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上好中职德育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08:31
作者:姬建军 栏目:科教纵横 添加时间:2010-7-28 10:40:22
摘   要: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组织德育教学,体现职业特点。让德育“活”起来,让德育“动”起来,进行有致的德育教学。
 
 
关键词:中职德育;实效;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6-0000-01
 
 
记得有一篇这样的报道,在某省职业教育座谈会上,一位企业老总谈到,一个中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如果只是技能不过关,对接岗位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但是如果职业素养不合格,对接岗位可能就要更长时间,需要一年甚至更长。因此,各中职学校要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段来自企业老总的话十分中肯,反映出了企业对中职德育工作的期待。
 
 
当前我国中职扩招使得每年约有800万左右的学生走进中职学校,我国在校中职生已达到2000多万。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当前,我们的中职教学,特别是德育教学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很不适应经济发展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要求,这不能不使我们对中职教育的德育教学进行反思。如何使我们的德育课教学更有实效,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德育课是我国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生崖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毋庸置疑,德育课对培养中职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的技能型人才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的很多德育课老师为上好一堂德育课而废寝忘食地备教材,查资料,说案例,想方设法地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上好一堂德育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德育课老师都采用课堂讲授形式组织教学,尽管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和训诫,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不被学生所接受。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感觉乏味,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不能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对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体会不深。另外我们在检测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方面,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笔试,笔试考试仍是德育教学的指挥棒。以致德育课仅限于课堂,没有实效,没有真正达到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的较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这一目的。由此可见,我们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
 
 
二、积极主动,大胆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活动式”德育课教学模式
 
 
1、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活动式”教学模式,让德育课“活”起来。
 
 
“活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自主活动、广泛探究、自我感悟,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具体的形式可以有探讨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形式。探讨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提出的问题或者课题,以讨论为主要手段,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学习。这种方式强调“讨论”和“创造”,例如,学习“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时,先开展“规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题研讨会,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材料,对调查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各自写出发言提纲。此方法重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中掌握知识;互动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师生之间,为达到某一目标,通过合作,来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学习“就业劳动合同的签订”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各自小组的研究课题,然后进行组内的分工合作,老师指导协作,通过组内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解决问题,最后开一个成果展示会,各小组展示成果,学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在活动中建立起的相互信赖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质疑、尊重、宽容、关心、欣赏他人的可贵品质。我们的很多德育课老师在每节课前安排五分钟的“时事发布会”,还有课堂小辩论、专题演讲会、多媒体展示课、成果展示等,都是德育课程“活起来”的一个个窗口,值得我们借鉴。
 
 
2、体现职业的特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德育课的实践意蕴,让德育课“动”起来。
 
 
实践的观点是德育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特别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突出德育的职业性理念。为此,在德育课程安排上,应将相当部分课时(如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安排在实践教学上,甚至还可利用虚拟工厂、虚拟市场、虚拟工艺等,营造出逼真的实际工作氛围,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实习,让学生能把课堂知识与今后的职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练就技能,还可养成勤业、精业、乐业、敬业的良好职业品德。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尽量为学生多创造实践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德育课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授课技巧,适时、适地展示教育者个性的力量,感悟学生。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达到“德艺双馨”的境界,需要一生的努力。要使学生精神变得丰富和具有更强的道德感,教师的精神形象显得特别重要。一个能够承担精神育人使命的教师,必然是人格健全、思想信念坚定、精神生活丰富的教师。德育教师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课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自身缺乏主动性、开拓性和创造性。可喜的是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新一轮中职德育课课程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其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各中职德育课教师,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探究,百倍努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德艺双馨的技能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江西吉安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育部.2008年12月.
 
 
[2]赖配根《让教育发出精神的伟大光辉》教育部.《人民教育》2009年1月.
 
 
[3]焦宪庆《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教育部.《人民教育》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