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敫铭:宁夏库区移民安置房为何被卖(南方都市报 2009-8-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06:29

宁夏库区移民安置房为何被卖

类别:深度调查 作者:上官敫铭 原创 浏览量:942  发布时间:2009-08-23
版次:AA17 版名:深度 稿源:南方都市报  

    葛凤英指着昔日的农田。黄河水上涨之后,沿岸农田被淹。如今未被淹没的土地也因盐碱化严重而无法种植庄稼。

    上游新村。用移民安置款修建的这个小区里的房子,如今多数已被当做商品房卖给其他人。

    上游村。村民一直等着搬迁,房子这几年都没有修葺,有的已经成了危房。

    ◎库区农民埋怨政府:苦等八年,等到的却是一个“骗局”。

    ◎政府尽显无奈:好心办好事,事情却没有办好“耽误了村民几年时间”。

    ◎是农民要价太高让政府进退两难,还是政府出尔反尔让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大漠,长河。滔滔东流的黄河进入宁夏境内后,在中卫市拐了个大大的“几”字。“几”字下面蔓延约四公里,沿黄河而居的农舍群落,便是常乐镇上游村了。

    《明史·地理志》载,中卫市“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此处胜境,即是如今盛名海内外的5A级景区沙坡头。沙坡头以南,跨过黄河再走几百米,就到葛凤英的家了。

    这是一个破败的农舍,几道裂缝在土墙上昭示着这屋子已年久失修,此外,屋后的土山每逢大雨都会冲下泥石。“住在这里太可怕了!”葛凤英幽幽地说。

    担心居住条件的,不仅是葛凤英一人。在上游村其他三个生产队约800名居民,多数都面临这一困扰。“八年了,房子坏了政府也不让修,说要等待整体搬迁。”

    2001年,上游村因国家重点工程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政府承诺计划对其进行整体搬迁。2007年,用于安置搬迁居民的房子建好了,7栋楼,就建在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名叫“上游新村”。

    “等啊……等啊……等啊……”等了八年,上游村的村民却说自己上当了。他们发现本应给上游村民住的“上游新村”楼房被当做商品房卖掉,本用于维系村民日后生计的新购土地被出租他人,村民们终于惊呼“我们受骗了。”

    八年来,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等待整体搬迁期间不允许新盖房舍、不允许开荒种树、不允许……上游村的发展近乎停滞。

    奔流的黄河水全然不顾村民的焦虑。2004年,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后,1米、2米、3米……至今,上游水位已上涨10余米。上游村1600余亩土地已被淹没了860多亩。

    八年间翘首以待,等到的是赖以生存的土地逐渐被黄河水吞噬,遮风避雨的房舍如今只能在风雨中飘摇。“我们的移民款都去了哪里?政府怎么说不搬就不搬了呢?”葛凤英们的疑问近乎“天问”。

    水库来了,等待搬迁当时还未设市的中卫县政府决定,对上游村实行整体移民

    1967年,18岁的姑娘葛凤英下嫁到了上游村。葛的夫家在上游村三队,该队因坐落在黄河弯道一小拐角处而得名“小湾队”。散落于黄河弯道的上游村还有其他三个生产队,它们分别叫大湾、岔河及大柳树。

    这是一个聚落而成的农村。“我们都是从山上迁下来的。”大湾队64岁的老汉沈得保说,以前,自己的祖辈世居于黄河南面的群山之中,山里只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在上边种上农作物“只能靠天吃饭”。

    在沙坡头处九曲回肠转了几个弯之后,黄河在拐弯处的河滩冲刷出了一片片土地,淤泥沉积堆积成了良田。农民们在河滩上开垦出田地,上游村的村民开始在黄河沿岸繁衍生息。40余年来,原先只有六七十口人的上游村发展成了243户人家,人口1096人。村民称全村开垦出的耕地有1200多亩,村民们称旱涝保收、自给自足。

    上游村宁静的小农社会,自2001年后被彻底打破。是年,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建设的首批十大国家重点工程之一,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开始破土动工。

    依照《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这将是一个集灌溉、发电于一体、设计灌溉面积87.7万亩、总库容0.26亿立方米的水利工程———上游村位于水库之上的山区,一部分农田要被上涨水位淹没。

    “农民的根本是土地。”沈得保说。如果没有土地,生存将无法维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还未设市的中卫县政府决定,对上游村实行整体移民。“这也是为了增加城市人口,缩小城乡差距的考虑。”时任常乐镇委书记黄积银说。

    彼时的中卫县做出上游村整体搬迁的决策后,对该村各项资产的评估工作也开始进行。2002年起,由中卫县国土资源局牵头,监察局、扶贫办、常乐镇政府等部门配合下,开始对上游村淹没区内外房屋、土地、树木等进行核查及资产评估。

    经常乐镇绘图丈量,上游村共认定土地2100余亩(淹没区外有1162.9亩);此外,全村共有近万棵树木被淹。

    进行资产评估后,政府部门向村民宣布了纪律:维持原状,等待搬迁。村民们被禁止新栽树木、不能再建新房、对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政府也不提倡。

    时任常乐镇党委书记的黄积银并不否认当时的决策,“资产都进行评估,就不好再动了,如果到时候谁家盖了新房,政府也不能重新进行评估补偿。”

    等待,40多年前由各地移居黄河沿岸的上游村人,准备再次放弃家园。

    政府承诺:住新房,置良田葛凤英家不再翻修墙体早已开裂的土砖房,沈得保家则卖掉了自家的羊

    2004年,中卫县撤县设市。当年,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也正式下闸蓄水。

    黄河水开始上涨了。葛凤英说,自家原有的近20亩土地,被河水淹没后最后变成了不足4亩。沈得保与儿子沈海波等家人20多年来开垦的30多亩土地,连同地上的麦子和果树一同沉入了河底。

    在上游村,沈得保曾经是劳动致富的典型。在黄河的河滩上,沈与家人不但开垦出了耕地和果园,为防止黄河水漫灌还夯起了一条高约1米的堤坝,堤坝内的耕地经过改良后种起了水稻。

    如今,这一切已成追忆。是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淹没了上游村村民的农田。土地被淹没,而移民安置款还没有下拨。农民找到了政府,在常乐镇政府相关人员的授意下,上游村的男女老少拥向了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现场。最终的结果,村民们得知用于库区移民安置的补偿金总额是2600多万元。

    “那时候很开心啊。”小湾队村民李守方说,村民们建议政府把安置款下发到户,大家再自谋生路。“这里淹就淹了,拿了钱,我们可以到其他地方买地盖房。”

    “这怎么可以?怎能这样不负责任吗?”时任镇委书记黄积银说,安置移民是一整套工程,以后的生活保障、基础设施等都要考虑周全:“把钱分给每个人,万一他们花完了却没房子住没地种,到时候再来找政府怎么办?”

    政府宣布了移民的计划。除了被淹农作物补偿(青苗费)到户外,移民安置款由政府统筹安排。“我们当时肯定有情绪啊,这是我们的钱又不是政府的。”李守方说。

    为了安抚民心,中卫市上游村移民搬迁领导小组的相关成员,多次到村中对相关事宜进行解释说明。据村民回忆,为了整体移民,政府决定用移民安置款在市区为上游村兴建安置房,为了解决农田被淹没后无地可耕的现实,政府也将从安置款中抽出一部分为失地农民置田。

    2004年4月,常乐镇政府向中卫市发改委上呈了《关于规划建设上游移民新村的报告》(常政发[2004]28号)。在报告中,常乐镇政府称,“根据市人民政府对上游村实施整体搬迁的要求”,拟建移民新村规划6层住宅楼7栋,项目总投资1462万元,资金来源是“全部用上游村移民搬迁专项资金”。

    据当时参加相关说明会议的村民介绍,政府为农民们勾画了一幅移民后美好的蓝图:农民们可以住上干净宽敞的楼房,当时民房折价是每平方米320元,新居房价是每平方米850元左右,但有移民安置款在,村民几乎不需要再掏钱。“哪一户住60平米,哪一户住90平米,当时都是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规划好了。”黄积银说。

    此外,上游村民子弟可以在市内读书;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享受120元左右的最低生活保障。壮劳力是需要种田的,政府将用安置款在姚滩农场为村民购置耕地。

    上游村民相信了政府的话。葛凤英家不再翻修墙体早已开裂的土砖房,沈得保家则卖掉了自家的羊。“还有手扶拖拉机,搬到城里,这些东西都搁不下啰。”沈得保心里美滋滋的,“这机遇真是千载难逢,政府都为我们想好了。”不再修房、不能栽树,牲畜卖掉了,农用机械卖掉了……上游村的农人们却不心慌,“政府要让我们住新房、种良田。”30好几的汪永(化名)很欢欣,因为政府承诺上游村以后将整体搬迁到市内住上楼房,多年找不到对象的他用了个“竟然”来描述———他找到了心爱的姑娘。

    忽然又不让村民搬了直到2007年,村民依旧坚守着政府订下的纪律。可是,政府的决策却变了。

    上游新村安置工程开始动工兴建,中卫市政府也通过用移民安置补偿款为中卫林场职工交纳社保的方式,置换了1000多亩土地。农民们开始翘首以盼了:搬进城市,入住楼房,耕种良田。

    从2004年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开始,中卫市对淹没区内农民的青苗补偿费也开始进行。

    依照常乐镇政府2005年7月份的统计,库区淹没农作物补偿补助总亩数约为867.8亩。耕地每亩补偿800元,新开地及荒地的补助标准是每亩300元。

    上游村的一些村民称,虽然多数不能足额拿到青苗费等补偿,有时候耕地的补偿却按荒地的标准,“我家经过勘测的23亩耕地,他们甚至变成了7亩荒地来补偿。”沈得保说,话虽如此,但毕竟村民们还有个盼头,村中财务的账目及淹没区各种补偿标准虽然混乱,但“等一等,我们就要搬走了”。

    “我们等啊……等啊……等啊……”葛凤英重复着这句话。2007年,是等待的终结。

    这一年年初,为了配合沙坡头旅游景点和堤坝建设,常乐镇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调研,建议撤销上游村的上游小学。政府的这一提议,被村民们视作即将正式进行整体搬迁的前奏。在政府的倡议下,上游小学的学生纷纷转入市内学校读书,至今,该校仅剩1名教师和5名学生。

    被黄河水淹没耕地的库区农民,生活只能依靠外出打工维系。在当年常乐镇政府向中卫市请求拨付淹没区农作物补偿经费的报告(常政发[2007]92号)中称,“失地群众生活没有依靠,大部分群众的生活目前相当困难”。

    2007年秋季,上游新村落成。而村民们发现,之前干部入户动员村民搬迁的现象,却一去不复返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村民们怀疑。

    “土地都被淹了,房子也盖好了,怎么还不搬迁啊?”大柳树队(即2队)村民李守安对此感到疑惑。反应最强烈的,恰恰是这一队的农民,该队所有耕地已被黄河水淹没多年。眼看政府没有任何搬迁的意思,大柳树队村民最先选择了上访之路。

    直到2007年,上游村的村民依旧坚守着四五年前政府订下的纪律,“禁止栽树,禁止翻修房屋”。可是,政府的决策却变了。

    2007年7月4日,中卫市政府第16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只搬迁上游村淹没区内的群众。即只搬迁2队(大柳树队),其他生产队不搬迁。此外,“将原建小区楼房公开出售,资金用于移民搬迁安置”。可以确证的是,当时政府这一决策的改变,鲜有民众知情。

    对于这一决定,中卫市副市长吴汉宝说,这是按照《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补充报告》的规定。由于上游村其他三个队既不属于“直接淹没人口”,也不属于“淹地淹房影响人口中因环境容量不足而必须动迁的人口”,因此不在搬迁范围内,不存在上游村整体搬迁的规划问题。

    整体搬迁的计划,之前确实是存在的。对此,吴汉宝又称,那只是原来中卫县政府出于发展旅游业的考虑,而非搬迁村民全部都是水利枢纽工程的库区移民。

    “政府变卦了!”在电视上看到上游新村移民安置房的售楼广告时,上游村的村民傻眼了。

    村民不肯搬还是政府不让搬?政府称,“由于(村民)不同意搬迁”,房屋空置了近1年,后来才当商品房卖了

    “我们等了八年,等到的是一个谎言。”汪永很愤慨,因为他老婆“跑了”,“有楼房就来,没楼房就跑了。”

    在获知“上游新村”的安置房在向外出售时,完全失地(耕地)的大柳树队村民,多次堵在了政府大楼门口。2008年5月,中卫市政府正式对大柳树队进行整体搬迁。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村民还不愿意来,政府只好做动员工作,还捎带一点强制的手段。”如今已是中卫市水务局局长的黄积银说。

    失地农民已多年无所依托,怎么还不愿意搬迁?“这怎么可能?”大柳树队村民李守安认为,如今能入住上游新村移民安置小区,完全是村民多次上访、群访换来的结果。

    大柳树队搬迁了,另外3个队却没能搬进上游新村。中卫市政府的说法是上游村其他队的村民拒绝搬迁。中卫市归纳了村民拒绝搬迁的4条理由:市区消费高且离耕地远,安置小区需要补交房款差价,原来的村落靠近旅游区可发展“农家乐”增加收入,靠近山河可以发展养殖业。

    中卫市给出的这些理由,全部遭到村民的否认———“能远离这个穷地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能没有人不愿意离开。”

    未能搬迁的上游村其他3队的村民,开始自行寻找其中的理由。由于此前青苗补偿费等经济补助未能足额发放,村民们开始怀疑,“有人挪用或贪污了移民安置(补偿)资金,政府缺钱?”

    2008年底,在常乐镇政府讨说法的上游村民沈海波无意发现了一个秘密。在一份“上游村搬迁移民补偿总资产算账到户汇总表”中,沈海波觉得上边的户主姓名很奇怪,“我后来认真一看,才知道这是镇里的33名干部!”

    后来,沈海波等村民将此事披露到网络上,常乐镇33名干部涉嫌冒领138万移民补偿款的消息不胫而走。此事后来被中卫市称之为“上游村网上事件”———这“是不法分子歪曲事实、恶意炒作的”。沙坡头区检方在向相关部门呈送的报告称,这只是常乐镇以干部的名义,欲将上游村集体土地补偿费领取后留在镇上的方式,但由于补偿资金后来并没有实际下拨到位,此举“并没有套取搬迁补偿金”。

    这一结论并不能让上游村的村民信服。村民们继而发现,常乐镇政府在向市政府申报财政拨款及对群众补偿发放时执行两套不同的标准,致使库区补偿专项资金结余137万余元,目前,该笔款项已开销76万元。据一份官方材料显示,其中用于常乐镇政府搬迁费共计25万元,广场搬迁费22万多元,其他支出7.8万多元。

    对于常乐镇政府涉嫌挪用移民补偿资金的问题,现任常乐镇党委书记兼镇长刘险峰称,“没有拿(移民)补偿款一分钱”。但钱从何来,刘险峰避而不谈。

    “一方面让我们8年来不准修葺房屋,一方面政府却修那么漂亮的中心广场。”上游村的部分村民认为政府欺骗了他们,而不给村庄进行整体搬迁,是政府缺钱———或者说,政府与农民抢钱。

    依据中卫市政府说法,上游新村252套新居建成后,“由于(村民)不同意搬迁”,房屋空置了近1年。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以商品房的价格向社会公开销售。

    中卫市政府通报称,售房款项共计2492 .04万元,这些钱全部用于与移民安置相关事项:2队楼房安置、耕地购置及青苗补偿等共1676 .61万元,补交土地出让金286 .73万元,支付企业垫付、欠付资金563 .34万元。政府的结论是:上游(新)村安置小区售房款已全部用于上游村2队搬迁安置和1、3、4队各队补偿。

    在中卫市国资办2009年4月1日形成的《上游村移民住宅小区收支情况》,却有着不同的结论:上游新村售楼款除了支付工程款等费用外,193.66万元上缴财政,480万元借给西峰口旅游公司,100万元借给市融通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还有11万元垫付美利工业区泵站运行费。

    对于上述问题,在8月19日上午照本宣科念完通报稿后,中卫市常务副市长吴汉宝称自己对此也不甚了解,需要再研究。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卫市政府宣称截至2008年12月,上游村大柳树队村民“已全部迁入新居,生产生活正常”。

    实际情况是,至今仍有如李占举、李守良、李占才等家庭,因支付不起由原来定价每平米860元、搬迁时却涨到1186元的楼房差价,只得停留在上游村破败的老屋。

    在姚滩农场,除了分配给迁入上游新村的大柳树队村民的耕地之外,另有部分耕地的“地主”是常乐镇政府。这些本应用于安置其他三队村民的土地,如今被他人租种。

    新的蓝图又被画出来了政府坚决不再整体搬迁了,称只是耽误了村民几年时间

    为了让中卫市履行最初的承诺,上游村未搬迁的村民采取了他们认为可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的诉求方式。到政府部门上访、到库区工程处静坐、把相关问题发布到互联网上。

    自今年2月份以来,没有被搬迁的村民没停过呼吁。为了缓和矛盾,在移民安置小区门口本来镶着的“上游新村”四个大字,如今已被人拿掉。

    “利益,这一切都是因为利益。”一名深谙这一事件的官员说,“不能说政府都做错了,老百姓也没有错。政府是好心办好事却没有办成,现在楼都卖了你又说要搬进来,难道要把买楼的住户都赶走?”该官员说,由于官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管道,而又坚守各自的利益才导致矛盾爆发。

    针对上游村未搬迁村民反映的问题,中卫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后,8月19日再次重申“不予整体搬迁”。

    从2002年开始,上游村遵从政府要求,不再栽树建房,也没有对生产设施进行再投资。2007年小学近乎关闭之后,原有的医疗卫生室也关张了,乡村如道路等公共设施也因等待移民而荒废。村中的妇女多数已随子女进城,而男人们要么守候在此等待移民,要么远走他乡打工谋生。

    “你看你看,我们可耕的土地已经只剩每人几分田了,”葛凤英指着黄河沿岸长着芦苇的河滩说,“这些地都(盐)碱化了,哪还能种出粮食?”葛抬头看了看跨过黄河的高速公路,“这条路也遮住了我们10多亩土地的阳光。”

    依照中卫市政府的数据,至今被黄河水淹没之后,未搬迁的上游村村民,人均仍有耕地1.94亩。但这一数据遭到村民强烈质疑,“包产到户时都没有那么多,不要说现在已经淹了一多半了”。

    上游村苦等搬迁八年,换来乡村凋敝田园荒芜。但做出不再进行整体搬迁的决定后,中卫市政府再次为村民们画出蓝图:

    未搬迁农民享受库区移民后期补助政策,在水利部批准前,先由市政府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补助期限20年;其子女可到市区中小学就读,享受与市区学生同等待遇;村民可以“农家乐”形式参与旅游产业,服从黄河南岸整体规划,享受发展旅游业优惠政策;对上游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等等。

    上游村村民还是想整体移民搬迁,可是,政府坚决不再搬迁了。对于这八年来,上游村民是否承担了中卫市官方错误决策的代价这个问题,常务副市长吴汉宝对此表示不认同。

    “只是,耽误了村民几年时间。”吴淡淡地说。

    采写/摄影:本报记者上官敫铭

http://gcontent.nddaily.com/a/93/a9365bd906e11324/Blog/328/392449.html
上官敫铭:宁夏库区移民安置房为何被卖(南方都市报 2009-8-23) 上官敫铭:400三峡移民身陷“危楼”恐惧(南方都市报 2009-11-29) 宁夏中卫安置房当作商品房卖 村民举报被抓(中广网 2009-8-19) 上官敫铭:赤峰水污染透视(南方都市报 2009-8-5) 上官敫铭:奉节“楼裂裂” 3人被刑拘(南方都市报 2009-12-8) 宁夏中卫安置房当作商品房卖 村民举报被抓 宁夏中卫安置房当作商品房卖 村民举报被抓 上官敫铭:“小天使基金”被截留事件调查(南方都市报 2009-5-22) 上官敫铭:山东青年发帖举报镇领导被诉(南方都市报 2009-7-17) 上官敫铭:400三峡移民身陷“危楼”恐惧 上官敫铭:还原警察打死人事件的本来面目(南方都市报 2008-10-23) 上官敫铭:湖南警方再证杨宽生系自杀(南方都市报 2010-1-8) 上官敫铭 喻尘:危情灌溉:井深500米(南方都市报 2009-2-11) 上官敫铭:市长“走马灯” 田奇庄挑战“邯郸现象”(南方都市报 2009-5-29) 上官敫铭: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沉默应对“全民考核”(南方都市报 2009-6-30) 上官敫铭:证据不足 “曹县帖案”青年获释(南方都市报 2009-7-25) 上官敫铭:山西白家峁血案调查(南方都市报 2009-10-22) 上官敫铭:曙光村暗战“山寨中石油”(南方都市报 2009-11-27) 上官敫铭:半年前唐福珍曾自泼汽油逼退拆迁(南方都市报 2009-12-3) 上官敫铭:成都自焚拆迁户唐福珍死亡(南方都市报 2009-12-2) 上官敫铭:燕山大学“炒地”风波(南方都市报 2009-12-16) 上官敫铭:凤翔:离开血铅污染的家园(南方都市报 2009-12-30) 上官敫铭:小龙虾生死劫(南方都市报 2010-9-30) 张东锋:网帖曝温州购安置房官员名单(南方都市报 20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