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智库”的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00:27
● 邓聿文(北京)

没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政策理论设计方面提出问题、思想和战略的能力,就称不上一流智库,更不用说顶级智库。

全球智库峰会刚在北京落幕。发起此次峰会的是被称为顶级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这家刚成立不久的智库,由于由前副总理挂帅,在近一段时间里,吸引了足够的眼球。

  据说国经中心的目标是要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库。中国的智库数量虽然众多,但由于体制环境、资金和评价体系,以及公信力等问题,在国际舞台上鲜有显著成就,议程设置能力与话语权弱小,无法与西方顶尖智库对话。因此,这个汇集了中国政界、商界、学界力量,有着很多卸任和在职高官的智库,被人们寄予了很大期望。这从“顶级智库”、“超级智库”、“最高智库”等种种称谓可见一斑。而国经中心似乎也没有辜负舆论的期望,一出场声势就造得很大。

能否拿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不过,与媒体的热切期望相比,我却想泼点冷水,对这家“顶级智库”的任何高调宣传和神化,都是在“捧杀”它。

  触发我泼点冷水的直接原因是看了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峰会召开前与清华大学教授薛澜等学者的一段对话。郑坦承,国经中心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筹集资金,他本人最近一段时间在这方面花了好大精力。

  虽说资金缺乏是中国智库的普遍现实,而国经中心的筹资目标是5个亿,对一般智库来说,5亿的数额的确有些大,但对国经中心而言,不会是一个真正的难题。不要说国内很多有实力的大企业是其理事或常务理事单位,以这帮卸任高官的能量,弄些钱来还是办得到的。当然,开头可能有些困难,毕竟现在正处于金融危机时期,但我相信钱不是阻碍国经中心成为“顶级智库”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难题在于拿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国家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一些长期战略、思想和主张。中国不缺一般的对策研究,也不缺对短期问题的研究,现在很多智库都在干这个,缺的是对国家未来发展起指导价值的研究、思想和战略。当年,兰德公司给美国政府提出用冷战的方式与苏联进行对抗,从而为美国赢得冷战奠定了基础。中国在毛泽东时代,也提出过“三个世界”的国际关系主张,虽然这个主张现在看来是失误的,但在当时情况下,为中国1972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起了很大作用。当前,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倡导“和谐世界”,这一主张直接来自于前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提出的“和平崛起”理论。  国经中心要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顶级智库”,就必须在大的战略上有自己的看法、思想和主张,无论在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在国际关系方面,能够提出议题和问题,引导舆论。否则,即使在一般对策上做得非常出色,也有负“顶级智库”的声誉。而从现在披露的各种信息看,国经中心难有这样的作为。未摆脱官本位心态

  首先,国经中心似乎并未摆脱官本位的心态束缚,把自己真正作为民间独立的思想库。国经中心对社会的宣传是民间智库,然而,或许除了资金外,我们看不到它有多少民间的色彩。媒体所津津乐道的超豪华阵营,不过是一些过去的高官以及以企业家面目出现的官员,真正的一流学者少之又少。另外,据说其办公地点选在中南海隔壁,门口还有哨兵。离权力中心这么近当然有利于其“上奏折”,但很难想象有哨兵的智库会是民间智库,充其量是个特别的“民间智库”。

  当然,是否为民间智库本身并不重要,但如果把自己定位为民间智库,心态上却又摆不正,多少会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独立性。这个且不去讲它。国经中心的局限性更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它自我设限,只研究经济,虽然在选题上也强调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

  然而,众所周知,越是宏观的战略问题,越不单纯是经济的,只局限于经济问题,视野和研究方法必然受限。从世界一流智库看,研究领域虽各有侧重,但没有谁会把自己局限于某个方面。即使只研究经济,按照郑新立的说法,国经中心也颇有些画地为牢,在谈到和已有智库如国研中心的区别时,郑说,国研中心侧重于长期的重大发展战略的研究,言下之意,国经中心着重研究的是一些短期的应对策略。这与顶尖智库的身份似乎是不相称的。

  二是到现在为止,还看不到它有多么强大的研究力量。国经中心的超豪华阵营,只表现在理事、顾问上,就一个智库最重要的研究团队来说,由于国经中心没有公布其研究人员的名单,我们无从得知它有哪些超强的核心研究人员。事实上,也没有听到媒体报道国内公认的一些著名学者有谁在国经中心的研究队伍中任职。我们看到的是,国经中心的课题并没有以自己的研究出现,而采取的是招标购买模式。这当然与国经中心刚成立不久有关,但对于一个以一流智库为己任的智库来说,购买别人的研究成果总归是很尴尬的。

  智库的影响力在于其研究成果所形成的品牌效应,而不是其规模和级别。没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政策理论设计方面提出问题、思想和战略的能力,就称不上一流智库,更不用说顶级智库。所以,别先忙着给国经中心唱赞歌,还是看看它给我们贡献了哪些思想再说。

作者供职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