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学校办学情况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1:41:30
物业管理学校办学情况调查
[ 作者:张维霞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点击数: 1468     更新时间:2006-8-29     文章录入:Admin ] 【字体:

(《应用写作)2002年第12期)       

    2002年秋季,××物业管理学校招生空前火爆,入学人数很快达到500名,已超过学校容量的极限,只好停招,使得众多学生及家长望校兴叹,为迟到一步懊悔不已。在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普遍不够景气的情况下,这所学校却异军突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

    ××物业管理学校是目前国内第一所以物业管理为主干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其前身为××市第三中等专业学校。多年以来,该校一直以工科专业(建筑、采暖、电气安装等)为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调整,取消统招统分,实行注册入学制度,毕业生一律进入市场,自主择业。这样,中等专业学校曾赖以生存并一度辉煌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势”丧失殆尽,除少数专业设置尚属市场急需的学校外,相当部分的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规模急剧萎缩。××市第三中等专业学校也同样陷入了办学的低谷。一时间学校及教职员工的生存、出路都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二)

    ××市政府及市教育主管部门从市场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出发,及时给了学校以宽松的政策,允许他们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政策有了,要生存,要发展,不能再去找市长,而必须去找市场。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决定将物业管理作为学校的主干专业,校名也改为“物业管理学校”。为了抢占市场,扩大知名度,从而为今后的发展蓄势,学校将校内有关专业向物业管理方面*拢,利用改名后的两年时间,培养出第一批物业管理中专毕业生,并及时推向市场。2002年4月份,学校在省城内一家著名宾馆召开了颇有声势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省市各新闻单位对此密切关注,并纷纷在头版头题予以报道,众多用人单位到会联系接收毕业生事宜,学校提供的120名毕业生竟不敷急需,被一抢而空。甚至出现七八家单位争要一名学生的情况。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让“物业管理”这块牌子在求学者心目中和市场上叫得更响,学校抓住2002年暑期本市举办国际教育展的大好时机,特设展位,强力推介,彻底摆脱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使广大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家长们进一步了解了“××物业管理学校”及其虎虎有生气的“物业管理专业”。

(三)

    及时地调整、转向,使××物业管理学校开始走出低谷,前景看好。面对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局面,学校领导班子头脑十分清醒。他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们坚持进行市场调查,以准确把握物业管理这一服务性行业随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变化,确立了“办学社会化、管理企业化、教学专业化、人才培养市场化”的宗旨,在专业设置上提出了“选择空白,找准定位,超前育人”的基本办学思路,以面对市场需求:

    l.选择人才空白点。考虑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办将会出现人才短缺的专业。如学校开设了“楼宇监控与宽带网”专业,因光纤布线、宽带入户在我国发达省市较为普遍,而本市的普及率尚不足5%,社会必将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2.找准专业定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如当前计算机已作为一种工具被人们所掌握,学校避开“程序设计”、“信息安全”等多由高等院校设置的理论较深的专业,开办了“网络规划与管理”专业,重点培养技能性较强而且社会需求量大的计算机网络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中级技术人员。

    3.超前培养人才。由于社区、楼宇智能化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了物业管理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也适度超前,将原有的物业管理专业拓展为物业管理与智能控制专业。

    另外,学校又提出了“四满足”,来调整培养目标,以面对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1.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在保证完成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学校抽调师资开办对口升学班,为学生毕业后能升入大学本科或专科学习创造条件。学校对口升学率连续三年达100%。

    2.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学校实行“多证制”教学,进行扎实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不仅能得到毕业证书,还能得到多个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较大的就业选择性和职业竞争优势。学校先后与26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和房地产公司建立了联系,并与其中100多家单位联合办学,形成了较稳定的就业基地。

    3.满足学生自主创业的需求。学校力求使学生至少学得一种足以自立门户的技能和自主经营的本领,保证学生毕业后进可到企事业单位谋职,退可自己单干,余地充分。

    4.满足贫困学生的求学需求。学校作为国家正规办学的单位,本着服务于大众、奉献于社会的原则,实行低收费,保证高质量,并设立奖学金,还定期向贫(特)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并在校内为这些学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物业管理学校适应市场需求,迅速走出办学低谷,并注意跟踪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与时俱进,谱写出令人瞩目的新篇章。其发展状况生动说明:市场不是无情物,尽管它有时严酷冷漠,但只要你努力研究其规律,不断主动适应其需求,市场就会给予你丰厚的回报。

    赏析:

    这篇调查报告,文约事丰,可谓短而好。

    从内容上看,作者问题抓得准确、深刻,把“适应市场、与时俱进”这个大话题,具体到一所学校的办学情况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使读者的感触真切而实在。

    选材方面,紧扣文题(即中心),详略有致:详处,不惜笔墨,如介绍学校适应市场需求所带来的喜人变化及与时俱进的几项举措;略处,仅一语带过,如介绍学校处于低谷时的情况。这样的详略安排,完全符合表达的需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结构上也清晰地显示了匠心。“文章争一起”,开头铺叙招生的火爆,随即对照着提出一个领起全文的中心问题,可谓分量十足。结尾自然地归纳了答案,同时紧扣文题。首尾遥相呼应,却又毫无斧凿之痕。

    写作事务文书同样须讲究文采,生动形象也是不可或缺的。这篇调查报告在这方面颇耐品味。开头一段中从成语“望洋兴叹”化出的“望校兴叹”一语,使人物神态毕现,侧面映衬出招生的火爆,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文中巧改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其中蕴含的道理令人首肯,又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诗句相映成趣,收到十分形象贴切的表达效果。    (长 弓)

    作者单位:长春物业管理学校
    责任编辑:张冠英

(《应用写作)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