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期普通高中新课改纵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7:57
黄金海岸 

我国自2004年启动建国后第八次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目前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进入实验区。首批参加课改的海南、广东、山东、宁夏4省(区)已经按照新课程方案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实验任务,并举行了新课改后第一次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这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到底有什么新意,新课程改革是否实现了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成功对接,新课程改革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这些都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高中新课改实验在高考中成功实现软着陆

1.新课程方案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标志着我国第八次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教改方案的推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加之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南橘北枳、水土不服的不良结果。实际上,2004年首批进入实验区的海南、广东、山东、宁夏4个省(区),其社会经济条件和教育发展基础均有很大差别。从当年的统计数据看,山东和广东都是人口大省。山东省有人口9180万人,居全国第2位;广东省8304万人,居全国第4位。而海南仅有人口818万人,宁夏588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的第28位和第29位。山东、广东又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广东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6039.4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为15490.73亿元,居全国第二。而海南仅为769.36亿元,宁夏为460.35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的第28位、第30位。从教育发展基础看,广东省有高级中学998所,当年招生508059人,其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862所,招生680506人,位居全国第三。两个省高中招生总数占了全国的14.47%,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高中教育大省。而海南和宁夏的高级中学同是104所,其中海南招生39634人,宁夏招生41618人,其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29位、第30位,两省相加仅占全国总规模的0.99%。这样的复杂状况给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也具有很高的实验价值。从已经完成的第一轮教学周期看,新课程方案适应了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人口乃至教育自身发展基础的影响,其所确立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制度普遍适用于各种条件的高中教育条件和环境,因而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继而,2005年江苏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区;2006年,实验范围扩大到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5省(市);今年秋季新学期,全国又有北京、陕西、湖南、黑龙江、吉林等5个省市高一新生接受新课程实验。至此,全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新课程实验区,约占全国高中教育总量的50%。按照计划,2010年全国将普遍执行新的高中课程方案。

2.新课改实现了与高考制度的初步接轨

高中教育在学制上介于九年义务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既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又要为普通高校提供合格的生源,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质。其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不仅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最终还要接受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检验。2007年,首批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的4个省(区)经教育部批准实行了统一考试、单独命题的高考制度。其中,海南省设置了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和艺术类四个报考类别,科目设置为3+3+基础会考。其中前一个“3” 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后一个“3”中文史类和艺术类的考试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理工和体育类的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X”为专业选考科目,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中任选一科。山东实行“3+X+1”方案,其中“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这3门基本课程,“X”为文综或者理综,“1”为综合能力试卷。宁夏采用的是“3+1(小综合)”模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3个科目,“小综合”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在4省(区)的高考方案中,都把综合素质评定列入其中,考生的综合素质评定被记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从这一届高考情况看,新课程改革基本实现了与高考制度的对接。实际上,在近几年的高考改革中,一些省份已经实行了如“3+大综合”、“3+小综合(文理分开综合)”等高考综合模式,使得高考已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拼凑,而是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组合。有许多学科内综合试题,特别是跨学科综合试题涉及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这些都为高中新课改在高考中实现软着陆奠定了良好基础。

3.高中新课改推进了素质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程结构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表现在:一是学科课程过多,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二是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太少,科目设置统一、课程内容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三是课程设置上并行科目过多,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四是过于强调课程的学科价值,缺少学科之间的整合。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新课程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有利于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二是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三是创设了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了校内评价,实行了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了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五是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新意所在

1.新课改在培养目标上突出了基础性

明确高中教育的定位,是确立其培养目标的基本前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将高中教育定位为“基础教育”,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因而新课改方案特别强调高中课程内容既要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不同学生奠定不同的个性化的发展基础。在这一定位之下,新课程方案确定的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为:(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这一目标既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又与国际上各发达国家在制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时关注公民责任、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创造能力、关注合作与交流、关注信息素养、关注国际视野的大趋势相一致。

2.新课改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了多样性

当前,世界各国在高中教育改革中都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使学生享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而要实现高中课程的多样化,必须为学生提供有多种选择的选修课程,并且在对学生的要求层次上实现多样化。为此,我国实行的新课程不再是由传统的科目构成,而是区分为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并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其中必修课含8个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和13个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体育与健康、技术),以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模块”对扩大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学时”为计量单位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高中新课程的一个基本单位。按照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其意义在于把学生经验、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整合在一起,可将通常需要两三年才能学完的内容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的单元来学习。这对学校而言,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可以开设不同模块,而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某个时间段内选择自己所学科目,因而更加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也能够相对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以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的方式,为师生主动参与课程开发打开了空间,也为学校开发自己的模块课程、实现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新课改在课程计划上突出了选择性

当前,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必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仅为60%左右,传统的那种让所有学生按同样的要求学习同样课程的平均发展模式正在被人们所抛弃。而在我国,高中教育只有文科和理科两种选择。按照1996年出台的高中课程计划,尽管多数学科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但所选择的是一门学科,而不是在学科内选择学习的内容。而新课程体系中所有的学科其内部都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学生既可以选择在一个科目上从而获得最高学分,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模块获得足够的学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不是将选修课的学分硬性配置到各具体学科上,而是只规定选修学分的数量,学生只要修满116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资格。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学分配置到同一领域甚至同一学科,也可以自由配置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学科,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选课的灵活性与自由度。毫无疑问,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这是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的一大进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可供不同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从而真正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新课改的根本保证

1.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

新课改的一大特色是实行学分制管理。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它起源于19世纪美国的大学,20世纪初在高中阶段开始实验。目前,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而且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无班级制甚至无年级制的完全学分制。这种学分制对学生来说具有最大程度的课程选择与学习自由。但考虑到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学校规模与班额较大以及学制相对稳定等情况,高中新课程所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普通高中学制仍为3年,学分只是一种计量学生选课的单位。实行学分制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在打好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让具有不同禀赋、爱好、兴趣的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由此带来学生课程修习过程的灵活性和个性化。在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为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学生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制订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了保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为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计划,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包括课程说明、选课指导手册、专职咨询员与辅导员制度、同学合作计划等,还需要建立学生选课指导组织或机构,发挥教师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作用,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负责,为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供咨询。

2.建立高中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根据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个部分。其中基础指标是所有高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发展指标是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体现出的个性化发展目标,是学生根据自身生理、心理、知识、能力发展的特点自主选择的发展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高中新课改“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并要求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综观各省出台的高中新课改实施方案,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呈现,包括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两种形式。它是学生高中三年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总结,主要用于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自身发展的高等院校或者工作岗位提供参考,为高等学校选择适合的生源及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为开展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评价以及区域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供参考。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尽管新课改方案在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上有高度的统一性,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赋予了学校多方面的自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自主能动性。当前,实验学校要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提高新课改的科学化、规范化、本土化水平,并着重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二是要建立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多种形式的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形成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三是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主动与教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研修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教师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学习研修计划,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四是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五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实施、开发、创生课程的能力,发挥评价对实施新课程的促进作用,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