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在中国""2003全球峰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16:48
浅析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技术体系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王 志 勤
摘 要 从技术角度入手,提出了移动通信业务标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就OMA组织目前标准的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初步的体系框架,最后介绍了我国标准化组织中的相关工作进展和计划。
关键词 OMA ICP ARPU
一、引 言
我国移动通信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移动用户数已超过2亿。与此相反,ARPU每年呈现下降的趋势。我国的运营商积极开拓移动数据业务的运营模式,打造了"梦网计划"、"联通在线"等业务品牌,与ICP、设备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但在业务模式、销售策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移动数据业务标准的不完善性是制约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界一致希望能够通过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平台和终端)、ICP、科研单位等的共同努力,形成面向市场、科学有效的技术规范,以此规范行业,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入手,对移动通信业务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OMA组织目前标准的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初步的体系框架。最后,介绍了我国标准化组织中的相关工作进展和计划。
二、移动通信业务标准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很多移动业务局限于某个厂家的设备,某个厂家的手机,某个内容提供商,某个运营商网络的局部应用等。标准的不完备、不统一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制定移动业务相关技术规范的论坛和组织达十几个,包括3GPP,3GPP2,WAP论坛,Parlay,LIF,M-service,Java Community Process等。所制定的技术规范种类和版本较多,加上很多厂家自己的标准,目前还没有形成业界完备的、普遍共识的标准。
对于移动通信业务标准框架结构,业界缺乏共识。由图1可知,一种业务的实施需要建立终端的应用平台和网络侧的应用平台。这两个平台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设施提供的网络业务来实现高层业务的承载和传送。目前,所探讨的移动通信业务方面的标准主要集中在应用层和控制层面。
1.业务规范标准由技术驱动,而不是由业务和应用驱动

以往,在图1所示的传送层面,大量的标准主要是由技术来进行驱动。这主要由于,在传输层面所涉及的网络设施主要为高层业务提供一种承载,对于运营商提供的业务特征并不敏感。
而在控制层和业务层中,一套业务提供给用户时,根据运营商提供的业务特征的不同,需要调用不同的业务技术工具。这些工具需要在标准化组织中进行定义。但是,在一种技术没有应用之前,在技术层面很难确定应制定什么样的规范以适应市场和业务的需要。
2.多种体系的技术和标准,对于符合市场需求的规范标准没有明确的要求
由于对业务层面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市场对于业务特征的反馈更加重要。大部分标准化组织并没有特别重视这方面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基本延续过去的工作方式,以技术为导向,制定出成堆的标准,而其中真正能够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去的却不多。对于真正被市场接受的标准,也没有在标准化组织中进行明确和倡导,造成使用标准的用户在进行标准选择时无法判断。
3.缺乏统一的互操作性计划和实施
一些被市场接受的标准,其设备在进入市场之前,缺乏统一的互操作性计划,也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此进行测试和检验。对运营商在业务实施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业务的互操作也应被提到标准化组织的议事日程上来。
三、移动通信迫切需要开放的标准及OMA的成立
开放的平台有利于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使得设备制造商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一些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发上,而不会花大量的时间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不同标准。统一标准有利于普遍的规模经济,也使得用户在选择时无需进行比较和分析,自然地进行选择,因此也能形成使用量的最大化。这对于处于整个价值链中的企业来说,可获得最大的收益,并最大限度地获得盈利。
2002年6月,OMA组织(Open Mobile Alliance)正式成立,推出了开放的移动架构,其目的是共同参与规则的制订。OMA的成员有300多名,以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和运营商为主。OMA是在Open Mobile Architicture Initiative和WAP论坛的基础上成立的。目前,LIF,SyncML Initiative,MMS-IOP,Wireless Village等组织并入了OMA,而MGIF(移动游戏互操作论坛)和MWIF(移动无线因特论坛)则有待整合。
OMA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市场需求并制定规范,清除互操作性发展的障碍,并加速各种全新的增强型移动信息、通信和娱乐服务及应用的开发和应用,为未来的移动通信业务和应用建立一个共同的、全球适用的行业标准。OMA代表了无线通信业的新趋势,它鼓励价值链上所有的成员更大程度地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建立更为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需要定义多种技术引擎(Technical enabler)。OMA认为,技术引擎是产生移动业务的基本技术模块,它用于在网络和终端上开发和支持新的业务和特征,它可以应用于端到端业务提供的任意环节。
2003年3月,OMA已经完成了最初的论坛整合,确定了OMA的发布和工作计划。已经发布的规范草稿有计费框架(V1.1)与OMA用户代理/设备框架(V1.1)。
提出征求意见的文件有:OMA浏览(V2.1),OMA递送/内容下载(V1.0),OMA数字版权管理(DRM)(V1.0),OMA电子邮件推送通知(V1.0),OMA即时消息传送和显示服务(IMPS)(V1.2),OMA多媒体信息(MMS)(V1.1),OMA DNS(V1.0)。
四、OMA目前的业务体系架构
1.新型的业务体系架构
目前,业务的分类方式已逐渐打破了传统定义的业务,而逐步转变为业务由业务特征组成,而最终转变为业务技术(或业务引擎Service enabler)的定义。

图2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业务模型,它表示每个业务可以由多个特征组成,而每个特征又是基于多个业务引擎(Enabler)。
(1)业务(即高层应用)是指特定的端到端的业务。
(2)业务特征是实施业务的一组能力,如消息处理能力(发送、接收和存储、前转等),用户文件管理,下载能力等。
(3)业务引擎:一组类别的网络和终端功能,包括标准的工具、协议和应用接口等,以提供基本的传送和控制机制。这包括WAP PUSH,SAT,CAMEL,Java,安全性管理,定位等。
2.业务引擎的通用框架
随着移动数据市场的不断发展,业务的不断丰富,业务引擎(Service enabler)也在不断发展。在以Client、Server为基础的业务生成方式下,终端和网络的Server通过移动承载网络,借助业务引擎层面完成与高层应用的沟通。为了便于理解,借鉴OSA(Open service architecture)的体系架构,在专用业务引擎之外,建立了所有业务公用的通用框架(见图3)(或称公共业务引擎)。因此,业务引擎可简单地分为两大类。

(1)公共业务引擎:无论调用何种专用业务引擎,都需要具有的一些公共引擎。
●鉴权(Authentication)和认证(Authorization);
●计费和账目(Accounting &Billing);
●公共数据库(Common directory):包括设备管理(Device management)和用户文档管理(User profile)等;
●提供(Provision);
●实施(Deployment);
●操作维护(O&M)。
(2)一些公共引擎举例。
●设备管理
是指允许第三方(移动运营者,业务提供者,IT部门)代替用户对终端设备进行远端提供和配置的技术。这包括:远端提供业务,配置和管理用户终端参数和设置,手机的远端诊断和分析等。主要应用的场合在于:新设备或业务购买后,Client方的实现;大量的配置;手机备份/恢复。
●终端文档管理
由于终端的多样性,特别是移动终端所具有的在显示、支持内容类型,输入、输出模式,存储容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在业务开发时应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设计和开发业务。
Client Profile管理包括向所有端到端的业务链(Gateways,Proxies,应用服务器)提供终端能力的技术。这些用户信息可以在应用开发,内容选择适配及内容转发过程中予以考虑。
●识别/鉴权
在所有业务和实施过程中,鉴权都是十分重要的。用户侧(Client)需要经过鉴权后才能够接入到业务网络中。同时,用户侧也对网络进行鉴权。
识别/鉴权的标准化工作目前多为专用方式,尚没有被普遍采纳的方式出现。在初期,各业务多采用基于SIM相关的MSISDN/IMSI识别。
该识别和鉴权系统应能够使用户:采用适当的跟踪和安全机制来识别自身;为了获得一些针对个人的业务,能够向业务提供一些专用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是采用可控和秘密的方式;授权的业务和其他代理应使用经纪人,即发送通报、费用账单等。
(3)专用业务引擎:可组合实现不同功能的业务引擎。
●定位(Location):针对移动用户位置开发的一系列业务;
●移动商务(M-commerce):针对移动终端使用的电子商务业务;
●及时消息和出现的业务(Instant Message& Presentation Service):类似于网上聊天的业务,并能够确定另一方的状态;
●通知(Notification):网络发起的业务通知;
●消息业务:以消息类业务为主体的业务;
●流媒体(Streaming):以视频流为业务质量(QoS)级别的高层业务;
●移动浏览业务(Mobile Web service):WAP浏览功能。
在专用业务引擎中,多媒体消息业务(MMS),XHML,Java被定义为三个关键的业务引擎方式。
五、国内行业标准化协会正在进行的工作
增值业务标准的不统一,对移动的业务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其标准化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由于增值业务的技术标准与基础设施的技术有较大的相关性,所以CCSA(中国通信标准委员会)之下的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在2002年已经启动一些相应的研究工作。
1.GSM与UMTS相关业务标准的研究
基于GSM和UMTS的网络框架,制订了以下的基础业务标准。
(1)在GSM网络上开展的智能网业务,主要为CAMEL2阶段的协议及设备规范和测试规范。为了配合GPRS预付费等业务的实施,CAMEL3的相关规范正在制订过程中。
(2)GSM短消息设备规范和测试规范,包括点对点业务和小区广播短消息业务,并已完成增强型短消息业务的设备及测试规范。
(3)USSD(非结构化的补充业务数据)设备及接口规范和测试规范。
(4)增值业务平台设备的规范主要包括:WAP设备规范及测试规范,MMS中心设备及终端设备的规范和测试规范,定位业务中心设备及接口规范及测试规范。
(5)对于一些在新型网络架构下开展的业务方式进行了预研:OSA的体系架构及接口规范,基于SIP的业务提供方式等。
(6)针对OMA组织目前开展的工作,考虑围绕3GPP的需求进行展开的业务包括:多媒体消息业务的互操作测试(MMS-IOP),数字版权管理规范(DRM),及时消息和出现业务(IMPS)的研究,3GPP分组业务流媒体业务,移动商务等。
2.CDMA体系相关业务标准的研究
CDMA在这方面研究的业务标准包括:智能网标准系列、短消息标准系列、定位标准系列等。
在智能网方面,CDMA工作组完成了智能网第一阶段的标准系列,包括接口标准、SSP和SCP设备标准及其相应的测试规范。智能网第二阶段的标准已在2002年启动。第三阶段的标准也将在2003年上半年启动。CDMA工作组正在逐步加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在这方面,已经开展的工作包括分组数据的预付费业务、无线网号码可携带性等内容。
在短消息方面,已经完成的规范包括短消息中心的设备规范及各种对外接口的规范。
定位业务是移动通信系统中非常有特色的业务之一。这方面的标准也是CDMA工作组当前的工作重点。到目前为止,CDMA工作组已经完成了定位业务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