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外交战略:重心移亚洲中国最重(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7:53
美新外交战略:重心移亚洲中国最重(图)   文章提供 于 2009-2-6 19:14:9 (北京时间: 2009-2-7 8:14:9) 阅读时出现乱码? 解决办法
  美国国务院前日证实,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将首次出访亚洲四国,2月15日起依次前往日本、印尼、韩国和中国访问。亚洲传统上并不是美国新任国务卿首次外访之地,希拉里捨欧访亚,被解读为美国外交战略转变的重要信号。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伍德称,希拉里将在每个国家停留2至3日,和中、日、韩官员讨论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及朝鲜弃核问题。伍德说:“亚洲的规模和影响力增大,日益繁荣,国务卿认为前往亚洲将给该地区和其它国家传递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强烈信号。”

  打破首访欧洲中东惯例

  希拉里将于本月20日压轴到访中国,西方媒体认为,此行最引人注目的正是对北京的访问。中美在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交往日趋紧密,但在人权、贸易和其他议题上存在分歧。伍德说,希拉里认为美中关係十分重要,中国是一个大国,美国希望与中国合作。伍德透露,希拉里访华时,相信会提出西藏人权问题。


希拉里将于本月20日首次以国务卿身份到访中国

  伍德并指,希拉里亦相当重视印尼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希望对穆斯林世界“伸出友谊之手”。印尼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童年时期曾居住的国家,布什政府对与该国关係有所忽视,许多印尼人也反对布什大打反恐战争。当被问到希拉里会否为奥巴马重访印尼铺路,伍德没有正面回应。

  按以往惯例,美国新任国务卿一般会首先访问欧洲或中东地区。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分析文章指,希拉里打破这一传统,一是因为她已经在华盛顿会晤了欧洲多国外长;二是因为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对美国利益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必须优先重视。


1998年6月,希拉里一家人参观北京紫禁城

  电话内容凸显中国份量

  但是,还有一个外交传统,希拉里未予打破。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日本和韩国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历任总统和国务卿首次访问东北亚时,都要先访问东京和首尔,然后再去北京,以示美国与三国的关係有疏密之别。因此,儘管华府明知道中国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至关重要,但却必须安排希拉里先访日韩,照顾到两个盟国的感受。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奥巴马给胡锦涛的电话内容中看出。1月30日,奥巴马在宣誓就职11天之后致电胡锦涛,虽然在时间上明显迟于西方领袖,但奥巴马在电话中明确表示,“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係更为重要的双边关係”。


历届国务卿首次出访

  专家:议题未定访华行程太急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中国专家纷纷在问:希拉里中国之行是不是有点太性急了?因为没人知道希拉里要来北京讨论什麽,或者她为何上任伊始就匆匆安排这一行程。

  中国社科院高级研究员陶文昭说,这不应该是一次新人拜访性质的访问,因为相关人员早已相互熟悉。不过具体还不清楚她会来谈些什麽。


希拉里前日在国务院会晤法国外长库什

  国务院新班子仍未组成

  华盛顿圈内人士的看法也加深了这是一次冲动之旅的感觉。他们说,这次行程是最后一刻才匆忙敲定的,希拉里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向外界表明,是国务院而不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导亚洲事务。

  报道称,一家与新政府联繫密切的非政府组织的人士说,希拉里能去中国当然是好事,但国务院还有很多职位没有任命或任命尚未确认,所以显得有点溷乱。

  当然,美、中两国有大量的话题可供两国领导人讨论,从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到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等。讨论越来越多的是环境问题,双方都已同意一项为期10年的合作计划。相比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显然更将此作为一项当务之急。

  前第一夫人政治手腕高超

  美国总统奥巴马挑选希拉里任国务卿,普遍受到好评,希拉里拥有丰富的两党政治经验,纯熟的政治手腕,均被视为国务卿一职的重要资产,在六方会谈等国际政治角力上,也可大派用场。

  美国首席外交官之职近年由律师、学者、商界领袖甚至退休将领(鲍威尔)担任,上一次由民选官员任职,要追溯到1980年卡特政府后期,前参议员兼总统候选人马斯基。


希拉里首次外访行程

  人脉广阔助打开各国大门

  亨特学院教授谢里尔称:“政治家要成功,必须善于运用权力,懂得何时礼貌地坐下来聆听,何时拒绝谈判。立法过程需要大量讨价还价,大量建立信誉和信任的工作。”

  希拉里被认为手腕强硬,但也具备耐性和能力去达成协议。民主党顾问舍恩称,“她有独特优势去理解这份工作的政治要求,政治家的特长对她对美国都有裨益。”

  分析师指,希拉里的人脉关係和知名度,有助扭转布什政府较侧重国防部的做法,扩大国务院的职权,增加其对国家内政的议政权。她在全球知名度高,亦有助打开各国首都的“大门”。

  不过希拉里也有潜在缺陷,有专家指,她对中国的某些固有印象和看法,基本上来自于90年代乃至更早以前。若这些看法已经定格,她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思想脉搏,就不会有足够的敏感性,政策思维就会落伍。 
来源: 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