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制度还要看能否坚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35:3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在单位时间内必须接待群众来访,如县(市、区、旗)党委书记、县(市、区、旗)长一般每月安排一天时间;并且具体地规定了接待群众来访方式方法:公示、接访、包案、落实等等。

    把接待群众来访作为地方官员的一 项工作内容,表明了中央的高度重视。面对上访,地方官员主动接待是“疏”,为了颜面、为了不至于被上级主管部门一票否决而千方百计围追堵截显然是“堵”。哪种做法更好,先贤大禹治水的成功已经给出了示范:应当疏而不堵。有人要说,治水跟接访不相干,完全是两回事。不然。前人便“以水喻政”,宋仁宗曾对此感到不解,赵师民解释道:“水者,顺行而润下,利万物,故以喻政,此于比兴,义最大。”所以,此前的宰相张齐贤要奉命治水的王济立军令状,“保河不决”,王济反过来要求宋真宗先让张齐贤立军令状,让他“保天下太平”。

    地方官员定期接访作为制度一旦规定下来之后,关键就是看能不能坚持下去、能够坚持多久了。不客气地说,这是我们许多制度执行时的一条“软肋”,软得很。有很多出发点良好的制度,仅仅是在出台的初期热闹了一下,然后便如泥牛入海,不再有人提起;后面再出台新的,就像原来的从不曾有过一样。所以,我们看到“制度每天都是新的”,这里那里,此起彼伏,眼花缭乱,把原本用于解决问题的制度,变成了为出台而出台,甚至为吸引眼球而出台。有心人即便从现在起根据每天的新闻着意收集、汇总一下,肯定未几就会洋洋大观。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很值得研究。

    想起一个失败的古人的例子,似可从历史的经验中说明问题。这个人,就是隋失天下之时与李渊李世民父子逐鹿中原的王世充。李氏父子开国立了唐不假,第二年人家王世充也立了郑,并且做了整整两年的郑国皇帝。唐与郑,互不统属,完全是并列关系,只是王世充后来败了,正史才不承认其履历上的那段风光。王世充大小是个皇帝,不会有人敢给他加压,他是自己给自己规定要像个州刺史一样,定期“接访”。为此,他甚至担心“门禁有限”,干脆在顺天门外“置座听朝”,现场办公;又令西朝堂受理冤屈,东朝堂受理直谏,场面摆得很大。但是,当民间献章上事“日有数百”的时候,他受不了了。那么多东西,哪里看得过来?烦了之后,“不复更出”,连面也不露了,而这前后不过才几天功夫。此中可见,王世充的“败”不是无缘由的。

    如今的地方官员定期接访,决不能像这样虎头蛇尾;而且,也不该像每年的“3·15”一样,似乎只有这一天才是解决问题的时候,平日里就要让相关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官员在一天里即使气都不喘,又能解决多少问题?所以,接访日这一天应该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把日常上访的渠道疏浚得更加通畅,兼且解决疑难杂症,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潮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