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_ _教育论坛_广西教育杂志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7:20:49
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黄远辉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角度来分析, 论述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学生  综合素质  就业
高职院校所举办的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培养的毕业生是否赢得用人单位的满意, 得到社会认可, 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实质就是赢得市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根据市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涵义及内容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毕业生从事某项工作必备的素养, 包括职业道德与修养、核心技能、职业所需的身心健康指标等综合素质内涵。本文认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是建立在学生自身生理特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起着决定作用的,最基础、最重要、最本质的综合素养和特性。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及身心素质等。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合格的高职学生的最重要的素质。文化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素质和人文知识素质。专业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 是大学生毕业后立足社会、成才立业的根本保证。能力素质主要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包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包括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它是大学生的首要能力。实践能力主要指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 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流的教育教学体系, 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三)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的要求
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 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将达到180$万人,“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失业人员增加, 给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困难。为此,提高就业率是学校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
(四)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稳定就业市场的占有额,提升就业质量,学生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大大增强,才能逐步形成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品牌, 使学院立于不败之地。
三、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分析
在用人单位眼中, 当前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意识淡薄。当前高职毕业生的诚信意识越来越受到质疑, 已成为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最不满意内容之一。第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高职毕业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将“吃苦耐劳”明确写在招聘要求里。第三,工作能力不足。工作能力不足的表现:一是只想做大事,不想做小事;二是认为自己什么都行,而实际却不行;三是理论上精通,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
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发现, 影响单位录用的因素多样, 但是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知识和技能、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第一,知识和技能。具备全面的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就业市场的宠儿,在就业竞争中具有相当的优势。第二,工作经验。趋于务实的企业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为减少培训成本而把工作经验放在招聘条件的首位。第三,个性特征。用人单位非常看中应聘者的个性特征, 认为应聘者的个性特征对其工作绩效影响很大。
从上述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及要求中可知,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素质, 因此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能力素质的要求。同时,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是构成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再者,由于行业种类太多而且不同企业岗位间参差有别, 因而对人才的条件要求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在用人单位眼中,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应包括:在思想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 在基本技能上,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在文化素质方面,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实践能力上,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身心素质上, 应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在课内,一方面应积极改进“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融合、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领域。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修养等公共课作为必修课,为高职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和独立能力,积极鼓励他们乐观面对困难, 敢于向自我挑战, 让他们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
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市场反馈的信息来进行专业设置。相对于专业、职业同社会分工的高度对口性,学科虽然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更是一个知识学意义上的概念, 强调的是知识体系之间的逻辑关联。因此,单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并以之开展专业建设,实际上这是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对于以培养一线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基本任务的高职院校来说, 更应该强调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和调整专业结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三)强化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职业教育发展要与地方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方式的转变密切连接, 把社会上的就业需求转化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对此,高校应大力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使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础,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合作中为自己选拔合适的人才, 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为自身发展服务。可见,产学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保证。
(四)构建“关键职业行为能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倾向性, 决定了毕业生进入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融入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为高职学生构建“关键职业行为能力”。
1.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应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其欠,挖掘、激励和扶持高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养成创新性格。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智能结构的关键, 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再次,营造创造性思维氛围。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氛围, 使高职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体系, 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引导高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基层去,与职业亲密接触。可以建立实习、实训、见习一条龙的实践体系,可以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工助学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从而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
3. 科学指导,促使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开设心理学课程,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和实践中,使高职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为心理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导高职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自卑、自控能力不强的诱因,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水平。同时,帮助高职学生根据心理发展规律,控制其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实现心理活动最优化。
(五)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优化育人环境
从思想上, 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 从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 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起来。从行动上,一是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配合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校园的文化建设与专业教学是双向互动的两个方面,专业建设是基础, 文化建设是学校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精神内涵的扩展, 两者相互依存互为结果,缺一不可。二是充分发挥专刊展览、广播等传播媒介的作用,善于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积极开展特色鲜明、有很强吸引力的主题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4〕1 号
〔2〕周济.在2006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教育部通报,2005(1)
〔3〕孙琳.21 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J〕.职教论坛,2004(2)
〔4〕赵宗尹,杨泉良.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3)
【作者简介】黄远辉(1982-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办(党办)干事。
(责编  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