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大监督,由预算开始 - 车海刚 - 价值中国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31:17

加强人大监督,由预算开始

车海刚 原创 | 2009-03-20 19:20 | 投票 投票人 标签: 预算 两会 人大 

车海刚

    今年的“两会”,4万亿元投资计划再次被置于聚光灯下,成为与会代表、委员和会外民众广泛关注的焦点。

    早在今年年初,就曾有上海律师向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提交申请,要求就4万亿元投资的项目清单等进行信息公开。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于“两会”召开前夕的3月1日向媒体表示,欢迎公众随时向发改委查询有关情况。他同时解释,由于4万亿计划跨越两个年度,今年的投资安排需在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2010年度的投资安排尚未确定,因此无法公开。3月9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了4万亿元投资用于各重点领域的情况。虽然有关信息尚显笼统,但这一行动与穆虹3月1日的谈话联系起来看,毕竟可以视为对公众诉求的善意回应,体现了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人民的代议机构,全国人大在监督4万亿元投资方面的作用被人们寄予厚望。笔者注意到,与稍早前一位人大常委称“两会将不审议4万亿投资”有所不同,“两会”期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主任高强以及本次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李肇星,都对人大监督4万亿元投资的问题作出了明确宣示。高强说,加强对4万亿元资金使用的监督,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属于中央政府的投资尤其是监督的重点。李肇星说,4万亿元计划当中,中央政府拟安排的1.18万亿元投资将列入年度中央预算,并报经全国人大批准。

    除了人大高层领导的这些表态外,诸多代表、委员围绕着如何加强预算监督,特别是4万亿元的投向以及公开透明地使用等,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有人大代表建议,应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之外,设立位阶更高的人大预算专门委员会。有代表和学者建议修改预算法,更加合理地配置人大和行政机关之间的预算权力。对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预算制度改革,推进预算公开”,代表、委员们普遍给予了积极评价。

    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呼声由来已久,进展却相对迟缓。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启动及其较高的受关注度,实则为深化这一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次“两会”传递出的上述信息,显示出人大和有关行政部门抓住契机、推进改革的意愿,期望这种意愿能够转化成实质性的动作。

    众所周知,安排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其公共服务职能的必需条件。但长期以来,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必须严格接受民众监督的理念,在一些政府机构和官员那里并未真正入脑入心。肆意兴建楼堂馆所、拍脑袋决策导致投资失误,乃至滥用财权寻租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各级人大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审查监督还远不到位——预算审批程序往往流于形式,对资金使用过程、效果的监督更是付之阙如。在民众的感知中,人大在这方面的表现反倒不如审计部门刮起的“审计风暴”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同审计这种出自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相比,来自人大的外部监督无疑更具权威性和震慑力。并且,审计主要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是一种以事后纠错为主的监督方式;而人大的监督可以将防线前移,事前把好预算审批关,必要时作出调整和否决,再辅之以事中监控和事后追查,从而全面提升监督的效力。

    “政府花钱,议会监督”。审查监督政府的财政预算既是世界各国议会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也是我国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神圣职权。切实发挥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理当从加强预算监督开始。

(载2009年3月16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http://www.studytimes.com.cn/WebPage/ny1.aspx?act=1&id=2504&nid=9008&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