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小东:青川移民:回流故乡冒险重建(南方都市报 2009-4-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5:20

青川移民:回流故乡冒险重建
震后需全部移民的马公乡,目前真正移民的只有85户;大部分人放弃更适合生存的环境,回到危险尚存的家园

日期:[2009年4月24日]  版次:[AA34]  版名:[深度]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2  条 何长贵家在马公乡朝阳村一个叫做“窝前”的地方,大地震使这里30户人家中的27户被填埋,幸存的他们虽然觉得移居地很好,但因建房的压力还是冒险回到故乡,在旧屋后搭建新房。尽管倒塌的山峰已填到家门前。   移民们在移居地因缺钱而停建的房子。建房压力是很多移民选择冒险回到故乡重建的重要原因。   李仕江一家最终选择留在移居地,他们被临时安置在剑阁县公店乡村民王良国家,从去年5月25日起,两家人同吃同住至今。   为了节约资金,回流的移民大都利用自家的木材构制房屋的框架。

  尽管剑阁县公店乡将移民安置得很好,尽管故乡的生存条件如此恶劣,但他们还是回来了。

 

  “我们年纪大了,有余震也无所谓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读书,所以没有必要贷款在剑阁建房,给子女增添负担。”何长贵的妻子王清莲说。

 

  何长贵一家的想法,在移民中十分普遍。

 

  大地震后,他们已经移民到广元市的剑阁县、元坝区,成都的邛崃县等地,可是不久,他们又回到危险犹存的故乡。

 

  几乎全县都在断裂带上的青川,是汶川地震中受灾面积最大的县,经专家鉴定,震后全县有12万人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3000名青川人,成为“5·12”大地震后灾区第一批大规模的移民。而马公乡则是青川受灾最严重的乡之一,同时也是青川震后生存条件最差的一个乡。按广元市和青川县的计划,马公乡需全部移民(549户、1938人),但震后到现在,真正移民的只有85户,其余的已经全部回流;他们冒着风险,在那些不符合建房标准的地方着手重建。

 

  大地震周年未到,那时的恐惧还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逃生的汗水似乎还未干,可是,是什么使他们置生死于不顾呢?

 

  重返危险的故乡

 

  549户人大部分回流,即使已很难找到一块符合建房标准的地基,即使几十米外的山上仍在滚石头

 

  春雨后的黄昏,天色黯淡,吴永柏、何再龙等三家人,和青川县马公乡几名干部,坐在一个简易的棚子里烤火。一辆挖掘机在旁边作业。“你看,你看,山上又滚石头了。”吴永柏指着对面的山头说。

 

  那座山距离他们只有几十米远。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山体严重垮塌,填埋了他们100多亩土地,还有他们三家的房屋,何再龙的岳父也被埋了。

 

  挖掘机将垮塌下来的土堆挖掉,他们正着手重建房屋。他们身后几米远也是一座山,地震在山体上留下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缝。

 

  4月11日下了一整天雨。一大早,青川县马公乡党委书记张正雄开车到附近的公路上,协调了一辆挖掘机,将吴永柏、何再龙等人的地基推平。

 

  地震灾区,到处都在重建,挖掘机因此紧缺。如果从关庄镇租用挖掘机,开到马公乡需要四五个小时,单程路费就是3000元,而在附近的公路上协调到挖掘机,一天工作10小时,费用4000元,节约了不少资金。

 

  挖掘机在经过马公乡锅坛村时,村民吴志朋找到乡干部谈地基的事情,而乡干部很干脆地说,只要他找到了地基,乡里就负责将地基免费推平。但吴志朋至今也没找到符合建房标准的地基。

 

  处于山区的马公乡,平均海拔1300米。大地震前,6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散居住着549户、1938人。

 

  去年震后,广元市政府要求青川县马公乡、石坝乡的全部村民,其他乡镇的部分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并几次发文要求两乡在当年7月15日和19日结束移民工作。马公乡从5月25日开始移民,到7月15日,留在马公乡的人仅有几百人,而且他们都去剑阁考察过了,并准备迁移。

 

  当时马公乡已经移民525户、1072人,但震后到现在,真正移民的只有85户,其余的全部回流了———即使很多人像吴永柏一样,已找不到一块符合建房标准的地基。

 

  马公乡副乡长柳茂春称,在马公乡约有50%的建房户,宅基地都不符合建房标准,都存在安全隐患,要么附近的山体有巨大裂缝,要么堰塞湖没有排除,而从去年5·12以来,青川仍然余震不断,有时一天有多次余震。青川县移民办工作人员吴爱国则称,地震后,像马公乡、石坝乡等地,“绝对安全的宅基地是没有的,即使很平坦的地方也是不安全的,因为都处于龙门山地震带,次生灾害十分严重”。

 

  “重建家园”引发回流

 

  “老百姓们考虑,重建就会有很多优惠政策,所以都赶着回来了”;但当地地质环境恶化已不宜人居

 

  马公乡移民回流事出有因。就在广元市要求移民于2008年7月25日全部结束之前一周,四川省某省委领导到马公乡调研时说,要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原则。时任马公乡党委书记、现任青川县民政局副局长的黄兴文记得,当时该省委领导站在马公乡一块平地上说,汶川地质灾害比这里严重得多,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可以重建家园。

 

  此后,准备离开的人留下了。这个消息也迅速传到剑阁、元坝等地,于是移民纷纷回流,官员们劝阻也无济于事。

 

  “老百姓们考虑,既然马公要重建,就会有很多优惠政策,这是剑阁没有的,所以都赶着回来了。”黄兴文说。

 

  可是,地震灾区恶化的生态地质环境却限制了当地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青川地处摩天岭与龙门山交接的若干个地质断裂带上,三大主断裂带全部经过青川,映秀主断裂带经过青川马公至沙州一线等20个乡镇,历来属地震频发区。汶川大地震后,青川余震不断,最大的6.4级余震也发生在该县境内。

 

  因接连不断的余震导致山体滑坡,时有山石滚落,马公乡所有的公路被毁,7000亩耕地损失了将近一半,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那里丧失。所有房屋都受损或者倒塌或者填埋,饮水出现困难,地震前,村民们直接饮用山泉水,但地震后,山体松散,溪流干涸,河流浑浊,所以很多村民至今饮水困难。找到了水源的村民,乡政府无偿提供水管,村民可以将水引到自家,不能找到水源的,只能自己背水。

 

  整个地震灾区内地貌气候复杂,在“5·12”地震之后,有些地区的河床已升高了2—3米,河水破堤而出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地震灾区在今后几十年内都可能面临洪灾威胁。震区的人口承载力已经严重下降。大地震后,四川省共产生115万左右失地农民,其中部分需异地移民安置。

 

  2008年6月25日,四川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说,青川有5万人左右要实现县外安置。此前青川已有3000人移民到剑阁、元坝等县区。

 

  移居地的热情接待

 

  至今仍有很多移民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住;但移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移居地的热情仍阻不住大规模的移民回流

 

  去年5月25日,马公乡朝阳村的何长贵、何长兵等人被异地安置到剑阁县公店乡。公店乡地势平缓,是广元市唯一村村通柏油路、村村有水库的乡,而且距离绵阳市仅有1小时车程。之前,剑阁县政府在召集全县乡镇干部会议时要求,每个乡镇安置移民不少于70人。

 

  “我们公店乡党委书记陈君是位女性,更具有同情心,她派乡干部到各村做工作,并统计能够安排的人数。”4月9日,公店乡人大副主席陈天友说,“我们在动员村民的时候说,灾区人民遭受了大地震,很多人家破人亡,我们应该同情。当然,移民也将带来发展,我们计划兴建移民一条街,那时,移民的一些优惠政策当地人也会沾光。”

 

  香港协力公司正是因为看到公店乡安置的移民人数多,所以在公店乡投资200多万元建公店小学。

 

  在上述背景下,公店乡最初统计的村民自愿接纳的移民数为505人,但第一批来自马公乡的移民就有162户、616人。

 

  5月25日下午,当10辆班车将马公乡村民送到公店乡时,各村组织的锣鼓队敲锣打鼓,前来迎接。按照之前统计好的各村安置的移民数量,以及移民们自愿组合的原则,公店乡乡政府将移民们安排到各村。由于新家村是公店乡政府所在地,交通最为便捷,所以,公店乡政府尽量将更多的村民安置在新家村,共安排了234人。

 

  之后,当地政府在饭店摆了7桌酒席,请部分移民吃饭,其他移民都被当地村民接回家了。移民们全部临时安置在当地农户家中,并提供7天免费的吃喝。新家村4队,共45户人家,该村安置了8户移民,全队挨家挨户请8户移民吃喝一天。

 

  至今,还有很多移民仍然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住。

 

  但移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土地分配、救灾物资的发放、住房安置等等,而在遭受流离失所、财产散尽的大灾难之后,灾民的神经十分敏感,他们仍然对很多事情表示不满,这和生存的压力、建房的压力、对故土的依恋等等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大规模的移民回流。

 

  建房压力迫使返乡

 

  在移民地建一座楼房要13万元,而回到故乡建房,总造价仅需3万元。即使故乡生存条件如此恶劣,他们还是回来了

 

  虽然亲眼目睹着山石滑落,但吴永柏仍然认为,他在原址重建是安全的。

 

  他的理由是,他面前的山,经过了大地震和将近一年的余震,该倒塌的已经倒塌了,他身后的山向另一面倾斜,对他们不构成威胁。

 

  之前,他在马公乡试图寻找新的宅基地,但搜寻无果,因此又回到了原址。

 

  他们移民又回流的理由十分简单:吴永柏的母亲60多岁了,习惯山区的生活,不适应剑阁的气温、水质等等,他的子女又都在江油读书,为了顾及老人的感受,他们就回来了;因为地震前,他家已经贷款3万元,刚刚建好房子,但被地震填埋了。如果在马公乡建房,可以利用自己家林地的树木,节约很大一笔资金。

 

  和吴永柏一样,移民后,重建的压力是迫使大多数人回流的原因之一。国家给予灾民的建房补助标准是每户1.6万-2.2万元,显然远远不够。按照相关的救助精神,灾民可以到当地信用社贷款3万元用于建房,但由于利息太高,一些村民望而却步。

 

  何长贵、何长兵两家人至今认为剑阁县对待移民很好,但他们也因为建房的压力,在去年8月就回到原籍了。根据之前青川县和剑阁县达成的协议,剑阁县安置一个移民,青川县给予剑阁县1万元,用于移民的安置,比如接纳地将为每个移民分配0.7亩到1亩土地,0.5亩左右山林,而这些土地都要从本地村民的承包地中征收,征收的补偿标准为耕地每亩4000元,荒山每亩2000元。

 

  去年6月,何长贵在剑阁县就分得了耕地,当地人帮他们插好了秧。7月,何长贵、何长兵两家共9口人,第一次回到马公乡。最初,他们只是想回来看看故乡的样子,他们发现,虽然过去两个月,自家的猪、鸡、狗都还活着,房子虽然歪斜、裂开,但还没完全倒塌,里面堆满了砖块瓦片,“很脏很脏,当时没想过要留下来生活,而是想把能卖的东西卖掉,再回到剑阁”。

 

  当天,他们将屋檐下的砖瓦杂物清理掉,用木板拼成床铺,在那里住了3天。几天后,公路修到马公乡老乡政府门前。

 

  之后,他们回到剑阁,又过了几天,他们听说马公乡将要重建,于是就回来了,连田里的水稻也没收割。他们将旧房清理、加固后,居住至今。

 

  他们的家,在马公乡朝阳村一个叫做“窝前”的地方,震前,门前是一片山间谷地,住着30户人家,但大地震来临时,远在几公里之外的山峰崩塌,倒下来的无数巨大山石,将这里27户38口人全部填埋在地下,并填埋了100多亩土地和公路,仅何长贵三家人幸存。

 

  实际上,直到去年8月,这里才通电。至今,公路不通,电话不通,信息阻隔。而居住在窝前的仅有何家兄弟等6口人,全天难见一个外人。

 

  刚刚回来时,旧房里的粮食被人偷走了,公路又被填埋,政府的救援物资无法送进来,他们只能到何长贵妻子王清莲的娘家背粮食回来。

 

  尽管剑阁县公店乡将移民安置得很好,尽管故乡的生存条件如此恶劣,但他们还是回来了,主要原因是,在公店乡建一座楼房需要13万元,而何长贵家4口人,可得到的国家建房补助只有1.9万元,建房资金严重不足;如果回到马公乡建房,总共造价仅需3万元。

 

  “我们年纪大了,有余震也无所谓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读书,所以没有必要贷款在剑阁建房,给子女增添负担。”王清莲说。

 

  如今,他们在旧房后面的山坡上,用木材搭起了三栋楼房的框架,但该购置的砖瓦还没买,即使买了,车辆也无法进入,只能停在5里外的公路上,然后,他们靠肩膀和后背将砖瓦背进来。

 

  和何长贵持有同样的想法,放弃更适合生存的环境,而回到危险尚存的故乡,在灾区移民中十分普遍。

 

  去留之间都很难

 

  每个灾民都在移民、生存、发展之间做着艰难选择,有人移民,有人留下,有人回流

 

  但建房压力并非移民回流的唯一原因。

 

  4月10日上午,在剑阁县通往青川县竹园镇的客车上,原青川县曲河乡锦平村民孟会菊、原青川县石坝乡五一村村民邱碧蓉相遇了,她们都回老家看望没有迁出的亲人。她们分别移民到剑阁县的江石乡黎垭村和江石乡五台村。

 

  她们在交流着移民安置情况时,发现彼此的安置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有的村土地紧张,给移民分配的土地就很少,有的移民至今没有分得耕地,不得不离开,但是故乡已经没有了生存的条件,因此他们又流落他方。

 

  青川县石坝乡五一村何桂芳一家,早在去年8月26日就回迁了。地震中,她家房子倒塌,老公丧生。33岁的她独自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移民到元坝区。当地分给她家2亩地,可那是一块抛荒很久的土地,还长着很粗的树木,“村长说,你把这块地开荒出来种吧,但是我一个女人,这么粗的树,挖都挖不动”。

 

  和何桂芳一样,很多移民,出于种种利益考虑选择了回迁。

 

  而石坝乡五一村的赵良碧、马公乡锅坛村的吴志朋等人,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故乡,虽然他们的房屋或倒塌或被堰塞湖淹没、部分耕地被毁,但他们也未申请移民。

 

  赵良碧的儿子在江苏张家港工作,吴志朋的子女们都移民到剑阁。这些老人的想法是,年轻人都到了安全地方,也可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年老的人,则守住家里的山林、土地等财产。

 

  在青川,有的人家有十几亩山林,多的有100多亩,山上有大量木材、药材。一般家庭靠卖木材、药材和在锰矿打工,家庭年收入可达几万元,如果采矿单位占用了村民承包的山林,也要给予土地补偿费。

 

  比如马公乡,地震前人均年收入3400元,居青川县第一。排名第二的乡镇,人均年收入与马公乡相差1000元。

 

  在移民时,广元市政府要求各乡镇在办理移民手续时,与村民签订协议,取消原籍的林权证、土地证,但有的乡镇执行了,有的乡镇并没有严格执行,如马公乡至今没有执行。

 

  马公乡政府认为,地震中,村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如果现在又取消他们的林权证、土地证,他们肯定不愿意移民。

 

  马公乡政府负责人曾就此向青川县相关领导请示,相关领导也认为,等移民安置稳定以后,再解决林权、土地权等事宜。

 

  尽管如此,每个灾民都在移民、生存、发展之间做着艰难选择,有人移民,有人留下,有人回流,甚至也有人回迁后又移民了。无论哪种选择都十分无奈。

 

  对于异地安置移民的回流,青川县马公乡政府的态度是,回迁坚持村民自愿的原则,建房选址也由村民自行决定,只要村民保证,如果出事,政府不承担责任,乡政府就协调挖掘机,无偿帮他们推平宅基地。

 

  自去年7月更高级别的官员发出马公乡可以重建家园的信号后,原本态度坚决的广元市政府对移民的政策开始松动了。

 

  “政府对老百姓没法强制,我们只能反复解释,回到原址重建的危险性,老百姓要对自己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负责。”青川县移民办工作人员吴爱国说。

 

  断裂带上的故乡

 

  李仕江一家决定留在移居地,他在故乡实在找不到一块可以用于建房的地方;断裂带上的青川,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还是有人愿意坚持异地安置。即使得知马公乡重建的消息,看着大量移民回流时,李仕江一家人还是决定留在剑阁县公店乡,他在故乡实在找不到一块可以用于建房的地方。

 

  李仕江的故乡是青川县马公乡朝阳村。地震中,他家的房子全部倒塌了,压死了两头牛。

 

  移民安置时,李仕江一家6口,都被安置到公店乡新家村的王良国家(至今,他们仍然和王良国一家人同吃同住)。

 

  当地政府曾要求,长期住在农户家的移民,根据居住条件的好坏,每年交给当地农户几百元到一千元的租金,但实际上,大多数当地村民都未收取移民的租金,王良国家亦是如此。

 

  去年6月份,李仕江家分得了2亩水田,4亩旱地,6亩林地。王良国等村民将自家剩余的秧苗都送给李仕江,李家不会种植水稻,当地村民又教他们种植。

 

  尽管如此,李仕江仍然思归心切。

 

  插完了秧,李仕江就和妻子回到马公乡,想看看马公乡到底怎样了。他们四处了解地形,寻找还能建房的安全地带,但他们发现马公乡余震不断,山体滑坡严重,“不敢再看第二眼”。这次返乡使他们决定留在剑阁。

 

  李仕江的选择是正确的。其实,几乎整个青川县都处在断裂带上。地质灾害十分严重,青川山地占总面积的88.3%以上,青川全县73.8%面积坡度大于或等于25度,山体岩性以千枚岩、片岩、砂岩、灰岩为主,岩体风化破碎严重。

 

  与此同时,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人口的膨胀、不规范的挖坡建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等人类活动,使山体总体失去平衡。多年来,青川地质灾害频发,主要以滑坡和崩塌为主。

 

  2006年,成都理工大学受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正式委托,承担青川县地质灾害调查。调查认为:“青川县的地质地貌条件使得境内地质灾害点分布多、分布面广、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大、潜在损失严重。”青川县共有146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其中紧迫点有90个,涉及农户284家,1149人。

 

  青川是四川最早实行避险搬迁的地区。早在地震前,青川就至少有7.6万人需要移民,但每年财政能给予基本支持的,仅仅数百户。2004年,青川县开始高山移民项目,该项目仅有200余万元财政投入,三年共迁移400余户。2007年,该项目就停止了。

 

  2005年和2007年,中央财政拨付740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共搬迁399户、1448人。2005年、2008年,青川遭受了严重的洪灾,死亡多人。

 

  汶川大地震后,经专家鉴定,全县有12万人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

 

  和李仕江的选择不同,何长贵一家决定留在“窝前”。但他的妻子王清莲时常和别人谈起去年5月25日的大转移时的情景。当时,军车将他们从关庄镇临时安置点转移到剑阁,车经九家垭公路时,发生了6.4级余震。九家垭公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高耸的山体。地震时,山体滑坡导致了交通堵塞,军车停在路边。

 

  “当时,地动山摇,山上滚下来很多石头,把车头也砸坏了,当时我哭了,我说我们一家人在‘窝前’都没死,没想到还要死在外面。我想跳下车,但是,随车的一个士兵劝说我,不要跳,跳出去也是死,车里反而更加安全一些。”事隔近11个月后,王清莲站在“窝前”回忆说。

 

  死亡的记忆犹在,但他们却不得不选择在依旧充满危险的故乡重建家园,而门前的乱石里埋着她最好的邻居。

 

  大地震周年系列报道“震·变”已推出的报道

 

  ①北川地震遗址游的人性镜照

 

  (见报日期:2009年4月4日A19-A20版)

 

  ②超防震学校如何建成

 

  (见报日期:2009年4月16日A26-A27版)

 

  ③地震救援:人海战到专业化

 

  (见报日期:2009年4月17日A34-A35版)

 

  统筹:本报记者 喻尘

 

  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鲍小东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4/24/content_770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