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生活概念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2:52

别把生活概念化
柳延延/文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曾说:只要找到一个因果性的解释,胜过得到一个波斯王位。我们现代人虽然未必都会像他那样藐视王位,却和他一样热衷因果解释。我们用逻辑和概念来编织自己内在的欲求,为结果寻找原因,为行为寻找理由,这几乎成了现代人的本能,至于事情演变的真实过程反而视而不见了。一个人自杀了,周围的人最感兴趣的是寻找他自杀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对这个人的自杀就有了一个解释,他在自杀前的种种表现或者被纳入这个解释,或者―――如果不能纳入―――就被遗忘了。事实上,自杀者走向自杀的过程非常复杂,在心理上尤其如此,其中有许多他自己未必意识到的因素。你不能说这些被忽略的心理细节不是原因,因为任何一个细节的改变可能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导致某一结果的原因几乎是无限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任何确定的因果性。当然,人也常常谈论偶然性,但它往往被看作一种简单的知识缺乏,一个可以被理性教育所改正的缺点。
这也反映在一些文学创作里。小说的使命是把生活戏剧化,但结果往往是把生活逻辑化,是用因果范畴编排的假面舞会。昆德拉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互暗恋,等待着向对方倾诉衷肠。机会来了,有一天他俩去树林里采蘑菇,但两人都心慌意乱,沉默不语。为了掩饰心中的慌乱,他们开始谈论蘑菇,结果失去了表白爱情的机会。真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男人尽管十分沮丧,因为他毫无理由地失去了一次表白爱情的机会。然而,一个人能够原谅自己失去爱情,却不能原谅自己毫无理由。于是,他对自己说:我之所以没有表白爱情,是因为忘不了死去的妻子。今天许多人热衷于写传记,就是想将自己的生活编织成看上去像是原因、结果、失败、成功的光辉历程。我们已太习惯用逻辑和概念的方式理解生活,正是这种方式使我们的真实生活从未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被遗忘的存在。美国一位作家有一句著名的诗句:“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表达了对过分强调抽象认识形式的一种抗议:对于当代绝大多数人来说,玫瑰并不是玫瑰,而是有一定的价格变化的花卉,人们根据社会的时兴来购买,如果有一种比玫瑰更好看的野花,由于它没有交换价值,许多人也会觉得它不美。
我特别喜欢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小王子》,他用形象的事例揭示了人们对于数字(最抽象之物)盲目热衷的空洞,用充满童趣的口吻对这种崇拜背后的占有欲及意义缺失进行讽刺。让我们听听这个孩子的一段话:
那些大人们就爱数字!当你对他们谈起你的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从来不向你打听主要的情况。他们从来不问:“他说话的声音怎么样呀?他喜欢哪些游戏?他采集蝴蝶标本吗?”他们却问你:“他几岁了?有几个弟兄?他的体重是多少?他的父亲一个月挣多少钱呀?”他们以为只有这样算了解你的新朋友了。如果你对他们说: “我看到一幢漂亮的粉红色的砖房,窗户上背着绣球花,屋顶上落着成群的鸽子……”他们怎么也不可能想象出这幢房子有多么漂亮。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此时他们就会叫起来:“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我们应当对概念化地理解情感、理解生活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的具体途径是尽量把问题感性化,使之成为可以描述的对象,以呈现其丰富性、独特性。我做了一辈子教师,深感上大课的局限―――将每一个学生理解为一个“学生的类”,相同的相貌、相同的个性。这很难产生出对学生的爱和同情,也难以激发课堂讲授的激情。克服这一局限的办法(如果不能将大班分成小班)是,教师应当尽量在课余时间与具体的学生交流,以把抽象的学生理解为一个一个的具体学生。这里不仅要警惕抽象的概念,还要警惕由那些抽象概念构成的逻辑推理关系。比如,“因此……怎么怎么样”,“所以……什么什么”,“故而……如此这般”,“只要……什么,就什么”,“综上所述,才怎么怎么”,这样的推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当然,要构成有意义的句子这是免不了的,但这里的推理关系是怎么建立的,应当保持必要的警惕,因为它们都不是直观的对象,当它们和表示直观对象的词组合起来,事情就变得棘手,有时会变得虚假。
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现在有些年轻人出现了感情问题,他们往往要用很多道理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说是人生不应当平平淡淡,爱情就是不顾一切,轰轰烈烈,否则就是白活了一生。这似乎是对情感世界的倚重,但实际上是用抽象概念和推理理解了情感。真实就在这些概念和推理中被遮蔽了。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