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一周年:真诚的纪念,负责的告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9:52

5.12一周年:真诚的纪念,负责的告慰

        5.12大地震爆发整整一周年了,回首这次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想起十数万条瞬间即逝的生命,想起满目破碎的家园、一片疮痍的大地,想起逝者的无奈,想起生者的泪水、颠沛和辛酸,我们由不得不倍感沉痛与哀伤。我们应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5.12,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和告慰,对生者最好的安抚和支持?

        我觉得应做到两点:真诚的纪念,负责的告慰。

         面对如此巨大的劫难,政府和民间理应举办一定的纪念活动,而且必须年年举办,因为我们无法忘却也绝不应该忘却。但不管哪种纪念活动,都应以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哀悼为原则,哀悼的形式应该是俭朴的、人性化的,哀悼的基调应该是肃穆的、沉痛的。绝不宜铺张浪费,与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搞一些华而不实、大嗡大轰的花架子,不如把省下的钱用于灾区重建,死者也不会原谅这样做。绝不宜做表面文章走过场,如果悲痛仅仅浮于表面而不是内心,甚至有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笑意,那么纪念的阵仗越大、规格越高、流程越繁杂反而会越显滑稽和讽刺,所谓纪念也就失去了意义。
        纪念逝者,不在于献多少鲜花,不在于场地搭建得有多光鲜漂亮,不在于阵仗有多大,最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深沉的肃穆和理性的哀痛,大家都在用灵魂、用心去静静追念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默默祈祷每一个天堂的灵魂都能够安息,深深祝愿这块土地和地上的人们渐离梦魇拥有安定与祥和。而且,现场的布置、所有的仪式流程都应该是有助于将参与者导入这样一种氛围的。在这样一种场合,不应该有彩旗招展,不应该有喧哗热闹,不应该有摄影记者跑上跑下挤来挤去对准明星要人闪个不停,不应该有舞台表演(而且全国在5.12这天应提倡停止娱乐活动),不应该有歌星的轮番献唱,不应该有轻歌曼舞,不应该有挥舞的荧光棒,不应该有对明星的大呼小叫,更不应该有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待遇的尊卑之分,甚至把这种场合当成显示领导威仪的舞台。在这方面,我们应学习和借鉴美国,看看他们是如何纪念9.11的,看看它们是否有华而不实的阵势,是否有盛大的各种表演。没有,他们根本没有,他们做得最多的,就是点燃烛火,沉痛的把数千个死者的名字清晰的缓缓的念出来,而且年复一年的纪念活动都这样念一遍。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这就启示我们,在纪念5.12时,一切的虚浮表演都是不合适的,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表演也是不合适的,它不适用于这天的氛围,因为这一天,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表演,需要的是发自心底的真诚悼念。

        同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对逝者和生者最好的告慰呢?无它,唯有采取一系列负责的行动。

        首先,必须正视这次灾难的性质。灾难过去一周年了,相关政府部门仍然强调这是一次天灾,强调其不可预测性及巨大的破坏性,却很少或者羞于提及这也是一次人祸,起码其中有一定的人祸因素。其实认定天灾与人祸各占几分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老实坦率的承认,这的确既是一次天灾,也是一次人祸。只有对震灾性质有此正确的认识,才能回应人们的期盼,尽最大努力查清学校等建筑大量垮塌的原因,对责任者绳之以法,并改进我们的地震预报,提升我们的建筑设计标准,完善相关质量监督体系,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人祸。

        其次,必须力行问责制,追查每一个责任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如果确实部分建筑特别是学校建筑查出有质量问题,那么必须追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这项工作无论涉及再多部门再多人员,都非进行下去不可,因为这是对死者负责,给死者的家属一个交待,也是安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其三,必须尽快统计出更准确的地震伤亡数字,直至把每个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搞清楚。这项工作做起来确实难,但也并非难于上青天。因为各级户政部门有户口档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学籍档案,还有其它一些各种各样的人口资料。只要结合调查幸存者,结合其它各种资源和线索的查询、搜集、比对、整理,我相信是能够统计出比较接近实际数目的伤亡数字的。一些民间人士在种种干扰之下,凭一己之力尚可取得很大的调查成效,我们的政府部门有什么理由不可以做得更好呢?关键在于,政府部门是如何来认识这一问题的,是仍然视此为关系政府面子的所谓机密呢,还是把它视作是对死者和他们的亲人负责,以及对每一个普通生命以及他们的灵魂的高度尊重。我们不仅要统计出每一个死者的姓名、性别和年龄,还要建立纪念碑或纪念馆,象9.11纪念碑那样,把每一个名字刻上碑石或墙壁,并让观者把他们刻在自己的心里,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悼念,同时警醒世人,面对这么多宝贵生命的凋谢,我们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其四,发挥政府和民间两个积极性,从最有利于灾区人民出发,科学的搞好灾后重建。要做好建设规划,科学选址,精心建设。要提高建筑防震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实行建筑质量终身负责制。要加强监督,尤其是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确保财政资金和捐赠资金的公开、透明使用,做到节约和合理支出,防止出现浪费和腐败。对重建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救灾物资的分发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明细帐。要细心关注灾民所需,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麻烦和困难。政府要按照市场机制调剂各类资源,组织好灾后重建,发挥好主导作用,同时要发挥民间组织和个人的作用,对他们的主动参与重建行为予以支持。

        其五,引导地方政府协调好人文纪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多少以人为本的人文意识,对利用震区生财的意识远远高于对逝者的人文关怀,不是从追念逝者而是从营造政绩出发,不是想留给观者一个个凭吊、追念、感受地震无情、生命易碎的人文空间,而是迫不及待的不惜花血本大投资,来建设所谓地震景区。须知,不仅大投资装饰出的景点所能产生的对人的震撼和启迪,其实远不如原味的断垣残壁、衰草枯杨、乱坟苍烟,而且这样急切的功利主义,说严重点,乃是对十数万无辜生命的淡忘和漠视。对此,有必要加以引导和纠正。

       总之,面对5.12,我们要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以真诚的姿态悼念逝者,并采取负责的举措解决地震的遗留问题。这也是今后面对一切灾难应有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足可告慰死者和生者,并建构起正确的灾难文化,不断改良我们民族的人文性格。也唯有如此,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才会少受一些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