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绩伟自述(四)第一次远征的挫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1:00:08
一个少年漂泊时,踏上了背井离乡的征途。
  有生以来,我离家最远的就是到三十里以外的自流井,如今突然要到六、七百里外的雅安去,为什么?因为没有钱而又要上学!这对于十三岁的我来说,是远离亲人的痛苦,也是憧憬未来的希望;是迫不得已的抉择,也是奋发图强的苦斗。
  母亲十分忧心,认为我此去前途未卜,凶吉难测。她二十多岁就守寡,大儿子过继给大伯母,身边只有我一个亲人,她的一切安慰和希望,都凝聚在我身上。如今,爱子远征,她怎能舍得!同情她的亲友都说我此行太冒险,她们摇头咧嘴说:“你疯啦!这么小的孩子让他走那么远”而叔祖父和二姐特别赞成,鼓励我要做人生道路上的强者,只有勇敢地去面对人生挑战,才能有理想的实现和事业的成功。
  雅安在峨嵋山的北面,处于四川南部的最上方,所以我去投考的学校叫“上川南师范学校”。
  威远县在川南的中部。从威远到雅安,我们要先到峨眉山麓的嘉定府,然后沿着岷江支流的青衣江北上,才能到达雅安。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四川,长途旅行只能靠人的两只脚走路,记得好象走了九天,才到达雅安,姑父坐滑竿,每天走七、八十里。
  我的学习成绩好,很容易就考上了上川南师范初中二年级。我深知到雅安来读书是来之不易的,我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经过一个时期的埋头苦读,在班里成绩优异,我仍然钻进数理课程内,特别是数学仍然是我最大的兴趣所在,可是我毕竟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窗外事不断引起我的注意,使我的学习增加了新的内容,课外读物从《三国》、《水浒》《红楼梦》等古典小说转到鲁迅、郭沫若、蒋光慈的新小说。鲁迅的小说虽然不如郭沫若的小说好懂,但是对于这个社会的苦难和不平的呐喊,倒是引起我的共鸣。
  在我离开四合堡时,叔祖父曾对我说起过关于苏联和苏区,也说起过打富济贫的共产党和朱毛红军,并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觉得那些事情离我太远,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到了雅安以后,好些同学说,学校内外都有共产党的活动,院墙上经常出现标语和口号。我到图书室时,新来的成都和上海的报纸上,常有大字标题,报道关于“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的“匪党”和天天打败仗的“匪军”,这同叔祖父说的完全不同,反而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留意和打听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也特别去找被骂“为共产党的吹鼓手”的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书来看。据同学们说,上街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不要去看热闹。一天晚上,我们正在上晚自习,学校里来了好多军队和警察,教室和寝室门口都站了哨兵,一律不准进出,有几个教室和寝室被搜查了,没有抓人,只抄去了一些书。
  当时的新书有一些是毛边书,就是只装订,不裁剪不切边,是新潮派的书。这种书放在书架上很显眼,很容易发现,我正在看郭沫若的《女神》就是毛边书,放在我书桌上的小书架上,军队来的时侯,在同学们众目睽睽之下,我也不敢去藏,也不知藏在哪里,只能干瞪眼,等待着大祸临头,幸亏这次检查是重点查,不是普遍查,算是逃过了这一关。但也相当深切地感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
  在第二个学期中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学校有几个流氓式的学生,动不动就骂人打人。有一次骂到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我和几个人就去干涉,双方对骂起来,一个流氓就动手打了我几拳,把我打倒在地,痛得一时爬不起来。我们拉着其中之一去找老师,老师也是浮皮潦草地批评了几句:“打人是违反校规的,今后不许这样……”没有给他们任何处罚。他们更加嚣张,见了我们就骂,或者说一些脏话。我也曾向姑父哭诉过,姑父劝我忍让,说什么:“你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大大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他们又是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蛮横无理,欺压同学,他们又有后台,学校当局不敢管,谁也不愿去招惹是非,我只得忍气吞声,有意识地躲开他们。这使我的心情压抑,情绪低沉,大大影响了我的学习热情,产生了消极悲观的心理,以至产生了离开这个学校的念头。
  在这种消极情绪支配下,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个星期天,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到城外,沿着雅安走到远远无人的地方去玩,玩得误了学校的午饭。一个同学就请我们到附近的一个小饭馆去吃红油水饺。这个小饭馆,三楼小阁楼上,摆了一张麻将桌子,有的同学提议去玩一下,到吃晚饭时才赶回到学校。玩麻将是违反校规的,反而增加了心理负担。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姑父为此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这就更加重了我离开这个学校的心思。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幸好在放暑假以前,母亲来信说,她实在舍不得让我远离家乡,为了这事,她专门回到自流井的娘家,对外祖母哭了几场,苦苦哀求二舅张超华出钱供我上学。恰好,由于二舅忠厚老实,干事卖力,老板给他加了薪水,他终于答应母亲帮助我回到自流井再读一年中学,读到初中毕业。
  这个喜出望外的好消息,扭转了我的消极情绪,很快就到了暑假,我高兴地告别了雅安。从雅安回家,先是沿青衣江坐竹筏顺流而下,到嘉定后才改为旱路。坐竹筏是一次相当艰苦而冒险的旅行,我第一次坐竹筏,一切都非常有趣。江水清澈见底,江底的沙石水草,江中的大小游鱼,都在眼前闪过。用江水焖饭,香甜松软;用酸菜烧鱼,汤鲜味美。鱼是刚捞上来的活蹦乱跳的鱼,转眼之间就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现在回想起来那鲜美的一顿饭,似乎仍在口中留有余香。
  沿江几百里的水路,竹筏在碧波荡漾中缓缓前进,两岸山峦叠翠,青幽宁静。遥望远天,穹苍无限,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我的心也像一只小鸟一样,随着白云在蓝天上翻腾,随着竹筏在绿水上游荡。但是两岸不断出现的草棚茅屋,颓墙漏舍,穿着褴褛,蓬头垢面的人们,使这青山绿水的优美景色与穷苦贫困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欣赏山光水色的悠闲安逸的情绪,也被驱赶的一干二净。
  从雅安到嘉定的水路,是由高向低的下坡路,有几处坡度较大的“下滩”,对于初坐竹筏的我,有着意想不到的惊险。下滩时,竹筏要顺着急流,沿着六、七十度的斜滩滑下去。这时,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竹筏要钻进几丈高的波涛,整个竹筏和乘客都要埋在水雾里十几秒种,待竹筏穿过波涛,才得以重见蓝天白云。
  事先,乘客听艄公说明下滩的要领,告诉大家不要怕,抓紧扶手,闭紧眼睛,一刹那就闯过去了。果然,我横下一条心,咬紧牙关,一眨眼就从惊涛骇浪中穿过,眼前又是一片风平浪静。虽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因为天气热,气温高,反而觉得十分凉爽。我站在筏头,迎着轻风,晒着骄阳,感到一种胜利的喜悦。
  竹筏下滩的体验。对于一个勇敢者来说,应该是增强敢于历险、敢于化险为夷的勇气。那时的我,并不是勇敢者,并没有勇气十足、信心百倍的精神状态,在第二次第三次下滩时,我还是心惊肉跳,以逃不脱、躲不过的心情,迎接那劈天盖地呼啸而来的汹涌波涛。
  到达嘉定时,在青衣江和泯江合流处,远看峨嵋山峦起伏,莽莽苍苍;近看乐山大佛,顶天立地,雄姿伟岸,这天下少有的奇观异景,我并没有心情去欣赏,还是怀着一肚子的不愉快:对于学校里白色恐怖的压力和蛮横无理的暴力,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对于即将来临的初中最后一年,毕业后的前途如何,仍然忧心忡忡。未来渺茫。