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引才经念歪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29:45
●招才引智,以用为本。“招引”只是手段,用好人才、实现智力支撑、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做贡献,才是其最终目的。
●各地积极吸引人才时,应量力而行、按需引进、质量为先,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优化机制,让引进来的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他们“留得住、用得好,迸发创新智慧,涌现创业活力”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招才引智高层次会议上,某著名院士的如下发言,引来一阵笑声:我前不久到某个地级市开会,听说该市要用5年时间吸引、培养200名“领军作用突出”的“国家级领军人才”。目前全国各地在招才引智上你追我赶、不遗余力,如果按照这个地级市的速度,5年之后我国的“国家级领军人才”不就有一两万了吗?!大家想想看,就是全世界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加起来,也不会有这么多啊!
院士讲的这个不是笑话的笑话,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和担忧:抓住机遇、全球揽才,当然是大好事,但一些地方在招才引智中的做法,值得警惕——
好大喜功,乱定指标。在互联网上随便一查,吸引眼球的宏伟目标比比皆是:某个部门“要5年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某地级市“要每年培养100名科技领军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在短短几年内完成这些“硬指标”,质量能有保证吗?
盲目攀比,哄抬价码。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思想指导下,许多地方互相攀比,大送“红包”:你给100万元,我出200万!某市甚至宣称:“3年要给全球人才派发10亿‘红包’”。招贤固然要高薪聘请,但当地有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钱固然重要,但真正想做事的领军人才,看重的仅仅是钱吗?
虎头蛇尾,重诺难践。为了完成引才指标,一些地方、部门和高校院所在招聘人才时盲目许愿,而且是天花乱坠、信誓旦旦,但当人才引进来后,当初许下的宏愿要么大幅缩水,要么迟迟难以兑现,搞得对方哭笑不得、进退两难……
为什么会出现诸如此类的怪现象?其原因不外乎几种:要么把招才引智当做吸引上级眼球、谋求升迁的政绩,不求质量、只顾数量;要么把招来的人才当做招牌,在争取项目、经费和应付评审、排名评先时多几个筹码;要么把招来的人才视做炫耀的资本、添彩的花瓶……由于动机不纯,招才引智难免走形、变味,背离了国家的初衷。
招才引智,以用为本。“招引”只是手段,用好人才、实现智力支撑、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做贡献,才是其最终目的。同时,招才引智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聘以高薪、许以高位,更应该在改革用人机制、营造重才环境、培育创新文化上下真功夫、做实文章,否则就会变成叶公好龙、贻笑大方。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鼓励各地积极吸引人才的同时,一再强调,要量力而行、按需引进、质量为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优化机制,让引进来的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他们“留得住、用得好,迸发创新智慧,涌现创业活力”。
奉劝那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地方和部门,早日改弦更张,把招才引智的经念好、念正。秦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