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纵横谈之七:汇改,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9:31:12
 改革纵横谈之七 汇改,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局

       引子:        1992年,在英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对面,蜇伏着一群能量巨大却鲜为人知的金融投机家,他们来自一种叫做对冲基金的金融投资机构。一位天才的基金经理加上几个聪明的分析师就足以指挥一只数亿A币的基金,如果再加上几位优秀的交易员,这只基金就几乎可以制造任何风浪了。1992年,英国金融监管者在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对冲基金能量的时候,世界上最强大的宏观对冲基金在犹太人乔治•索罗斯的率领下,与英国政府展开一场面对面的决斗。对决的结果是英国政府一败涂地,索罗斯的对冲基金获利十几亿A币。

       本章共5节:
       一、汇率的经济学概念
       二、央行强行干预外汇市场,制造了投机者投机的机会
       三、认清A币的全球金融霸权本质和汇率也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
       四、难以突破的汇改困局
       五、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东南亚就是C国的今天


       一、汇率的经济学概念
             由于汇改本来就是个复杂的问题,所以本篇会涉及到比较多的金融知识,由于许多朋友可能不了解汇率这一概念,所以我们先从汇率的经济学概念谈起,以此作为铺垫。
                汇率简单来说,其实是外汇市场上一种货币买卖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目前除了央行之外,各个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一个外汇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各商业银行按照一定的牌价调配参与外贸活动的各个企业对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有两类企业要卖出A币∶一类是外国来华投资的企业,它们把A币换成C币,然后购买C国的生产要素等;另一类是C国的出口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把商品卖到国外,收回A币,再把A币换成C币(由C国的结汇制度决定的)。有两类企业要买入A币∶ 一类是C国的进口企业,它们用C币兑换A币,用A币购买外国商品,供应到国内;另一类是C国到外国投资的企业,它们用C币换A币,用A币到国外去购买生产要素。所以,在外汇市场上,对C币的需求源于外国对C国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同时也表现为A币的供给。对A币的需求源于C国对外国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同时也表现为C币的供给。简单来讲可以把货币看成外汇市场上的商品。C币兑A币的汇率就由这两对需求和供给来决定。
               C 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外国企业来C国投资,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C国廉价商品出口到国外,也就是说对于C币的需求会大于对A币的需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央行不加干预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结果C币必然升值。在C币升值之后,C国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相对提高,进而会遏制外国对C国的投资和商品需求,增加C国对外国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本国的产业升级,恢复中外投资和贸易的平衡,形成均衡汇率。当今世界上,英、法、美、德、加、澳等国都是实行的自由浮动汇率。均衡的汇率不仅保证了两国投资和贸易额的平衡,还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二、央行强行干预外汇市场,制造了投机者投机的机会
                国际投机热钱的目的就是赚钱。在外汇市场上投机资金赚钱的方法是寻找当前汇率与未来汇率的差价。在投机者大量存在的外汇市场上,任何偏离市场均衡的汇率都会很快被投机活动抹平。另一方面,如果某个投机者要在均衡汇率下制造价格波动的话,其它大部分投机者会利用他制造出的差价,进行反向交易,把他的资金吸干。
               近几年C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和C国外贸顺差急飓增加,C国2005年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18.8亿A币,顺差额为 2004年全年319.8亿A币的3倍多。06年,C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900多亿A币。其中的多数顺差产生与欧美特别是A国的贸易中,C国对东南亚和 J国是净逆差。如此巨大的顺差无疑将加大C币的升值压力。与此相对应的是C国外汇储备的惊人增长:C国1991年外汇储备184亿A币,1992年外汇储备212亿A币,而 2001年∶2100亿A币,2002年∶2900亿A币,2003年∶4000亿A币,2004年∶6100亿A币,2005年∶8000亿A币,06 年已突破万亿。
                然而我们的C国政府强制不想让C币升值,按现在的C国外汇管理制度,央行把出口商得到的外汇和外国人来投资的A币通过商业银行统一收购起来。因此,每一亿美金进来,央行就要发行近8亿基础C币进入流通领域。这样,汇率就能保持不变。这么做的同时,央行将积累一笔外汇储备,而国内的C币数量也会增加。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发行央行票据把这些增加的C币换回来。同时央行为增值的目的把所得的外汇去购买A国的国债。据资料说央行外汇中9成左右是 A币资产,而这其中的多数都去买了A国国债。最后的结果是:央行增加了一笔资产——外汇储备,同时增加了一笔负债(对商业银业的负债,说到底还是对国民的负债,因为是企业向商业银行结汇)——央行票据,而C币汇率保持不变。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外汇储备不是一笔财富,账目上,它属于央行的资产,但央行同时背上一笔负债,两者互相抵销。第二,C国实际上变成了一个资本输出国。其背后的关系是:A国人拿钱买C国人的商品,C国人把这些赚的钱(是 A币)存到C国银行,银行用钱购买央行票据,央行则把这些钱拿去购买A国的国债,A国人再拿这些钱投资和去购买C国人的商品……。这就基本上构成了一个环。所以表面上我们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其实我们从一个渠道引来的钱又从另一个渠道借给A国人花。而这种外汇政策的结果就是给国际炒家制造了投机的机会。
                 我们不断的生产大量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往国外,换回大量的外币,国内人民却无法消费。换回的大量外币又被国家通过购买 A国等外国的国债等方式,流回A国等国家。这样,C国以纸币标志的GDP不断增加,但是用于国内消费的财富却不见增长甚至可能下降。又由于内需不振,外需就占了总需求的相当比重,所以人们就以为外需更加重要,内需的不足又导致工资进一步降低,再加上贫富严重分化,反过来又致使内需进一步下降。但是C国的产品多是低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靠廉价。而这种廉价又主要依靠C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的。长久的压低劳动力的工资,国内内需没有启动的可能,会进一步依赖外需;而依赖外需又需要再压低劳动力的工资,而压低劳动力工资又将继续压抑内需。进一步不惜抑制内需来扩张外需,于是国家经济进一步走向歧形。其表现形式是外汇出现大量顺差,国内需求萎靡不振。同时由于错误的吸引FDI用市场换技术和管理的政策引得外资源源不断的进入C国(以上两点请见外贸篇,已有详细的论述)。以上两点是导致C币升值的最重要原因,但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升值的动力也是相当脆弱的,因为这种靠外资和世界工厂的增长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下一篇 并不遥远的危机会有进一步的论述)、是耗尽我们国家资源的增长方式。所以即使没有热钱的冲击,C币也必然是先升值然后再贬值。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在A国的金融霸权下也不完全适用,对于C国而言:外贸之输赢,不在逆差还是顺差,而在产品的附加值是否高。倘若产品的附加值低,你顺差越多,国力便越是衰退。
                我们只所以采用这种盯住A币的固定汇率政策一方面是由于A币是强势货币,其实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做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C国的金融市场问题百出,银行业亏损严重。经不起外资的冲击。只好采用固定汇率。        三、认清A币的全球金融霸权本质和汇率也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
       有人说,A国不断对C国施压要求C国C币升值甚至要求C币可自由兑换,与A国对C国巨额贸易逆差有关,我承认和这一点确实有很大的关系。但另一方面,汇率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有时也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其实,A国政要对于两国贸易之间的巨额顺差还有另一种理解,下面我们从二战后说起,来看看这种理解:
                 在二战期间,A国大发战争横财,大量黄金从世界各地涌向A国。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A国联储已拥有世界70%的黄金储备,A国的GDP达到全世界的50%。A国凭借着巨大的国力和财力,在1944年由44国参与的布雷顿(这是美国的一个地名)协议中,全面压倒老牌金融霸主英国,达成各国货币和A币挂钩,A币同黄金挂钩,并担保证35A币可兑换一盎 司黄金,A币终于取代英镑成为世界最坚挺的硬通货,号称“M金”。布雷顿协议还催生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组织在A国领导下,把所有成 员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全部实现A币化,从而进一步加强了A币的霸主地位。这一体系实际上催生了A币作为世界通货的作用。和所有的法定货币体系一样,A币体系的根本漏洞在于人的贪婪本性(欧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成立了欧洲中央银行,而不是使用某一个成员国家的货币作为欧盟的法定货币)。法定货币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ZF在印发钞票方面的严格自律,可是,这种自律由于人的贪婪本性是不可能持久的。而战争常常的成为摧毁这种自律的外在因素。从50年代开始,A国联储就开始大规模增发纸币。到约翰逊总统开始提升越南战争规模时,大家感觉到世界上流通 的A币犹如洪水泛滥一般。于是其他国家纷纷要求向A国按35A币兑换一盎 司黄金,,A国的黄金开始流向世界各地,A国开始撑不住了。1971年8月15日,尼克S总统终于撑不下去了,宣布中止A币兑换黄金,布雷顿体系轰然倒塌。
                2006年3月23日,A国联储在它的网站上公布了一个很不起眼的通知,A国联 储在一个非常简短的解释中提到, “鉴于M3没有提供比M2更多的经济活动的信息,而且多年以来对货币政策没有影响,所以收集和发布这些信息的费用超过了 它所能带来的益处,所以取消以后定期公布A币的M3供应量”。M3 是A国最广义的货币定义,简单的讲,它包括了A国所发放的所有的A币,尤其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外国ZF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大额A币储备,A国不再公布A币发行量的信息,你如何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绿花花的A币??他的印钞机开个不停你又能如何知道?
                金价2001年是250A币一盎司,06年曾暴涨到710A币,从35A币一盎司,到06年的710A币一盎司,A币贬值20倍,除去经济发展正常发行的货币,A国向全球输出了多少货币呢?而对应于这些货币的正是各国的实物商品。这其实相当于A国大开印钞机,拿着绿花花的纸来购买各国的资源。受害者先是上世纪经济起飞的J国、亚洲四小龙等国和地区,现在C国接替上述各国成了A国廉价甚至是免费商品的供应国。今天,A国民众借了几万亿A币用于消费,A国的跨国公司在海外拥有几万亿A币的投资。有人说是A国的债务与债权相减,A国的债务是几万亿A币。请小布S和伯克N来解释,他们会告诉你:A国民众用一堆纸免费消费了全球大量资源,A国跨国公司用一堆纸占有了全球大量资源。而A国则掌握了世界各国的资源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说的过份一点,难道不是变相的经济殖民地吗?A国历代政要对此都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所以他们是在借贸易逆差之名使用汇率这个工具来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A国ZF从里G时代起就把重建和强化A币的全球金融霸权作为ZF的一项根本国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看看从80年代开始由格林斯P领导的华尔街和A国联储都做了什么:        理解A国的经济,必须要先理解A国的金融霸权,A国的金融霸权是A国经济的本质之一,只要A国的金融霸权一日不被别人取代,A国就不会发生1929年那种大危机,最多就是经济萧条而已。而A国金融霸权地位的丧失,至少从中期和短期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从长期来看,例如15年、30年,如果A国ZF和人民不能自律自已过上更节俭的日子,A币肯定要崩掉。许多人会提及A国的财政和外贸的双赤字来说明A国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于更有人说C国的经济危机必然波及A国。那下面我们看看这两种观点是否正确:我的想法是在当今A国金融霸权的世界格局下,对于A国而言:外贸之输赢,不在逆差还是顺差,而在产品的附加值是否高。倘若产品的附加值低,你顺差越多,国力便越是衰退。这个逆差也是A国想要的,他用绿色的只值每张四M分的票子买走了别人的实实在在的商品和资源!!你出了问题,他可以选择别人来购买。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就提几个问题你来回答一下:A国从92年开始连连发动中东、南斯拉夫、阿富汉、伊拉克战争,他的战争是为什么服务的?你因为真地是仅仅为了石油和世界警察这个虚名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90年日本、92年英国、94年南美、97年东南亚、韩国、98年俄罗S金融和经济危机为何没有危及A国?A国从80年代里G总统时代保持了20多年的增长和低通涨局面没有大的萧条,除了他的教育、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因素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A国海军学院教授Thomas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揭示了问题的本质:“我们只用很少的纸币(A币)去交换亚洲地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足够聪明地知道这一切并不公平,当我们送去这些纸币时,我们必须要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A国太平洋舰队”。
                      所以,A币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贬值,然后再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再贬值,是A国的一项长期既定战略而不是什么突发危机使然。所以,外交、军事、打击潜在的对手国经济、思想渗透等等手段都有为金融霸权服务的目的。当其他国家都储存太多的A币储备后,例如C国这样的国家积累了万多亿A币的外汇储备,A国就开始考虑贬值了。贬值的结果就是其它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即财富缩水,同时A国也可以增加出口减少贸易逆差,一举两得。
                  说的夸张一点,现在的A国经济是传统经济学解释不了的,传统 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在A国的金融霸权下也不完全适用,不理解A国的金融霸权,不理解A国为了维护金融霸权所做的一切,不理解我上面说的这几点,你就不会真正明白为何A国人民的储蓄率不足1%、平均每个家庭要分摊11万A币国债、贸易逆差高如悬河,而他的经济却可以持续发展(试问,这一点除了A国外那一个国家可以做得到??);你就不会真正明白A国经济的本质和现在的许多与之相关的世界经济问题!!例如近几年世界战略资源的通涨和全球股市的狂长!
                  冷战结束后,A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世界出现C国、A国、欧盟、J国、俄罗S多极化局面。俄已经在意识形态和政体上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C国和A国的矛盾成为社、资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主要矛盾。C国和A国的博奕成为当今的C国面临的基本地缘战略格局。A国除了使用军事打击外,外交、A币资本垄断、和思想上的渗透是A国维护霸主地位的重要工具。A国希望有第三世界为他提供廉价的商品,但同时又不能容忍任何强大的经济体挑战他的霸主地位。《孙子兵法》已经翻译成了英文被世界列强拿来研究。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A国除了用战争军事手段外,还在金融这个战场上伐谋杀敌于无形,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战后,A国金融体系和华尔街金融机构建立了他的国际主导地位;它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南部国家的金融体系和汇率,越来越受到A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体系中,A国在政策选择上的自由度相当大,一切以符合A国的国家利益为标准,J国、俄罗S、E国、拉美、东南Y无一例外在金融危机中体会金融战败的恶果。
                 我们查阅一下资料就可以发现给C国造成升值压力最大的是哪两个国家。从2002年以来,国际社会上要求C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在03年达到第一个高潮。03年10月,在曼谷举行的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上,A国总统小布S正式要求C国国家主席HJT实行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10月30日,A国众议院以411票对1票通过决议,促请ZF向C国ZF施压,实现C币自由兑换。03年,J国财相在八国集团(G8)财长会议上提交了一项迫使C币升值的议案,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从政治上、外交上、媒体上以及怂踊民间和学界给C国施加升值压力,我们应该识破他们的司马昭之心。据资料显示,同期流入C国的游资也是这两个国家最多。当C币升值到某个临界点后,这些游资就会加速流出,形成对C币的冲击,从而加速C币的狂跌,这样游资在完成自已获利目的的同时,也完成了背后宗主国的政治目标。
                  二千年前秦、赵两国对垒长平,秦、赵两国实力悬殊,赵国老将廉颇采用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的战术,使秦国名将白起手足无措。后秦国采用反奸计让赵国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领兵,赵括主动出击,结果长平一役,赵国全军覆灭。今天,C国汇改、金融改革本应采取当年廉颇的以守为攻的战术,但遗憾的是,现在多么相似的一幕再现:C国金融行业主动大开国门,银行大跃进式的纷纷海外上市、QFII和QDII已全面展开、股指期货箭在弦上、没有加强监管就先渐渐开放资本项目意图实现自由汇兑。A国采用全国为上、上兵伐谋、兵不血刃的金融战将可能再一次得逞,历史上的那一幕将再次上演。而许多人还蒙在鼓里。        四、一个难以突破的汇改困局        1、央行已失去货币政策的主导权
              A国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将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开放经济中的三难选择”,一国很难同时实现货币政策自主性、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这三个目标,一国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目标,但是是以放弃第三个目标为代价的。在全球资本流动日益汹涌的今日,各国越来越难以管理资本进出国境,于是,一国所面临的选择常常是究竟放弃汇率稳定以换取宏观政策自主性,还是放弃宏观政策自主性以换取汇率稳定。C国现在就是选择的放弃宏观政策自主性以换取汇率稳定。现在,每一亿A币进来,央行就要发行近8亿基础C币进入流通领域。这样,汇率才能保持不变。但同时央行也丧失了货币政策的主导权,这么做的同时,央行将积累一笔外汇储备,而国内的C币数量也会暴增,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2、汇改是政府信用的进一步丧失过程
                05年7月21日,央行突然宣布进行汇改,推出C币汇率调整方案。在这之前,央行高官一直表态不会迫于政治压力进行汇改。那现在为何又突然宣布汇改呢?一个解释是内部利益集团斗争的结果;更可能的解释应该是央行想打破炒家的预期,给他们一个突然袭击。然而,最终的结果是炒家你没打击到,却是政府信用的被破坏。你说不调整,然后突然调整,那政府的信用何在?以后你再说不调整,别人还会相信吗?所以此后虽然央行表示不再调整汇率,但国际热钱却源源不断的进入C国。
              从目前政府的政策来看,为了避免A币资产更大的损失,政府一是要逐渐减持A币的比例,抛售A币,购入欧元、黄金、石油。另外一方面,为了避免大量持有A币造成政府手中A币资产的大幅贬值,就想把手中的外汇卖给老百姓,就是所谓“藏汇于民”,把贬值的风险转嫁给老百姓了。所以,06年五一起老百姓凭身份证即可在国有银行兑换美金。同时,可能是为避免国际热钱大规模出逃影响金融安全,将金额限制为2万美金。        3、恶性通涨在所难免
              在上一篇的金融改革篇我已经说过,央行向各商业银行注资1000多亿A币,这是基础货币(注意是基础货币,如果不了解这个概念可以自已搜一下)。基础货币的投放对象是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进入最终流通领域会产生乘数效用(这个乘数在不同的国家和经济体中会有不同),按一般的估算C国现在的货币乘数可以定为3或更大。近两年每年外汇储备都要增加两千亿A币,04、05、06年仅上面说的两项央行投入流通领域的基础货币约是7000亿A币,即约5.6万亿C币,再乘以货币乘数3,就是17万亿C币。前期由于房价的疯狂上涨,消化了大部分投放的货币,所以日常消费品的通涨不明显。
               现在外汇储备已达万亿多,按现在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09年就将达到二万亿多外汇储备。第一点,也就是说二、三年内C国央行将再增发近8万亿C币基础货币进入商业银行。由于乘数作用,也就是在最终流通领域今后两三年会多产生24万亿左右的C币。看看我们的GDP,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现在的GDP才是20万亿C币左右(据我估计这个数值约有三成的水分,也就是说GDP实际应是15万亿C币左右)。前期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发行央行票据把这些增加的C币换回来,但这样是治标不治本。第二点,再考虑到C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速度正在加快,例如QFII已全面展开、股指期货箭在弦上、资本项下的管制正在渐渐放松,所以外部投机资金今后两三年肯定会更快的进入C国来逐利,由于这点,央行又要被迫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还有第三点是A国的大开印钞机会形成全球的通货膨涨,前几年全球A币计价的战略资源价格上涨就是明证(请见本篇的汇改之二对于A币的情况的评述),由于现在C国经济已经渐渐与国际接轨,国外的通涨会渐渐传导进国内。
                前几年,由于房价的疯长吸纳了多数资金,现在房价涨幅正趋缓,对于资金的吸纳作用已大为减弱。基于以上三点的论述,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今后两至三年,如果不发生大萧条或危机,也必将出现席卷全国的恶性通货膨涨,并且资本市场(股市)的上涨将使许多人看不明白!!!!看看近几个月日常生活品的价格变化吧!!        4、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局
              另一方面,如果放开管制,自由浮动,任其升值,达到一定币值后热钱会流出,国际炒家会趁势而为,C币必将狂跌,炒家在完成自已获利目的的同时也完成了它背后宗主国的政治目的。另外,现在固定资产等投资居高不下,C币流动性严重过剩,央行只有采取紧货币搭配中性的财政政策(我预测07年上半年央行至少还会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或利率)。但如果上调利率,则由于中美利差的缩小,必将使得游资更疯狂的涌入国内来逐利,所以央行只能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去年已上调两次,今年元旦后刚上调一次,但看来效果不明显(这是由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而被迫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引起流动性泛滥决定的)。加息似乎又成为下一步利率政策的首选,而这又会引起中美利差的缩小,必将使得游资更疯狂的涌入国内,结果是C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和升值幅度,央行又要被迫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又会引起更大的流动性过剩即通胀。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圈。
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局!!        5、盯住一揽子货币和自由汇率
              有一种汇改方案是盯住一篮子货币,拟定的一篮子货币是盯住欧元、日元、A币等。盯住一揽子货币是否是可行方案?现在世界上主要的结算货币所属国基本上与A国是同一阵营。所以,如果盯住一揽子货币,A国或金融大鳄只要打击其它货币(或与一揽子货币中的其它货币所属国在外汇市场默契的操纵相应的货币)就可以间接打击C币。
              C国现行的脆弱的金融体系根本抗不住国际游资的冲击(请看前面的金融篇),同时C国企业普遍缺少金融外汇人才,当然也就不知如何规避外汇风险。再加上国内创新的金融工具和有效监管的缺失,所以如果施行自由的外汇制度,必将由于国际热钱的冲击而造成恶性的金融甚至经济社会危机。从长期来看,当C国的金融体系比较成熟了,以上条件都具备了时,才是实行自由汇率制度的真正时机。        五、90年代中期的泰国就是C国的今天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向金融市场化迈进的过程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国内金融市场的建设和监管;二是资本帐户对外资开放;三是货币价格(汇率)的自由浮动。这三方面的改革如果次序不当,就会增加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
              泰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泰国的金融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1991年,泰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加速,基本实现资本帐户开放。但在那时,泰国金融市场的权贵资本主义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政治关系在创立金融企业和安排银行贷款时影响至深。这使得金融资源的使用往往脱离合理的审查与监督。
              另一方面,在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的同时,泰国并没有放开汇率管制。它实行一种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固定汇率制,即央行通过买卖外汇,调节外汇供求,保持汇率不变,与现在的C国是同一模式。这种制度为经济泡沫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当时,大量外资流入泰国,为了维持汇率不变,泰国政府增加泰铢的供应,用泰铢买入日元或A币等外汇。其结果,增加的泰铢通过银行体系,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进一步加剧了房市和股市的泡沫。      
              泰国经济当局曾经试图阻止泡沫膨胀。他们在买入外汇的时候,增加泰铢供应,然后泰国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回等量的泰铢,与现在的C国又是同一模式。但这种政策对海外资金产生了更大吸引力。结果,更多的外资涌入,经济泡沫继续膨胀,直到最后A国联储猛提基准利率,同时A币大幅升值,,引起泰国资金流向A国,国际贸易和收支恶化,最后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10数年的建设成果顷刻间灰飞烟灭。
                现在来看泰国的教训,它应该在金融对外开放之前,首先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建设与监管;至少应该在资本帐户对外开放的同时,放弃固定汇率。但这一教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直至今天,C国的金融改革仍然在走首先对外开放市场,同时放松资本帐户流动,但坚守汇率不变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前景已经写在泰国金融危机的故事中。
               今天,在缺乏国内金融市场的有效建设和监管的条件下,银行飞奔着去海外上市,C国资本项下流动壁垒渐渐除去,QFII 06年全面开放、QDII已经展开、股指期货箭在弦上。C国政府在无意中默契地配合着A国政府的计划,一切似乎都在A国计划中,飞奔向那个我不愿看到的C币开始迅速贬值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