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18:53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研究 2008-11-17 08:32

黄秋明 赵丽敏
摘  要:以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与办学目标匹配问题为切入口,通过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现状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外同类高等院校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模式;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基本上沿袭普通高校的模式,还有部分由中职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仍沿袭中职学校的科层制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匹配高等职业教育既定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主体过于单一,管理内容过于狭窄,管理方式过于机械等问题。目前,已经有不少高职院校正积极地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图建立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管理模式。但由于在管理理念的更新、组织结构的设计、政策制度的安排等环节上创新不足,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理念问题
1.市场定位不明确。主要是指学校自身、产品即学生的市场定位不明确。(1)学校的市场定位不明确。一是抓不准学校要服务的行业,通常学校定位的行业要么和普通高校有冲突,要么该行业的教育需求还不是很强烈。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衔接不够理想,课程结构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二是抓不住学校要服务的人群,不同的学校应定位于不同层次和不同需要的学生。通常学校定位的人群缺乏针对性,很少能以本地化低费用为更多的本地学生提供适合本地高等教育、服务于本地经济文化建设的机会。三是抓不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定位除了与普通高校有冲突外,与同类高职院校也多有重复,造成资源浪费,从而使学校自身缺乏特色,难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就业机会,各个学校在办学特色上的区分度不高,产生了如俞仲文校长所谓的“千校同构”倾向。(2)学生的市场定位不明确。学校市场定位的不准确,以及学校采用目标管理(只要求学生成绩合格即可毕业)而忽视过程管理(注重培养学生胜任职业需求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术)的传统管理方法,造成了其毕业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难以满足他们的“适量、够用并能立即上岗”的要求。
2.缺乏服务、创新意识。高职院校服务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学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还没有树立为地区、用人单位和学生服务的意识;高职院校创新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解决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学校仍固守已有的惯用方法,缺乏突破和创新。
(二)组织结构问题
1.科层化倾向严重。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它的典型特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缺陷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横向联系,对变化反应慢,科层化倾向严重。    .
2.管理重心难以下移。主要问题通常表现在学校对以下三组关系的处理不够妥当。一是学院和系部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学院有意或无意地覆盖了系部的微观管理权,使作为具体教学承办者的系部缺乏相应事务的决策权。二是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关系,主要负责影响全局发展和教育事业建设问题的学院很难从诸如教学日常管理、科学研究工作、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而这些专项教育管理本应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三是职能部门和系部的关系。通常是系部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很少有沟通和对话;职能部门因隶属于比系部高一级的学院,对系部也往往有些居高临下。
(三)教学管理问题
1.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脱离现实,不能因行业设置专业,因岗位设置课程。(1)专业设置方面:一是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缺少特色专业。二是不顾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三是根据学校师资而不是市场需求设置专业。(2)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定位不当,还没有脱离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压缩和翻版,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二是学科理论的内容结构、逻辑顺序与岗位实践的渐进过程不一致;三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
2.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决定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形式单一,并没有实现深度的合作。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而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同时,政府也缺乏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对校企双方的规范、协调,没有使双方建立一个健全的合作机制。
3.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和评估全部由教务处负责,所以为保证教学评估目标的实现,教务处往往会放松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在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压力下,教务处很难做到对学生成长情况以及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另一方面,学校各方对毕业生就业率的关注远远胜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也导致在教学评估中重结果、轻过程。
二、国外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启示
综观国外相对比较成熟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归纳出他们对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的几点启示:
1.高职院校要树立为所在地区提供服务的思想。高职院校的根本出路在于它能否为所在地区的人们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有关他们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要把为社区服务作为根本的办学宗旨。
2.高职院校的管理结构要充分体现市场的需要。国外很多高职院校在管理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商业、企业界人士以及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加入到校董事会中,有利于高职院校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和对市场需求主动敏感的反应;营造并运行民主管理机制,将管理权限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3.高职院校要不断改进教育服务,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这既是高职院校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这里的“顾客”不仅指学生,而且包括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用人单位以及与学校密切相关的企业等。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实行人本管理。所有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的支配和使用,都要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及相关人员的实际进行合理配置。从提供教育服务的角度看,学生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学生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应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要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不断地改进教育服务。
4.相关部门要严格评估高职教育的质量。各发达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十分重视,视质量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严格规定课程设置标准和严格要求教师资格都是从外部条件上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此外,还须有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严格进行教育质量的评估,对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确保高职教育的质量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完善我国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服务意识——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的顾客是以学生为直接消费者的一个群体。因为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把教育服务提供给了学生,学生享受到这种教育服务,并为此交纳了学费,这就形成了提供产品和接受产品的消费关系。所以,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组织与顾客的关系,学校作为继承、传播文化的基地,其顾客不仅仅是学生,而是一个群体,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国家、合作办学者以及其他需要服务的组织等。高职院校对产品和产品质量的定位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其职业教育服务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大到学校规划,小到课堂教学,每个管理环节都要考虑顾客的需求。
2.体现办学特色——以品牌经营为方向。首先要区别两个概念,即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不同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其次高职院校要秉承学校经营的理念,找准要服务的行业,抓住要服务的人群,通过市场手段增加投资渠道,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通过错位经营的策略,扩大在生源和就业两个市场上的占有率。再次要立足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品牌,辐射社会。
3.构建组织结构——提高绩效管理水平。高职院校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首先应当促进高职院校管理从科层化向专业化的转型,加强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建设,加强体现高职院校特征的校企合作管理组织的专职化建设;其次应当使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系部的作用和功能,从而调动院级、系部和教师三个层级的积极性;再次应当完善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弱化精简非专业的行政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能,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4.加强过程管理——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要真正把高职办学理念落到实处,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统一起来,就必须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首先,要改变教师观念,创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通过评价考核,打造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具备“双证”或“多证”能力的学生。其次,要把企业生产的操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密切的结合起来,做到因行业设置专业,因岗位设置课程,实现真正的合作教学。第三,要探索与深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制订培养计划,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实行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以及科技开发的有机结合,建立从形式到内容保证工学结合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本文系2006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编号:A050497)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
(作者黄秋明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所副所长、副教授,赵丽敏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上海  201209)
参考文献
[1]李永军.高职院校柔性管理体制设计初探[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01).
[2]杨和平.论高职院校经营[J].教育与职业,2005(09).
[3]郑荷芬.浅议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01).
[4]刘锁娣.浅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5]刘志文.论过程方法与高职教育的过程质量管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6]康小华.高职院校市场定位探讨[J].大众科技,2006(01).
《中国高教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