老百姓还是把钱存在银行,经济竞争力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关键在于美国当时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缺口并不大,国民素质好,竞争力强,而且新政时期又致力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国民又敢消费。而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还比较落后,老百姓担心孩子读大学要花钱、生病养老要花钱,只能老老实实把钱存在银行里。

  所以这次拉动内需不能只靠修铁路,公共财政的重点应该投向民生领域,即投向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领域,让老百姓逐渐消除后顾之忧,然后才敢花钱消费,也使国民素质和经济竞争力得到提高。

原载 2008年11月7日《南方日报》

  在世界金融风暴已经开始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继续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呢?在这个问题上,中央的基本对策已经明确,这就是扩大内需,特别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大家的共识也已明确,这就是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公共财政。但如何以公共财政扩大内需,却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应当看到,所谓扩大内需,实际上无非是两件事,一是把钱赚到手,形成有购买力的需求;二是把钱花出去,而且是花到正地方,从而使人民敢消费、会消费、能消费。

  要把钱赚到手,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靠科技、文化和品牌挣大钱,另一种则是靠拼体力、资源、环境、价格挣小钱。

  要使人民真正敢花钱,最重要的则就是要在教育、医疗、失业、养老等方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应当保障到真正能够解除人民后顾之忧的程度,从而使人民真正敢于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消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大量投资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这次扩大内需中就可以把相对较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了。这就是说,通过这次扩大内需,应实现我们在建设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卫生站、居民住房、公共交通、大众体育设施、大众文化设施、环境保护等民生方面的大发展了。这种民生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既能解决当前扩大内需的燃眉之急,又非常有利于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决定性地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需要,因而也就是战略性投资与战术性投资相结合的最佳方案。

原载 2008年11月10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