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分析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58:31
第九讲  内容分析法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
内容分析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专门方法。
内容分析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随后,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如报纸、电视、电影、广播、杂志、书刊、信件、演讲、传单、日记、谈话等等的分析,以及对各类非语文传播,如音乐、手势、姿势、地图、艺术作品等的分析,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资源以及学习者学习反应的反馈信息,这是掌握教育技术学本质与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的特征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方面。
1.明显的传播内容
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任何形态、包括有文字记录形态(如报纸、杂志、书籍、文件)、非文字记录形态(如广播、唱片、演讲录音、音乐)、影像记录形态(如电影、电视、幻灯、图片)等。同时,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而不是指其包含的潜在动机。内容分析就是通过对直接显示的内容的量化处理来判别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和效果。
2.客观性
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表格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并根据客观事实再作出分析描述。
3.系统性
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
4.量化
这是指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如用次数分配、各种百分率或比例、相关系数等方式来描述。
由此可见,内容分析实际上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作出叙述性的说明。它不仅是资料的收集方法,也是一种独立、完整的专门研究方法。
二、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比较
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记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但是它们具体的分析处理方法是有所区别的。
-
文献分析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
内容分析则是直接对单个样本作技术性处理,将其内容分解为若干分析单元,评判单元内所表现的事实,并作出定量的统计描述。
我们可以把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区别用表9-1来说明。

三、内容分析的步骤
内容分析法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如何对一份内容资料进行分析以取得量化的结果;二是如何根据课题的需要,设计选择系统化分析的模式,合理地把各种内容分析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并定量地说明研究的结果。
本节着重介绍把内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的步骤。
(一)内容抽样
内容抽样就是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
内容分析抽样首先要决定总体,在确定总体时,必须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和它的特殊性。完整性是指要包含所有有关的资料,特殊性就是指要选择与研究假设有关的特定资料。
内容抽样通常要涉及到三种方式:
1.来源抽样
这是指对资料来源的取样,如选择怎样的报刊、杂志、教育电视节目、书本、演讲、学生作业等等。
2.日期抽样
这是指选择哪一段时间的资料进行分析,例如要研究某一种教育理论的思想发展规律,需要对几十年有关刊物论著进行内容分析。这就需要通过按日期抽样。但在按日期抽样时,必须注意某种资料的周期性的特征。如果以报纸为研究对象时,间隔抽样就必须避开七或它的倍数,假如以七为倍数。则会使全部样本都集中在同一个“星期×”。
3.单元抽样
即确定抽取资料的单元,可能是整份、一段、一篇、一页。
(二)类目与分析单元的决定
内容分析工作,就是要按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进行系统判断、记录各类目所表现的客观事实。
类目,即根据研究假设的需要,把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通常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或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
为了保证内容分析工作的客观性,在设计确定分析类目时必须注意:
类目必须是在进行内容分析判断之前预先制定,不能一边分析,一边适应性的修改补充。
类目的意义要有明确的限定范围,而且彼此不能重迭,避免出现对分析单元的判断既可放入这一栏目,又可放入另一栏目的现象。
分类方法要使每一个分析单元都能有归口处,不能出现有某些分析单元无处可放置的现象。
分析单元是指在判断分析时判定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时间间隔、文章段落、句子或字数,也可以是电视节目的镜头、场景等等。
例如,为了分析研究全国各省教育技术刊物2000年以来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报导动向,我们可把内容分析的类目表格设计如表9-2所示,其样本名称是期刊名称,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等,分析单元是指期刊的期号,并在项目栏中要记下篇数和总字数。

(三)评判记录
内容分析的评判记录工作,就是按照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地判断并记录各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在评判时一般做法是:
1.评判只能记录某类目的有或无、长或短、大或小等明显的客观的事实,必须避免使用主观的、价值性的词语,如好与坏、善与恶等来对内容作出判断。
2.对于相同内容类目的评判,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评判员进行评判记录。
3.对于分析类目事实的出现频数,只需按分析单元,依顺序在有关类同栏中以“√”作记号进行记录。
4.对于具有评论成分的内容分析,通常对含赞扬性、肯定性的内容用“+”符号记录,对合批评性、或否定性的内容则用“-”符号记录。
(四)信度分析
-
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一致性愈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也愈高;一致性愈低,则内容分析的可信度愈低。
因此,信度直接影响内容分析的结果。内容分析必须经过信度分析,才能使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可信度得到提高。
内容分析的信度显然与参与内容分析的人数多少有关,内容分析的信度公式为

其中R为信度

K为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两个评判员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相互同意度K为:
其中M为两者都完全同意的栏目,为第一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为第二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
通常,进行内容分析都是由研究工作者本人作为内容分析的主要评判员,同时安排另外一人以上的其他人物作主力评判员,相互同意度是把每个评判员与主研究员进行比较确定。
例如一项研究中有十个类目,由A、B、C三个评判员进行评判,其评判结果登记如表9-3所示。

假定A为主评判员,评判员B、C均为助理评判员,我们可以按照表8-3给出的结果计算AB、AC和BC之间的相互同意度。
对于评判员A、B之间,除了第(2)项意见不一致外,其他9项都是意见一致,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同意度为

对于评判员A、C之间,第(1)和第(6)项的意见不一致,即共有8项意见是一致的,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同意度为

对于评判员B、C之间,第(1)、(2)和(6)三项的意见不一致,共有7项是意见一致的,因此他们之间的相互同意度为

假如只考虑A、B两人的评判信度,则其信度为:

假如同时考虑A、B、C三位评判员的评判信度,则需要先算出三人的平均相互同意度 :

三位评判员的评判信度R为:

经过信度分析后,根据经验,如果信度大于0.90,则可以把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
内容分析的步骤可归纳如图9-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